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语言特色分析

2019-06-20 07:52李敏魁
牡丹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叠音荷西撒哈拉

李敏魁

《撒哈拉的故事》是台湾女作家三毛的成名作、代表作,在潇洒自如、幽默深情的叙述中体现了三毛的人生智慧和现世洒脱心态,弥散着浓郁的异国风情和独特的文学语言艺术魅力。作品语言以通俗易懂、自然清新的白话文为主,外加典故和诗句,以明快的节奏、幽默的风格,构成了雅俗共赏的语言特色。

一、节奏明快、自然清新的语言

在语音上,多用民间通俗的叠音词。叠音是指音节的重叠。使用叠音词可以加深读者对描述事物的印象,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回环往复的音乐美感。三毛在作品中常用的叠音词有三种。

一是AA式。描写的事物简单活泼,富有韵律美。例如,《白手起家》中,描写“我没有厌沙漠,我只是在习惯它的过程里受到了小小的挫折”,“小小”一词生动地表达了三毛的乐观、豁达和坚强;“我笑笑点点头,下了楼飞奔我甜甜的小白屋去”中的“笑笑”“点点”,描写动词的叠音连用,读起来节奏明快,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三毛喜悦之情。“甜甜”一词很好地表达了三毛对沙漠中牧场小屋的喜

爱之情。

二是ABB式。“砖块接缝地方的干水泥就赤裸裸地挂在那儿”,将“赤裸”重叠成“赤裸裸”巧妙地使用了拟人手法,使得干水泥更具形象性。三毛看到破房的落寞情感也渲染出来。

三是AABB式。“打开水龙头,流出来几滴浓浓绿绿的液体,没有一滴水”中的“浓浓绿绿”,浓绿变成叠音后,更加突出了色彩感和音乐感,表现更加有张力,缺水的事实更加触目惊心。

在语音上,三毛擅长运用富有立体感的拟声词。拟声词可以直观地唤起读者听觉想象,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逼真、声情并茂,如写“枪弹咔哒上了膛”“梯子上不时有啪啪的湿块落下来”“我一面跑一面咯咯笑个不停”等。大量的拟声词,让形象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

多使用短语,整体让人感觉语言明快且流畅。三毛散文语言大多较简短,句子成分比较简单,以四五个字为主,超过10字以上的句子较少,同时往往用人物对话和独白的形式进行有效表达。这种表达方便阅读,表意明朗。例如,三毛因为家中缺少绿意,便冒险和荷西去总督家的珍贵花园里偷花草。原文写道,“快,塞在塑胶袋里,快,还要那一棵大的爬藤的”“泥土也要,快丢进来”,此类短语对话无形中营造了短促、紧张的氛围,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巧妙使用跳脱句式,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跳脱是指因特殊的语言情境,语言思路发生了中断和跳跃的情况。三毛在写作中也常常使用跳脱句式。比如在总督花园偷花时,被卫兵发现后,三毛说“我……我们……”,这很容易使人感受到三毛此时的紧张心情和有点语无伦次的表达,急于想用在这儿谈恋爱来掩盖偷花的事实。此时,跳脱句式更加能表达三毛的情感信息,让人回味无穷。

巧妙使用俚俗语,表达事物更加简练、形象。文中“岂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管三七二十一,拉开布帘进去”等俚俗语的使用,使得三毛的语言表达更加朴实自然、亲切。

二、平实自然、雅俗共赏的语言

(一)巧把日常词汇艺术化处理

散文家碧野说:“散文用词措句要苦心推敲,做到句句优美,字字精炼。”“字字精炼”便需要精心提炼词匯,巧妙优化词汇。在《撒哈拉的故事》中,三毛对许多寻常词汇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例如,“拜金的两个人跪在地上对着钞票膜拜”,“膜拜”一词精彩体现了三毛仿佛站在远处、高处,用观望的态度来看此时夫妻跪着虔诚数钱的场景,生动形象,幽默调侃的味道很足;“我的心里无端地掠过一丝怅然”,“掠”字富有意境感,动态地将怅然的情感表达出来,“一丝”又显得轻盈,将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细腻、生动地表达出来。

三毛作品中的语言自然流畅,体现了三毛的真性情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就像三毛在《谈心·写作不难》中说的:“写作离不开一个‘酿字。”三毛特别注重对词句的推敲和锤炼,光看文中许多标题就可以知道,三毛对标题语言的考究,如《哭泣的骆驼》《沙漠中的饭店》《天梯》《素人渔夫》等标题语言,都是高度凝练,生动形象。

(二)巧用色彩词语渲染情感

色彩词可以给人丰富、直观的美感和想象,可传达强烈、深沉的思想感情。三毛在创作中善用大量的、日常所见的色彩词汇,如鸽灰色的天空、白色的沙漠、大红眼睛等色彩词汇渲染内心情感。

(三)巧用诗词和典故提升文雅

《撒哈拉的故事》使用了大量的人物故事典故,在使用中不刻意、不做作,自然切入,没有雕琢之感。例如,所罗门王、大意失荆州、幸福的青鸟、蝴蝶夫人、灰姑娘、史怀哲医生等,这些人物典故展示了三毛凝练典雅的语言使用技巧和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常用经典诗词的运用,经过三毛的精心镶嵌设计,更是大方光彩。例如,《沙漠中的饭店》荷西不信任三毛做的菜,却又忍不住要吃,于是面带“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表情,咬了半天,吞下去”。三毛幽默地刻画出了荷西的滑稽表情。

文中还大量出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等家喻户晓的经典诗词名句。经典诗词名句的巧妙引用,使三毛散文表达的语言平添许多典雅和情趣,较大地提升了散文语言艺术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对于许多诗词爱好者来说,唤起了许多美好意境的再现。

三、俏皮幽默、洒脱自在的语言

三毛无疑是流浪的,也是悲观的。因为悲观,所以享乐。当爱情来临,三毛在荒芜的撒哈拉沙漠也能尽情释放所有的激情和才华,释放所有的能量和光华,其幽默率真、潇洒、从容的个性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她在撒哈拉沙漠是以玩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写作的,她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撒哈拉的故事》中的幽默俏皮诙谐、情趣盎然,没有少年雨季般的忧郁,也没有荷西死后的悲情苍凉,有的是由心而发的天真、幽默。

幽默展示的是一种乐观洒脱的心态。然而,三毛自认为“不是一个乐观的人”。这并不矛盾。马克·吐温认为“幽默的秘密源泉不是快乐,而是悲哀”。老舍也认为“幽默的人只会悲观”。正因为是悲观的,他们才会及时行乐。《沙漠中的饭店》中,荒芜的沙漠生活并没有湮没幸福的夫妻生活。当幸福的婚姻来临时,三毛自由的灵性得到最大意义的解放,其幽默、有趣的语言自然喷涌而出,给夫妻生活增添了无穷的快乐和情趣。在荷西不认识中国菜的语境下,粉丝煮鸡汤中的粉丝被三毛说成是春雨冻成的;蚂蚁上树中的粉丝被说成是呢绒白线;紫菜包饭中的紫菜被说成了复写纸。在荷西半信半疑的表情里和吃过中国菜后的大加赞赏中,三毛的幽默俏皮之情溢于言表。

《结婚记》中,三毛和荷西要去办理结婚证,因为荷西急着催办要结婚登记,秘书先生错以为是三毛有身孕了,而三毛说“我快慢都不要紧,有问题的是他”。这让率真的荷西十分恼火,出门就喊“什么我有问题,你讲什么嘛,难道我怀孕了”。还有,三毛突然得知明天就可以结婚了,刚好碰到荷西公司的司机,就让司机转告荷西“他明天要跟我结婚,叫他下了班来镇上”。司机大为不解,难道荷西不知道自己明天要结婚。三毛却回答说“他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回答让司机“露出好怕的样子”。这些不合常理的荒谬场景带来了无法预料的诙谐幽默感。如此众多的幽默,点缀了沙漠中寂寥的生活。

三毛的幽默是自由自在的、个人琐碎生活的记录,是一种单纯的文字娱乐和表达。《撒哈拉的故事》中体现的幽默不是严肃、尖酸的,也不是深刻、发怒的。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小女人在荒漠中对生命的热爱,是在丈夫宠爱下的聪明才智的俏皮幽默。这种幽默给广大读者带来轻松和快感。

总之,《撒哈拉的故事》是一朵盛开在荒漠中的奇葩,其生动、自然的语言是三毛对荒芜生活的热心提炼,字字如珍珠般珍贵、耀眼,耐人寻味。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叠音荷西撒哈拉
月光下的粉黛乱子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DESERT ECHO
《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甘露店
三毛辞稿约
我也会
撒哈拉之眼
现代汉语词汇的叠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