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知对称”理念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2019-06-20 08:25高子晴
青年时代 2019年15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认知情感

高子晴

摘 要:关于认知与情感的内部结构关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情知对称”理念。借助“情知对称”的视角,依据传统课堂中出现的部分“情知错位”的问题,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的教学为例,阐述了“情知对称”理念在思路、形象以及精神境界的讲授当中的运用方法,力求使认知结构与情感体验的激活、引发、领悟紧密交融在一起,推动认知与情感的双向交流,最终实现学生在情感伴随下的智慧启迪。

关键词:认知;情感;语文;诗词教学

一、“情知对称”理念在高中诗词教学中运用的可能

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该理论把各类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增加了教师对于教育目标多样化的认识。其中,布卢姆对于认知行为与情感养成之间的辩证关系做了具体描述:一方面,从情感领域出发,布卢姆认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动机、内驱力和情绪是引起掌握认知行为的因素。”因此教师应重视语文自身的情感力量,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寻找积极的内在动力、情感、信念,发展自我建构;另一方面,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细分为六个维度:认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每一方面均融入了情感成分,而这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自然倾向,遵循了文本的内在逻辑层次。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与此相对应的,人是知情结合的高级动物,走向大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知”与“养情”对称前进,平衡启迪,深入感染。近年来,语文教育领域对于人文性的呼唤越来越强烈,古典诗词作为优秀的文学鉴赏教材,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在认知方面与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产生冲突,艺术手法复杂多样,情感表达含蓄深长,能够陪伴学生穿越千年的岁月,沉浸在文本中品味作者的心灵悲欢,站在观众的角度体味文人墨客别样的人生感慨。“情知对称”要求诗词课程呈现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完整的知识结构、对于字词句段篇的锤炼,还应该同样重视对学生情感世界的陶冶、心灵之海的滋养。

二、目前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存在的“情知错位”状况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较为封闭的课堂中强调知识的全面掌握,是教師讲解高中诗词的常见思路之一,往往直接传输给学生机械化后的笼统结论,而忽视了学生整体感悟、批判思考的过程,急于求成般的用照本宣科的灰尘盖住了学生情感激活的炉火,产生“情知错位”形式化教学模式,泯灭了语文学科的魅力。另一方面,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过于单一,课堂缺乏设计感,教师站在讲台上按照课本传授知识,品味重点字词的是教师,告知学生作者通过本文抒发何种情感、一味唱高调的也是教师,师生空间距离遥远,缺少互动,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走神是常见的现象,难以匹配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上的需要。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割裂了认知和情感的关系。本来情感的体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提现方式往往呈现出程序化倾向。人的情感的觉醒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在借助语象、语流、语体、语义的梯子攀登时,自然而然会产生积极的阅读期待,向更深层次的话语蕴藉挖掘,此时就需要教师融入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活动感的启发,达到认知学习与情感内化的统一。

字词句段篇是情感衍化的载体,是情意的体验与感悟导出的媒介,教师在课堂中的定位不是文本知识的垄断者、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助产者”,是联通文字符号与学生情感体验桥梁的设计师,带领他们探索、重构情感的秩序。

三、“情知对称”理念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的实施

(一)思路上的“情知对称”

以孙红梅与许采娟老师的教学设计为例,在本词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按照以下过程进行讲解:首先引入作者生平介绍,知人论世;其次为阅读感知,加上文本细读,结合课下注释梳理文章的重难词汇,并按照写景、咏史、抒情的顺序讲解全诗;最后升华主旨,引导学生理解苏轼阔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情知对称”理念注重唤醒学生对情感的充分觉察和整体体验,语文教学应立足文本,在作者所处的现实情境中知人论世,将诗人的“痛点”挖深挖透,在情感层面入乎其内地感染学生,使得知、情两方面交互教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最终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目标。诗人往往会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在看到的景物上,因此在导入层面用情与景的水乳交融感染学生,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可以设置多元化的课堂呈现方式,如创设情境,邀请学生角色扮演,又或是用音乐和图画导入情境,配词讲解:那是九百多年前的一天,黄州滚滚长江之上,一位仕途坎坷、风流潇洒的慷慨文豪面对风起云涌、雄奇壮丽的赤壁之景,心中百感交集,于是起笔凌云健举,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苏轼在经历乌台诗案的人生低谷后,来到滚滚长江岸边缅怀古人时,他喟然感叹道“多情应笑我。”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笑”字作为讲解的线索,层层深入,由文本入手,在结构的层面理清词句正确的语序为“应笑我多情”,其次引发学生的情感上的共鸣,在这样的逆境之中,提问学生们会用什么词形容自己的心情呢?苏轼没有用苦、愁、悲,却用出了一个“笑”字,一个我们普通人用不出的字,这难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吗?难道不矛盾吗?

接下来,通过文本的赏析探究以下三个问题:这是怎么样的笑?为何而笑?这一笑,又笑出了什么呢?最后直达诗作的情感内核,设置辩论环节:“人生如梦”中的“梦”到底是什么样的梦,以此来透视苏轼集深沉愤慨、无奈忧伤又雄壮洒脱的复杂情感。

(二)形象上的“情知对称”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苏轼对于周瑜形象的描写是直接大胆的,学生结合课下注解便可通晓大意。我在此设计了一张表格,从周瑜与苏轼二人的婚姻、外貌、功业的对比着手,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搜寻答案,便可得知周瑜此时小乔初嫁,新婚燕尔、雄姿英发,风流儒雅、赤壁一战功成名就。与此同时的苏轼处于人生低谷,爱妻逝去、早生华发、仕途受挫,在周瑜的对比之下苏轼英雄末路的悲凉油然而生,更显苏轼内心之苦、空茫之叹!

此时教师应避免浅尝辄止,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苏轼写作的内驱情感,提出问题:为何苏轼要将周瑜的形象描写得如此意气风发、风流儒雅,将一个青史留名的武将刻画为坦然自若的儒将形象呢?显而易见,苏轼将周瑜放在了人生最得意的高峰上,与其说苏轼崇拜、歌颂周瑜这位人生赢家,不如说周瑜就是苏轼理想的化身,本质上是苏轼内心情感渴望的意志集合体,他内心怀抱着积极入世、牵挂苍生的情愫,只有超越表面文字塑造出来的形象,感悟到这一层强颜欢笑之下的无奈,才能真正触及到苏轼的内心。

(三)精神世界上的“情知对称”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情感渗透教育往往是通过空洞说教的方式进行的,但效果并不理想。以本篇为例,苏轼面对豪放之景表达的就一定完全是豁达之情吗?为了激发学生潜在的独立精神,真正理解苏轼对千古历史的兴衰缅怀、对世事变幻、时间流淌的哲学思考、隐藏在他心中典型儒士兼济天下的渴望,以及从苦难中挣扎超脱的无限感慨,教师在讲解本词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背后流露出的复杂情感时,不应直接告知给学生:因为苏轼是阔达的乐天派,所以此处为阔达乐观、慷慨洒脱之情。此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将文本内容背后蕴含的价值观念、思想境界浅显化处理了,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基于重构认知与情感之间的价值联系的思考,我认为应在教学设计方面充分体现质疑性与创新性,引导学生避免僵化思维。陆机《文赋》中提出:“诗缘情。”想要探究苏轼这一“笑”究竟笑出了什么,必不可少的要落在最后一句“人生如梦”的内驱情感上。我将请学生们填空:人生如_____(的)梦。学生在小组讨论后,自由组队进行辩论。可以是如周瑜般战功赫赫的雄伟美梦,这就说明苏轼仍然怀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欲图施展才华的豪邁;可以理解为乌台诗案后政治理想破灭的残酷噩梦,这一思考说明将酒撒入江中这个动作是无奈悲凉的,苏轼或许在以此逃避现实;也可以理解为时间流逝、万物皆空的虚幻一梦,等等。每一种答案都能够体现学生寄寓了自己情感的批判性思考,想象合理即可,答案绝不唯一,教师应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构建对苏轼人生观的多元理解,以达到情知对称、平衡构建的目标。

总之,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教”出来的,而应当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揭示语文文本底色,通过文字符号提炼出人文情感的精华,创造师生之间、作者与学生之间心与心交流的磁场,努力由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打造情满、活满、智满的“三满课堂”,推进高中诗词教学“情知对称”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邓嗣明.“情知对称”理论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J].语文学习,1993(08).

[2]孙红梅,许采娟.宋词的“定篇”教学——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9).

[3]王萍.基于心理学原理的语文教学设计/广东省“十三五”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规划教材[J].语文月刊,2019(01).

[4]宋佳勋.“情知教育”:让学生自主发展[J].辽宁教育,2018(16).

[5]潘仪岚.营造语文课情感的磁场——小学语文情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3).

[6]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认知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