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怡俊,涂军伟,周韧志
盛怡俊,涂军伟,周韧志,金华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浙江省金华市 321000
核心提要:此次研究分析了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在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对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情况、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通常情况下,引发呼吸衰竭的因素与肺心病、肺疾病有关,当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后,极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这与患者发生缺氧有明显的关系,一般在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者的病情会更加严重,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1].蛇毒血凝酶从蛇毒中提取而来,它是一种含有类凝血酶、凝血酶的混合制剂,它可以发挥有效地止血作用,发挥作用的机制为促使纤维蛋白生成,吸附血管破损处的血小板,以促进血栓的形成,它属于靶向作用药物,仅仅针对出血部位发挥功效,且不会使血液发声高凝[2].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的一种,它主要作用于胃腺壁细胞发挥功效,它可以有选择性的抑制胃酸分泌,且奥美拉唑的作用时间非常长,可24 h对胃酸分泌进行抑制[3].本次研究金华市中心医院在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过程中,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进行治疗,目的是为了探讨二者联合使用时对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材料 选取2015-10/2017-10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80例患者均符合有关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2)80例患者的氧分压(PaO2)均<60 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Hg;(3)80例患者均知晓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血液疾病的患者;(2)处于怀孕或者是哺乳期的患者;(3)对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现象的患者;(4)存在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5)由于其他原因而发生出血的患者.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1-81岁,平均年龄63.2岁±4.4岁,病程7-29年,平均病程11.6年±3.9年.研究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2.1岁±3.9岁,病程8-31年,平均13.4年±4.2年.80例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平喘、化痰、抗感染、吸氧等常规治疗.
1.2.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拉夫替丁(国药准字:050114,江苏润邦公司生产)治疗,让患者口服10 mg,2次/d,饭后服用[4].连续治疗2 wk.
1.2.2 研究组:研究组在对照组相同条件上采用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83793,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蛇毒血凝酶(国药准字:H20041730,锦州奥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为患者静脉推注,奥美拉唑40 mg,2次/d;给予患者蛇毒血凝酶1 kU,1次/d[5].连续治疗2 wk.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显效:治疗后3 d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检查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数量略有增加且比较稳定,胃液稍有浅绿色或澄清,患者的大便为黄色,血压、脉搏稳定,隐血呈现阴性;有效:治疗后5 d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检查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数量无下降,胃液稍有浅绿色或比较澄清,隐血呈现阴性,血压、脉搏比较稳定;无效:治疗后7 d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检查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数量明显下降胃液为淡红色或者是咖啡色,大便为黑色,隐血呈现阳性[6].(3)比较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情况.(4)比较两组患者头晕、恶心、头痛等副反应发生率.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χ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mean±SD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 研究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情况对比研究组死亡率为10.0%,对照组死亡率为30.0%,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黄炎培先生指出:“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两位先生既为近代名人,又为教育名家,简单的语言中孕含着真知灼见,其理念对当下的高职教育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2.4 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7.5%,研究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呼吸衰竭患者通常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分压降低的现象,且在呼吸衰竭症状加重时会出现缺氧[7,8].如果患者的缺氧症状、高碳酸血症比较严重则会使血液发生高凝,在此期间血管内会发生弥漫性凝血,进而会消耗较多的凝血因子,增加溶解纤维蛋白的生物活性,最终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且血液发生高凝后,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缺氧症状、高碳酸血症,这些原因均会使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9].
通常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尤其在出血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因此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如果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就表明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有效缓解患者呼吸衰竭症状,而且要做好上消化道出血预防工作,以免加重患者病情[10].常规的治疗方法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但是最终的疗效却不显著,而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率,提高治疗疗效[11].研究显示,研究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满意.
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它通过抑制H-K-ATP酶活性,达到了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且它的作用时间较长,有效降低了胃酸浓度,减轻了对胃黏膜的损伤,同时它还具有诱导血小板发挥止血的功效[12].奥美拉唑还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胃黏膜血管痉挛症状,提高胃黏膜处的血流量,有效恢复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功能等.蛇毒血凝酶主要来源于蛇毒,它是一种提取出来的止血剂,它有类凝血酶的功效,在存在钙离子的条件下,可以有效激活凝血因子,使血小板发生聚集;同时它可以促使纤维蛋白原分解形成纤维蛋白丝,以便增强凝血作用,发挥止血作用等[13].血凝酶的特点是既能止血,又可凝血,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血止住.当呼吸衰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机体的止血功能会严重下降,会抑制凝血块地形成与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当患者的胃液pH值低于5 h,凝血块就会被立即消化.而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胃液的pH值,另外两者联合可以促进血凝块生成,尽快发挥止血作用,且两者联合治疗安全性高,可以显著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14].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4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n=40,n (%)]
表3 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情况对比[n=40,n (%)]
表4 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对比(n=40)
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疾病的一种,而上消化道出血是呼吸衰竭常见的并发症,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会导致其他器官发生衰竭,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而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奥美拉唑属于脂溶性弱碱质子泵抑制剂,它通过胃黏膜壁细胞内的分泌小管发挥其功效,它可以在酸性环境较高的条件下与H-K-ATP酶结合,从而抑制了酶活性,阻断了胃酸分泌过程.奥美拉唑不仅可以抑制基础胃酸的生成,而且还可以抑制诱导胃酸生成的刺激因子发挥作用,且奥美拉唑可以24 h对胃酸的分泌进行抑制.拉呋替丁属于H2组胺受体拮抗药物的一种,它是临床上一种新型的非竞争性组胺H2受体拮抗药物,它的特点是不易引发不良反应,疗效较好.拉呋替丁可以有效阻断H2受体,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且时间较久.拉呋替丁发挥的优点主要有:(1)阻断H2受体,抑制胃酸的分泌;(2)促使胃黏膜修复,促使胃黏膜再生;(3)通过保护胃黏膜减小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4)通过刺激胃部敏感神经提高胃黏膜的血流量,促使胃黏液的分泌,增加胃黏膜胶质层厚度等.拉呋替丁虽然有以上效果,但是他不能直接胃酸的分泌,且单独使用效果并不是非常好[15].奥美拉唑与血浆的结合率也非常高,停止给药后,药效依然可以维持3-5 d.因此,与拉呋替丁相比较,奥美拉唑可以直接抑制胃酸分泌,且时间也更长久.而将奥美拉唑与蛇毒凝血酶联合使用,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两者联合增强了抑酸作用,通过对胃酸分泌进行抑制有效提高了患者胃液的pH值,有效防止了胃黏膜发生病变以及溃疡的发生率,同时促进血小板发生了聚集,加快了凝血作用的发挥,促进了血凝块的加快形成,两者联合为血小板、血凝块共同发挥止血作用提供了机会.奥美拉唑在进入人体后,可立即被患者吸收,且在0.5 h后药物浓度达到最高,而对患者应用拉呋替丁,药物浓度需要90 min才可到达最高,且拉呋替丁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低,因此,奥美拉唑与拉呋替丁相比,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更加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的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多加推广与应用.
文章亮点
实验背景
临床呼吸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中,呼吸衰竭较为多发和常见,上消化道出血为其常见并发症,常加重或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引发病情恶化和患者死亡的原因.
实验动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当前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方法(平喘、化痰、抗感染、吸氧、拉呋替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但最终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呼吸衰竭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严重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应激性溃疡、凝血机制障碍、解热止痛药、激素、氨茶碱药物的刺激与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在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好进展,本次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
实验目标
此次研究试图对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在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与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情况、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是为了对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价值.
实验方法
选取2015-10/2017-10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拉夫替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条件上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疗效、死亡情况、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结果
本研究结果证明,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结论
在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预后.
展望前景
虽然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较好,但是具体的发病因素并不是非常明确,在今后的研究治疗中,仍然需要进行更加深入、深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