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6-20 08:25高娟
青年时代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信息技术应用

高娟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将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就以“中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主线,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小学音乐;应用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家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教育,为了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输出能力,对高校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的指导。在高等专科学校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目前,由于市场发展的不稳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人才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才市场竞争力,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在高师的音乐教育中,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例如: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教学观念落后;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降低了高校音乐人才的输出能力,不利于促进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在高师的现代化建设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学校建设的与时俱进,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信息化时代下,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首先,信息技术可以使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视觉、听觉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手段。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根据教材设置,先讲解乐理知识,然后带领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歌曲。这样的教学手段太过单一,效果不好。而使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需求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达到声、像、图并茂,提高教学效果。再次,信息技术丰富了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举行一些课外音乐活动,如文艺汇演等。为了提升文艺汇演表演效果,必须对一些音乐进行适当的剪辑和创新,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分析

(一)沿用传统式教学方式

当下的中小學音乐课堂依旧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照课本来教学,需要学习的歌曲由老师口头传唱,教一句唱一句。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也毫无吸引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音乐本身是能够活跃人的思维、缓解压力、舒缓神经的一门学科,在中小学课堂中也可以说是一种“通识”的教育方式。那么,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改的要求,老师们继续这种教学丝毫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打消他们的热情,认为音乐也就不过如此。所以,在这样一种模式下学习,在期末考试中就会有很少的老师再去关注是否是开卷还是闭卷的问题了。而是更像是应付差事一样,随便唱一首歌就解决所有问题,有很少的老师会关注到学生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程度和思想上面的事情。据调查报告显示:“只有15%的教师会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质量评价”。因此我们说,在日常教学中就不具备任何形式的变化,那么,在考试上也就不会有多大的关注力在这上面。长期下去,就会荼毒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造成“美育”的缺失。

(二)多媒体设备的不合理运用

目前来说,据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处于年龄较高的岁数,可能缺乏对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与操作,更多的偏向于传统式教学。这就需要学校对于教师行业做严谨的规划与教育,对老教师进行培训或者是加大对引入青年教师的力度。说到这里,还需要老师们注意的一点就是:在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的诸多便利的情况下我们也应当明白这样一道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它只是我们有效的应用于教学的一种有力手段,在教学中充当一个课堂的辅助工具,因而在运用中不能喧宾夺主。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应当适度有加,把握一个合理的度,既有效的运用高效设备,又能很好地助攻教学,实现高效的初中音乐教学。

三、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一)在歌曲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中,可以将歌曲中的歌词、图片以及歌曲的韵律直接展示出来,为学生创设出色彩缤纷的歌曲情境,调动身体各个感觉器官,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歌曲意境之中,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沂蒙山小调》时,可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沂蒙山小调的独特魅力。然后将沂蒙山区的风土人情以及自然景观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乐曲声中感受到沂蒙山区的特点,加深对《沂蒙山小调》的体会。其次,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在课上辅助教学。通过暂停、倒退、重放等功能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难点知识。又如,教唱歌曲《春天在哪里》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春天里大地复苏、小草发芽、一片生机盎然的情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听觉冲突,感受春天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智能化音乐教学课堂的构建

在信息化音乐教育中,应该加强对教育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改革以及创新,重视智能化音乐教学课堂的构建。教师应该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从内容提升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于学生之间的互动,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例如,在进行流行音乐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然后在课堂上分享并鼓励同学们互相点评,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

(三)优化音乐教学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发展。在信息化音乐教育中,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学环境的优化,这种优化包括了音乐教学设备的完善和教师资源的充足。在信息化背景下,音乐教学设备的完善应该重视设备的智能化、网格化建设,加强录音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的配置,结合学校音乐教育的需求,增加专业性较强的教师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教育。

(四)在乐理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过程中乐理知识的讲解是最为复杂的,乐理知识往往显得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乐理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如《沂蒙山小调》的学习,涉及到许多乐理知识,学生很难掌握。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其音节特点,同时与相类似的曲调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体会不同的同时,能够掌握这种小调的哼唱特点,将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趣味性十足,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结语

当下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积极影响,视觉与听觉的碰撞,音、声、像的完美结合有效地引导了学生的学习。教学是一条长远之路,需要教师实事求是的在及时教学中把握维度,合理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初中音乐教育事业推向更高的水平,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

参考文献:

[1]高丽芬.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实践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2.20.

[2]宁伟杰.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3(11):119.

猜你喜欢
中小学音乐信息技术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
论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