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俐
[内容提要]花生是泰安地区现今重要的农作物种类,在农业种植中占颇大比重,小花生的传入可追溯至清嘉庆年间。光绪年间大花生由美国引进山东后,其产量和榨油量大大超过以往的小花生,遂取代了小花生。由于花生榨油量超过大豆菜籽等传统油料作物,使得地区油料作物结构发生了变化,花生油作坊众多。花生食品和其医药、文学价值也对人民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花生原产于美洲,明朝弘治十六年(1503年)的《常熟县志》:“落花生,三月栽,引蔓不甚长”是花生在中国最早最确切的记录。美洲花生在中国“是从南洋传入我国东南沿海的”[1],由于东南沿海向内陆传播的途径,花生在泰安的出现已到清朝嘉庆年。
泰安花生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清嘉庆初年(1796年后),咸丰《宁阳县志》卷六《物产》载:“落花生,土名长生果,本南产。嘉庆初齐家庄(今宁阳县磁窑镇齐家庄)人齐镇清试种之,其生颇蕃,近年则连陌接叶,几与寂粟无异,故入谷类。”[2]花生本是南方作物,宁阳县齐家庄人齐镇清引进试种成功后才在泰安推广开来,之后与传统谷物一样种植颇为广泛,被载入县志谷类。
引进者齐镇清,清乾隆、嘉庆年间宁阳县磁窑镇齐家庄人,《宁阳县志·物产》中记载在嘉庆年间引进花生。在齐家庄寻获的齐家现存家藏手抄家谱中,镇清在家谱中作“振清”,其父昌绪,生子五人:辅清、宪清、振清、连清、沐清。镇清生平并无其他记录留存,早年碑刻资料也毁坏无存,但县志卷十七人物传记中有其父齐昌绪、其兄宪清、其弟沐清的记载。齐姓为磁窑镇大姓,家风颇良,重读书礼仪,其父“暇则宗人讲家法,约束子弟,咸敬而爱之”[2](P.623)由于父亲教育有方,镇清兄弟五人皆有所成,“子辅清,衍圣公賫奏官;宪清、沐清具监生”,虽镇清从事农业并不如其他兄弟读书有成,县志也未为其专记,然而现今看来,镇清对农业的贡献使得他对泰安历史的影响力超过其他兄弟。齐家庄在汶河沿岸,土地辽阔肥沃,齐家颇重视农业,其兄宪清“尝越境置田百余亩”。其弟沐清更是亲身力行:“初,邑境素不产姜,民间所须皆贩自青口。沐清读《鲁论》至‘不撤姜食’曰:‘此必吾鲁土产。春秋时,吴越旷若异域,圣馔安能远致?’乃于园中试种,果蕃。乡人效之,至今为利。”[2](P.636)泰安地区的姜是其弟试种推广起来的,在此关注农业、乐于推广新种惠及乡邻的家族中,镇清引进花生是很有渊源的。其弟小传中“而落花生初种,亦始自沐清之兄镇清,其利尤溥云”[2](P.565),印证了县志中镇清引进了花生的事实。
花生的品种,在作物学上按其荚果籽粒的形状和颜色,可分为四类:普通型、珍珠豆型、多粒型和龙生型,普通型的花生荚壳厚如茧状,籽粒为圆形一般两粒。珍珠豆型,荚壳薄且小,籽粒饱满为桃形,颜色为白色一般也是两粒,但是出仁率颇高。多粒型顾名思义籽粒较多,呈串珠型颜色为白色或红色,荚壳较厚。龙生型籽粒约有三、四粒,如蚕豆。花生在泰安地区“向惟有短小之一种”即上文所提到的“小花生”。此种小花生的性状,《宁阳县志》中黄师訚所作《落花生赋》和《落花生词》有较详细描述:“形细而长,肤楼玉以横纵,体有密理,颗穿珠而洛索,一房数子,累累如珠”。[2](P.1167)植株细长,蔓生,分枝多,每荚果多粒,这些均属于龙生型花生的特点。所以,嘉庆初齐镇清试种之花生当为此品种。
泰安地区的小花生是由何地传入的呢?《宁阳县志》提到花生“本南产”,印证了我国花生由东南沿海向内陆的大致传播方向。常熟、上海和姑苏三地是当时花生种植的重要集中区,民国年间国立北京大学附设农村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资料《泰安地區に於ける落花生取引機構》也指出:“十八世紀の中頃から次第に揚子江沿岸子江沿岸諸省に入り、次いで安徽,江蘇の北部及び河南、河北、山東に向うで栽培地區が擴大した”,[3]山东地区的花生是由扬子江即长江沿岸传播而来。这三地尤其以今上海市辖的嘉定区种植花生的记载最多,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花开花落即生,名之曰落花生,皆嘉定有之。”又同朝王世懋《学圃杂疏》:“香芋、落花生产嘉定,落花生尤甘,皆易生之物可种也。”时人把嘉定看做花生的原产地,所以上述三地中,从嘉定传入山东的可能性最大。在明朝后期上海有了大量的花生种植记载,而山东迟至清康熙年间才有记录出现。康熙十二年(1673年)《临清州志》《土产》:“蔬之产:山药、落花生。”这是山东出现的最早栽培花生的记录。花生在临清出现后临清周边的邱县、冠县、观城等逐渐种植。以后逐渐向东部、南部地区扩展。清代中期传播到武定、金乡、嘉样、宁阳一带。[4]
嘉庆年间花生在宁阳试种成功后,不久遍及泰安各州县。特别是在徂徕山下,由于其土壤较为贫瘠且为沙土质,加上水源缺乏、山路崎岖,“山陬水澨,播种五谷,不能丰获”[5],其他作物较难生长产量也低,但是这种土壤特点正适宜花生生长,山区的种植劣势顿时转变为无可比拟的优势。道光间泰安知县徐宗干的《花生》诗注专门论及花生:“产徂徕山下,俗名落花生,土人种之。”花生传入此地后就被大量推广开来,最终成为花生在泰安的一个重要种植区。在嘉庆时期“花生在山东的种植逐渐由运河一带向东部蔓延,并形成了泰安和青州两大种植地区”[6]。
泰安花生种植至清末时发生了品种的变化,《东平县志》中称:“落花生,有大小二种,大者,光绪年间由西洋传来。俗名洋花生。今小花生渐少,大者日多。”[7]中国传统的龙生型小花生,变成了至今仍在大量种植的“洋花生”。
这种洋花生即大花生,红衣,荚壳厚如茧状,籽粒一般为两粒圆形,较龙生型花生大、颗粒饱满。大花生引进之后很快“种者日多”“连陌接叶,几与寂粟无异”,大花生迅速地替代了小花生,不仅因大花生“体肥硕”和“山陬水澨,播种五谷,不能丰获,以艺花生,收入顿增”等因素,也与小花生自身缺点有关。与大花生相比,小花生颗粒较小,饱满度也弗如,种植密度不能过大,“二三月种之,一畦不过数子[8]这就使得小花生的总体产量较低。另外,榨油是花生的一项重要功用,然而小花生的出油率很低,甚至都不能把花生油作为日常照明使用。明杨燮《锦城竹枝词》:“炒和晴沙香满城,蜀中佳果落花生。宜茶宜酒宜羹睐,莫作灯油点不明。”由此可见当时对花生油的利用十分有限。并且,小花生的种植颇为费力,李调元《南越笔记》中提到小花生的种植过程:“落花生,草本蔓生,种者以沙压横枝,以蔓上开花,花吐成丝,而不能成荚。其荚乃别生根茎间,掘沙取之”[9],需要以沙压之而且不能花吐成丝。在日常管理上工序也较繁琐,“早年种植的龙生型小花生田间管理困难,要求‘以沙压横枝’‘压花伏地’在收获时要‘割蔓取之’‘具筛筛土’‘水漂晾晒’甚至还有‘经霜’一类的说法”[10]。相对大花生的产量高、品质好、栽培省工,小花生由于生育期长、匍匐生长、收获困难和容易落果等缺点,被逐渐淘汰便成为必然。
大花生在中国的种植是由山东最早开始,然后向全国传播。传统观点认为“大花生可能是1870年前后从美国输人,于蓬莱、平度最早试种。大花生传人不只是一次,而是多次。”[11]而王传堂最新考证把时间提前到了1862年,最早传入地点也由蓬莱改为登州(美国大花生最早传入山东的时间应在1864年以前。1862年梅里士博士来山东登州时即首次将美国大花生带来最为可能。[12])因此蓬莱、平度是山东向东传播的传播地,时间为同治元年(1862年)或同治九年(1870年)。
而对于大花生传入泰安的时间史书无明确记载,只有模糊的:“清光绪十许年后,西洋种输入”。作为泰安传入地的平度是:“光绪十三年,邑教民袁克仁从美教士梅里士乞大种落花生,与人试种后,遂繁滋,旧种几绝。”[13]因此,泰安的“光绪十许年”时间起点至少是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后。同一时期和泰安花生传播的相关地区,时间记录较少,但是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时,连与山东相隔的河南都有了记载“自前清光绪二十年间,洋花生之种子输入,实粒肥硕,收获较丰。”[14]因此作为山东花生传播地之一的泰安,应在此之前。故泰安大花生的传入时间,应在光绪十三年到光绪二十年之间(即1887年至1894年之间)。
大花生在中国的最先引入是由传教士在蓬莱“与人试种”,当时的泰安也有英国、美国、德国等多国传教士活动,白眉初于1924编著的《中华民国省区全志·鲁豫晋三省志》中谈及山东花生种植业称:“据云,六十年前美国教士始在本省栽之,后因德国商人贩卖,种植大盛,几遍全省。”[15]据此泰安地区大花生或系由传教士与德国商人引进。又据《续修平度县志》:“道光初,知州周云凤驰豆饼出口之禁,并教邑试种花生,而油业始盛。”周云凤是当时平度知州,他大力鼓励引进,花生才在平度大量种植。周云凤还曾任东平知州,由其倡导引入泰安也不无可能。
由于泰安地区以泰山为主要地理特征,多山脉分支,地理特征不适宜大多数作物生长,所以当耐旱喜山区沙土的花生引进后,便形成了“以艺花生,收入顿增,以故种者日多。近年且为出口大宗,民间经济力遂因之而涨。此新兴之利,古无有也”的大规模种植。因此花生的用途也被极大的开发,对泰安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往种植其他作物时,由于山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在种植时颇费时费力。山区沙质土壤大多贫瘠,种植地区大大受限,一般山地要增加筛土等环节来保证种植效果。对于需水量大的作物,引水灌溉也是一大难题,在山地略高的田地里只能人工挑水灌溉。花生的种植能节省这些环节,加上产量较高,所以自引进花生后,泰安地区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收获颇丰的花生,解决了山民的温饱问题,也增加了额外收入。家庭出卖花生的情况很常见:“番薯、长生果每界冬春以手车肩挑贩运于济南、东昌等处,约亦岁进银万余两”[16],山民不仅局限于日常的自给自足,还以手车肩挑等极为日常和便利的方式把花生作为商品出售,为普通家庭增添了日常进项。除了自家直接运输贩卖,更多的山民也会把花生做成花生油之后再出售:“花生果油,岁可收万斤,由陆路用手车运至清口销售”[17],可以看出对于花生油的收购和运输贩卖已经形成了一条颇为完善的商品链。深加工后的花生,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价格也比直接出售花生果的价格高,产业链的延长对农民大有裨益,也为传统的小农经济增加了商品经济的要素,为泰安经济增添了活力。
花生作为油料作物是其另一功用,由于其味道好、出油率高等特点,泰安地区不仅油坊增多油料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大豆油、菜籽油等油料大量减少,大多数油坊虽以兼榨花生、大豆二油为业,但以花生油生产数量居多。据国立北京大学附设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油坊自花生购入至榨油而售具有完整的生产模式。油坊的花生原料当地开设的粮栈、当地集市和乡间花生产地三种途径购入。油坊的生产形式有两种,一种为以榨油为副业的乡间庄户,一种为小型手工业作坊。其中手工业作坊人员非常具有组织性,设经理一名、副经理一名、司账一名、副司账一名、大伙计二至三名、普通伙计五至十名、学徒四至五名。这些作坊为提高就业率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为年纪很小的学徒提供了生存之道。油坊所榨花生油之销路除有极少量为小贩趸买售往四邻农家使用外,全部殆皆输往外埠。其销路南以上海、浦口、徐州,北以济南青岛为主。而副产物油粕也销售至本县及临县各乡作肥料及家畜饲料之用。[3](p.57)花生的销售形式不仅是对内售卖花生油,也会出口花生实由国外自己榨取,宁阳县志中记载:“今年且为出口大宗,民间经济力遂因之而涨”,大量出口的花生,很大部分也被国外用来作油料使用,直至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占领山东后仍大量掠夺花生,用花生油作用军用物资储备。(关于历史上泰安花生之栽培沿革产量及榨油经营,详见《泰安县花生、花生油调查报告书》,山东省政府建设厅合作事业指导委员会1935年版。)其中大汶口镇因花生出口而盛极一时:“鲁省之花生集散市协,以大汶口、泰安站最大,……大汶口保泰安县之唯一大镇,自津浦避路通车以后,……附近一带,巳成为落花生集散之中心,城距车站约一华里,每年秋夏之交,由上海、镇江、广东、青岛,烟台、威海卫等地麇集数百人,群行驻十有余家,其交易之盛,概可知矣。”[18]
同时,花生的出现大大丰富了食物品种,花生果可以直接食用,另外还出现了很多附加花生的食品。花生酥、花生糖、花生月饼等糕点小吃,在清朝末年已十分普遍。更为常见的是作为小果品的煮食花生,常常和栗子山楂等出现在街头或沿街叫卖的小吃挑子里。清末荷兰人迈耶(又译作梅耶)至泰安拍摄的照片中,有一帧是一个摊贩在路边摆卖的场景,摊贩身着棉衣坐在墙根太阳底下,跟前摆了杆秤和四筐中地方特产果物,中间一筐便是花生。迈耶时供职美国农业部,曾三次受派到中国进行考察并采集木本植物,深入山东、山西、天津、新疆等各省,拍摄了大量与中国有关的老照片。其拍摄的照片多是贴切百姓生活的,能十分真实地反映时代特征,从这帧的照片中正可以看出清末花生食品的普及程度。
(图片来自中华网《老照片图库》)
另外花生很早之前就被发现有药用价值。在花生还未常见的元朝,稀有的花生便有了特征描述:“落花生,味甘,微苦,性平,形如香芋,小儿多食,滞气难消,近出一种落花生,诡名长生果,味辛苦甘,形似豆荚,子如莲肉。”[19]“性平,不宜多食”是最初对花生的印象。清朝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便有“花生本有涤痰之功……世俗以火炒食,反能生痰”之说。花生由此进入泰山药物之林,清末民初泰安名医高宗岳所著《泰山药物志》中称:“长生果:一名落花生。味甘、性平、养胃健脾。”[20]除和元代贾铭对花生描写相同外,并增加了“养胃健脾”的认识。至今人们仍有生食花生能养胃消胃气的认识。
泰安的花生种植,还被引入文学领域。清朝道光年间泰安知县徐宗干重视农业生产,其《花生》诗云:
石田无五谷,妇子亦耕耘。筛土如匀粉,携筐尚带云。
诗中描写了泰安山区五谷皆不能生长,恰适宜花生生长,连妇女小孩也忙着打理花生的场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清末泰安学者王价藩有《呈请绥提花生捐款文》,因泰安教育财政困难希望财政厅缓收花生捐,现在也可成为重要史料,表明花生当时已成重要税收物资。
泰安名士黄恩彤、黄师訚父子都留下关于花生的诗赋。黄恩彤,道光壬午举人、丙戌进士,光绪壬午年奉旨赏还二品衔。有词《沁园春·落花生》:
试种花生,地拣松沙,兼带坟垆。渐鳞鳞翠甲,朝开暮合;棉棉碧蔓,斜界平铺。浅可藏蛇,深难没鹤,匝野轮囷入望殊。须芟草,趁昨宵好雨,鸭觜频锄。莫愁结果全无,偏暗里生根得气腴。看黄倾金朵,飘零委露,白凝玉颗,络索联珠。胚孕土香,蒂连藤细,却似琅玕满腹储。霜寒也,好殷勤筛取,铁网仍疏。[21]
黄氏以词的形式把花生变为一种文学题材,这首词用词工整、语言新颖,对花生的生长的环境、过程和时节亦囊括其中,从词中可解读出花生很多特点:花生应在松沙地种植;花生花朝开暮合;花生藤蔓碧绿高深;花落结果全埋于地下在雨后锄地为佳;在霜寒后筛取花生果,这些都给了我们研究花生历史很好的材料。
黄师訚,黄恩彤之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举人,咸丰二年(1852年)中进士。咸丰三年(1853年)授职翰林院编修,领五品衔,赏戴花翎。累官桂林府(今广西桂林)知府。作《落花生赋(以题为韵)》:
惟异果之根生,乃胚胎于花落(落花作果,附根而生)。初传种于南州(本南产),渐抽荄于东作。孕土德而香甘,感金精而瘦削(形细而长)。肤镂玉以横纵(体有密理),颗穿珠而络索(一房数子,累累如珠)。尔乃分藤诘曲,引蔓攲斜。深难没鹤,浅可藏蛇。叠绿鳞于绣陇,涌翠浪于银沙(性宜沙地)。羌明开而夜合(叶明开夜合),寓秋实于春华。乍含苞兮裛露,粲结朵兮舒霞(花作黄金色)。甫迎风兮飘泊,忽滋雨而槎牙(花落时得雨则入地)。未寻思于得果,方惆怅于无花(结果土中,不可得见)。泊夫九秋应律,百谷告成(果熟,最晚在秋成后)。青霜旦陨,白日夕倾。嗟兹柔蒂,遽化枯茎。侯亚侯旅,载刈载耕(霜后,茎叶全枯则果熟。农人刈其茎,耕其田,方收其果)。架修竿而错互,悬细漏以高擎(先架木竿,悬细漏。土人名曰筛)。胡扬尘而破块,爰注漏而引紘(果在土中,非筛不出,故必破块扬尘。注这漏中,引其悬漏之绳,俾沙去而果留,如下文云云也)。繄罄控而前却,乃琐碎而分明。初纷糅于圆砾,旋磊砢于方籝(铁漏四旁,设木板作方式)。宛披沙而见宝,若剖璞而获琼。等盈车之嘉穟(得果既多,每以车载),乃别号曰长生(土名长生果)。口食是资,野厨饶趣。或入釜而然萁(宜炒食),或登盘而伴芋(田家饷客,每与芋魁并登于案)。屑豆粥以流匙(和豆作粥,香滑可口),佐茗饮而含哺(用以下茶,除湿气)。用省舂粮,贸同抱布(入市易售)。捣素液之醇醲,吸元膏以倾注。助朗焰于兰缸,拨昏眸之花雾(油最良)。惟利益之孔繁,讵田家之末务。宜续谱于“禾经”,聊继声于《瓜赋》(刘桢有《瓜赋》)。[22](p.1166)
黄师訚花生赋对花生的描述比其父的花生词更为详实,还在文中特意增添了注,使得此文既有赋的典雅又有记述文简单易懂的特点。赋中先追溯了花生本南产的种植历史,也继承了花生词中对花生的种植环境及生长过程等的描写。又补充了具体生产过程,其中还提到花生注漏、引紘、方籝等生产工具,同时详尽写到花生丰获用车运载的情景。后面更是提到花生的各种食用,包括口食又能炒食,和山芋一起摆于案中待客,与豆煮粥香滑可口,与茶一起能除湿气。更为难得的是,提到人们捣制花生油的方法用途。这些不仅涉及到花生的历史,更扩大到对当时社会的描写,其历史价值原非一般诗赋所能比及。
新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优秀的品种和超常的适应性,使得粮食单产得以提高,使得开垦丘陵山地扩大耕地面积成为可能,使得技能不高的农民能够生存,所以明清时期以花生为代表美洲作物的引入,改变了中国晚清民国时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仅就泰安地区而言,花生引进后的二百余年间,逐步取代了原有的低产作物,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使山区一些闲置的山丘地带和不宜种植作物的地方被迅速开发利用,无疑对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引起了一场革命,在泰安农业发展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