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府合作”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2019-06-21 07:19文丨曹显进
中国卫生 2019年6期
关键词:栖霞区妇幼保健社区卫生

文丨曹显进

“院府合作”是栖霞区创新之举、率先之作。自2013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政府先后与江苏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市妇幼保健院签订“院府合作”“校府联动”战略合作协议,坚持政府搭台、医院唱戏、问题导向、精准帮扶、以人为本、目标明确,有效破解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质量不高难题,形成了政府促民生、群众享实惠、医院共发展、社会得满意的四赢局面。2016年,原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将这种模式在全省推广。

“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聚集

栖霞区地处城郊结合部,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从2013年开始,栖霞区政府开创“院府合作”1.0版,破解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质量不高难题。

坚持政府办医,栖霞区突出政府保障民生的主体责任,由区政府牵头,依托区域公立医院平台,向三级医院购买服务。区政府强化对“院府合作”的整体规划和制度性安排,瞄准基层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在医疗规划、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专家下基层坐诊和畅通双向转诊等方面开展系列合作。每周有省市三级医院专家到区属二级医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查房、带教。畅通审批渠道,打破三级合作医院医生到栖霞多点执业行政壁垒,特别是在涉及利益分配等关键方面,按专家在原单位薪酬待遇邀请其至栖霞工作,差额部分由区政府托底,避免成本由百姓承担,更好体现基本医疗的公益属性,实现惠民利民。“院府合作”以来,在三级医院的帮扶下,深入推进医疗均衡化、医技同质化,全区医疗卫生内涵质量和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老百姓就近看病成为常态。

坚持全面合作,充分发挥三级医院辐射带动作用。三级医院全权负责区内合作医院特别是代建科室的业务管理,在发展理念、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硬件配置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围绕“防、治、康、养、医、教、研”全面开展合作,重点提高区属二级医院疾病诊疗能力。借力“院府合作”,全区建立“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四级医疗服务体系,建成“临床检验—影像诊断—心电—消毒供应+信息平台”“4+1”医技中心。栖霞区医院成为省人民医院重点支持医院,并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原迈皋桥医院成功转型为区妇幼保健院(市妇幼保健院北院)。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中心;尧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姚坊门中医药统战服务联盟;仙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帮扶指导下建成栖霞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通过三级医院的辐射带动,有效提高了区属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坚持人才强卫,引导优秀卫生人才下沉基层。在“院府合作”过程中,注重围绕需求较大、转出率较高的病种,引进名院名医、引入顶尖人才加盟,开展专家坐诊、专题讲座、手术示教、危重病例抢救等,促进区域医疗质量快速提升。区政府每年投入450万元,实施“全区基层全科医生团队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区招街用”形成人才“蓄水池”“充电站”,既与三级医院便捷对接,也解决人才难招、难引、难留的问题,灵活实现区域内人才合理流动。迈皋桥社区卫生中心、西岗社区卫生中心成为“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基层实践基地”,马群社区卫生中心成为“东部战区(原南京军区)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基层实践基地”,迈皋桥社区卫生中心成为“江苏省联合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教学实践基地”。

“建”完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栖霞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总的来看,全区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特别是东部远郊街道优质医疗资源较为匮乏,医疗资源整体布局和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因此,栖霞区深化区域医联体建设,打造“院府合作”2.0版,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区街融合、防治康一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试点打造康复医疗体系。2014年,区政府与江苏省人民医院签订了“共建栖霞区康复体系建设”的合作协议,以栖霞区医院作为场所,组建栖霞康复院区,开设康复门诊和康复病床,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副主任许光旭教授率7名康复专家团队进驻,区政府投入600万元用于设备购置、人员培训、专家及运行补助。在此基础上,打造“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栖霞区医院康复院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点、社区(村)卫生站和家庭线上线下康复”所组成的全区四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社区康复服务规范与指南》《社区康复建设标准草案》,出版《社区康复适宜技术》等。区政府拿出1000万元康复专项奖励资金,对在2018年年底前建成社区康复门诊和病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给予40万元和100万元奖励。目前,康复病房、康复门诊、特色康复服务向社区延伸,努力实现“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改目标。

校府联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以“中医药慢病防治”为纽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进行全面合作,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通过成立“金陵医派工作室”“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传承基地”“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围绕社区中医科室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慢病指导、中医治未病、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等方面,充分整合利用区内外优质资源,构建便民惠民的区域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打造以省中医院为龙头、区属医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础、中医门诊部(诊所)为补充的栖霞特色中医药服务体系。

优化资源夯实妇幼保健体系。借助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优质的服务与管理资源,统筹推进区妇幼保健院转型发展,围绕并结合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相关标准,集中发展产科、妇科、儿科、乳腺科、超声科等重点品牌科室,积极稳妥向妇幼专科模式转型,并带动全区基层妇幼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被列入江苏省妇幼保健体系五大改革试点工作。

深化拓展区域医联体体系。2017年启动新一轮区域医联体建设工作,充分整合区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全面推开跨区域医联体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以省人民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为支撑,以区属两家二级医院为纽带,以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发展的“1+1+X”区域医联体模式。栖霞区医院与靖安等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区妇幼保健院与迈皋桥等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型医联体。2018年5月,区妇幼保健院与八卦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联合病房,极大地方便了八卦洲居民就医。

“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

栖霞区坚持从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打造特色品牌、推进智慧医疗等方面发力,真正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强起来,让基层成为居民看病就医的首诊之地。

加大卫生事业,尤其是基层的投入。近年来,区、街两级先后投入12.4亿元,新建了栖霞区医院南扩工程、区公共卫生中心和龙潭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投入7.8亿元,异地新建7万平方米的区妇幼保健院;区政府安排的“院府合作”资金逐年递增,从2013年~2014年的600万元/年,增加到2017年~2019年的1300万元/年;2017年、2018年安排3700多万元专项资金为基层配备医疗设备。针对基层卫生人才难招、难引、难留问题,2018年区政府出台医疗卫生人才奖励实施办法,每年安排财政资金680余万元对优秀人才和扎根远郊地区医务人员实施奖补,调动医务人员扎根基层的积极性。

持续打造特色品牌。江苏省人民医院在栖霞区医院挂牌成立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康复医学科等3个“专家团队工作站”并开通远程会诊系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领衔的泰康仙林鼓楼医院院士工作站、美国西奈山医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先后揭牌成立。全区共创建7家省级健康促进医院,建成省级基层特色科室2个、市级基层特色科室8个、市级重点医学专科6个。开展“名医、名科、名院”建设,组织评选出栖霞区首届区级名医8名并开设名医工作室,推选省、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干人才30名,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带动作用。西岗、八卦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医院试点建设。

持续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区域健康信息平台通过省应用分级评价,达到三级水平;打通与省人民医院、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等三级医院的网络通道,为远程PACS、远程LIS、远程心电、“家庭医生专病服务联盟”等业务开展提供信息化支撑;试点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分级诊疗系统,实现线上签约服务、转诊、预约挂号、预约检查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内二级医院实行门诊、住院、上转、下转网上操作,一键完成。深入开展健康精准扶贫,建设开通栖霞区医院与湟中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打造区域医疗设备智能一体化管理系统,建立完善医疗器械质量监管平台、医疗设备资产管理平台、大数据创新中心、管理服务运营中心等4大功能模块。为规范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的耗材购销行为,实施医用物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研究出台《栖霞区医用耗材及试剂供应链管理(SPD)项目实施方案(试行)》,以栖霞区医院、栖霞区妇幼保健院两家区域医联体牵头单位公开招标,收集、整理耗材目录,搭建采购、供应、配送平台。

猜你喜欢
栖霞区妇幼保健社区卫生
春风送暖 侨青献爱——南京市栖霞区对接省侨青会开展公益捐助行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现代综合类妇幼保健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南京市栖霞区徐家村M4 出土器物
南京市栖霞区徐家村M1 出土器物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上海推“1+1+1”基层医疗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