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二
“合肥将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的重大战略机遇,着力打造科创‘朋友圈,努力在创新合作中增强优势,为长三角一体化贡献合肥智慧、合肥力量。”
合肥迎“长三角”重大机遇
《决策》: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起点上,合肥有着怎样的机遇?
凌 云: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这对于整个长三角地区都是一个重大利好,同时也为合肥的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一方面,高铁时代的到来,让合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变为联通四方的交通优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合肥将打开全面融入长三角国际航线网络的窗口。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的高铁网络、城际铁路以及城市地铁将加密联通,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将迎来跨越提升。
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以及联接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能够从公共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制度等高对接等多个维度,为长三角城市群、合肥都市圈自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核心支撑。
在长三角核心城市和五大都市圈中,合肥及合肥都市圈的后发优势最为明显,合肥将积极行动、主动作为,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全面对标沪宁杭,努力在创新合作中增强优势,在发展竞争中提升追赶本领。
《决策》 当前在长三角,从投资、科创到公共服务,一系列带有一体化印记的合作平台不断涌现,合肥在打造长三角“朋友圈”上有哪些亮点?
凌 云:合肥正在全面融入长三角“朋友圈”,主动作为,在促进互联互通、强化产业协同、保护生态环境、创新发展体制等方面,深度融入长三角“朋友圈”。
一是构筑交通通道。开通运营合宁、合武、合福高铁,加快建设商合杭、合安高铁。滁淮高速建成通车,合宁高速扩容加快建设,形成“一环七射四联”高速路网体系。与宁波港、太仓港、上海南港等开展铁海联运、江海联运,规划建设公铁水联运物流枢纽。对接长江“黄金水道”,全面开工建设江淮运河。
二是推动产业协作。合肥深入开展与上海双城合作,已携手走过4年,谋划推进与上海临港集团战略合作,引进新华三、海康威视等一批长三角龙头企业,与100多家长三角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发展项目。与G60科创走廊城市共同建立上交所科创板基地,一批企业进入科创板首批备选企业;牵头成立新能源汽车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物联网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在合肥东部新中心落地。建立长三角市场准入一体化机制,G60九城市证照实现“一体受理、一体办证”。
三是构建生态屏障。聚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合肥)经济带,深入实施巢湖综合治理工程,巢湖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汇入长江的裕溪河支流水质常年稳定在III类标准。积极参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PM10、PM2.5平均浓度连续5年实现 “双下降”。率先推动林长制改革,开展环巢湖生态复绿补绿增绿,近两年植树造林近10万亩。
四是共享公共服务。连续举办上海国际艺术节合肥分会场,推动优秀文艺作品登陆上海。搭建长三角地区教育评价领域交流与合作平台,定期會商和研讨交流。整合旅游资源,设计合肥—九华山—太平湖—黄山等精品线路,培育区域旅游特色。
激发“圈群效应”
《决策》:从发展趋势看,长三角一体化格局将加快由“廊”演进为“圈”,合肥将如何深度融入长三角“朋友圈”,激发“圈群效应”,壮大“聚合”力量?
凌 云: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合肥准确把握角色定位,注重发挥特色优势,从四个“高”着手,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承担更大责任。
高质量打造发展增长极。加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高标准建设好“一城(滨湖科学城)、一馆(安徽创新馆)、一岛(合肥科学岛)、一谷(中国声谷)”。推进合肥与上海张江两大科学中心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和运行机制上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承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携手建设开放创新功能平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高水平打造产业高地。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主攻“芯屏器合”关键核心技术,建设长三角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依托长鑫存储、京东方等龙头企业,打造国家级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产业集群。依托科大讯飞、中国声谷等企业和平台,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基地。依托江淮大众、阳光电源等重大项目,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全面推进G60科创走廊在空间规划、科技创新、产业布局等方面深度合作,加强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科创板。
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合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为统领,打好巢湖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健全“河长制”“湖长制”和“林长制”,统筹推进雨污分流、建厂处理、生态补水等工程,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加快实现入湖河流清澈干净。强化区域水污染治理协作,推动跨界水体污染防治,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高品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与长三角区域联动合作,携手推动社会事业跨区域合作、一体化共享。构建长三角教育资源合作配置机制,主动对接沪宁杭等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常态化培训交流。引进沪宁杭等地优质医疗机构在合肥开办医疗联合体,构建重大疾病联防联控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动机制。畅通长三角城市预约挂号平台和远程医疗共享通道,逐步实行异地就医门诊、急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积极引进全国优秀文化作品,推动庐剧等优秀传统文化走向长三角。
创新共同体的“合肥方案”
《决策》:协同创新是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和路径。目前,从现实来看,长三角协同创新共同体面临哪些难点?如何发挥合肥的科创优势?
凌 云:当前,三省一市都制定了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体系,受行政壁垒和既有利益格局影响,导致科技资源难以实现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且存在创新载体重复建设、人才竞争愈发激烈等问题。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身处全国创新能力最强区域之一的长三角地区,合肥与上海、南京、杭州要携手奋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集众智汇众力,跑出长三角创新“加速度”,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圈,书写创新发展的精彩答卷。
一是以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为载体,促进产业协同转型升级。聚力建设长三角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面向国际国内聚合创新资源,推进创新资源共享,瞄准重点领域,推进动能转换,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长三角创新产业体系。
二是协同增创科技创新引领优势。围绕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优势,全力打造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创新平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大通道,构筑科技创新生态圈。全面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重点推进合肥与上海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横向错位、纵向协同,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科学中心建设路径和机制上深化交流合作。
三是推动长三角加快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强创新共同体建设顶层设计,共建协同创新平台载体,积极推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探索设立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基金。
《决策》:人才的高效流动是引领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如何进一步推动人才一体化?
凌 云:人才一体化是整合长三角人才资源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解决长三角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苏浙皖沪四地人社部门共同签署了《三省一市人才服務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力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聚才、合作双赢”。合肥与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也在优化人才服务,畅通人才交流机制,搭建智力支撑平台,形成“九城一张网”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合力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为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积累了经验。
未来,长三角将建立统一的人才一体化评价指标和共享服务体系,试点职称互认、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学分互认、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联合选拔等,并探路高端人才“一卡通”模式,通过共享教育、医疗等资源,广纳海内外英才,为人才要素自由流动提供支撑,实现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