王运宝
整 个5月,长三角一体化是中国区域经济话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主题词。
上升为国家战略半年来,从省级层面的战略推动,到市县和开发园区之间的各种“朋友圈”,再到市场主体企业层面的牵手合作,长三角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正在从“合时代”全面走向“融时代”。
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中蕴含着新变化,变化中促成更高质量地融合。这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链条。
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一系列改变,实际上已经打开了未来长三角“融时代”的机会窗口。更高质量的一体化,从这些变化中已能感触得到。
跨区域的一体化合作,首先是产业体系的分工合作。没有产业上的共同进步,再详尽的一体化规划都只是平面上的蓝图,而不是立体化的现实。
在产业融合上,上海的一个核心数据,值得关注。2019年第一季度,上海市第二产业增加值为负增长,而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72.4%。上海,这座曾经孕育了很多工业著名产品和品牌的长三角龙头城市,正面临新一轮发展的关口。一年前的2018年5月,上海明确提出打响“上海制造”的发展目标,这里显然瞄准的是高端制造,特斯拉高调落户上海,便是明显的实例。
与此同时,一张更大的产业合作网,在长三角地区越织越密。一位在上海多年从事汽车配套生产的企业主明显感觉到,2018年下半年以来,他往浙江及长三角外省市出差的数量在逐渐增加。企业家的感受最敏锐,出差次数的变化背后,实质上是产业布局的改变,如今在安徽,全省每个经济开发区里,都能找到从沪苏浙三地来的企业;安徽的企业也同步在长三角布局,走向共享共赢。
产业融合需要平台载体,长三角“融时代”的第二个显著变化是平台经济正在成为新热点,各种新的战略平台纷纷涌现:在合肥,滨湖科学城成立;在南京,紫东地区开发成为重点;在杭州,钱塘新区正式揭牌;浙江更是提前布局,又相继成立了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构建起“新区四兄弟”的全新格局。这些新的平台载体,都定位在创新中提升经济高度,并在深度、广度上持续进行融合发展。
以新载体为枢纽和节点,“融时代”的第三个新动作是城市之间、开发园区之间和企业间的“拉圈建群”。以2018年6月成立G60科创走廊为标志,一年来,长三角内部的各种“朋友圈”越来越多。
从城市公共服务到产业联盟,再到科技创新和人才流动,它们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在从一个侧面释放着“圈群效应”。当所有这些不同的小朋友圈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大朋友圈里相互叠加后,資源要素的流量、流速、流向都在发生变化,向更有效率的地方配置,激发乘数效应。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年来的实体化运作,已经不再拘泥于过往的合作形式,成为区域融合的鲜活范本。
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产业生态出现“竞争—竞合—联动”的新动向,不远的将来,长三角一体化合作示范区会成为新的“样板间”。这里绝不是要走传统开发区的老路,而是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打破无形的制度分割和思想藩篱,重构一种全新的区域一体化体制机制。这既是长三角一体化“融时代”的标志性里程碑,更是“融时代”收获的共赢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