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耀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走出去”将是很多企业发展的主流,在面对各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社会文化等差异的过程中,生产的压力和文化的封闭孤立是不可避免的,党建工作亟需探索一条脱离了国内社会大环境,在特殊条件下依然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意在就某特殊工程建设为契机,总结分析其党建工作的特点和做法,为探究高压、封闭等极端环境下基层党支部工作方法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压;封闭;极端环境;党建工作;工作方法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走出国门”成为很多企业,特别是建筑行业的必然道路。“走出去”,会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同时也有很多地方是冲突动荡和危机的挑战的代名词[1],在面对巨大的地域文化差异、甚至于战争威胁的时候,党建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常规动作,而是要形成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互动,富有创造性地推动各项建设活动,打造具有广泛意义的思想阵地,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思想引领、组织协调和服务指导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笔者曾参加过一项大型工程,该工程因其特殊性,不便透露具体信息,但其极其特殊的工作环境为研究极端封闭环境下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其特征如下:一是地理位置封闭,具有典型极端自然环境特点;二是基建滞后,通讯阻断,基本处于与社会隔离状态,符合文化隔离特征;三是工作强度极高,远超常规工作量;四是参与人员多,人员流动频繁,样本量大,研究具有普遍意义;五是参建单位多,也使该环境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冲突条件。
这种特殊的环境恰好与海外建设具有某些相似性,如社会活动圈子小,文化、信息隔离,工作强度大等。故以此为研究背景,试探讨党建工作的创新管理。
二、极端环境下产生的问题
极端环境下,人极易出现消极心理,思想出现懈怠甚至自暴自弃,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在提出工作方法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下是我对在建工程出现过的问题的总结。
一是抗压能力变差。
其主要特征有两种看似矛盾的表现,第一种状态,受到挫折时精神更容易消沉,且精神消沉后,重振精神的时间变长,进而影响工作效率,结果进入受挫---消沉---更易受挫---更消沉的恶性循环。
另一种状态不常见,危害性却更大,即对一切都处于不在乎状态,表面看精神状态很好,但对各类要求、批评、教育完全不往心里去,工作生活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往往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拖垮整体进度。
造成以上原因主要是在高压环境中难免工作会出现失误,但出现失误后,缺乏有效的压力释放环境,反而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导致长期无法从失误的消极心态中解放,最终进入了死循环。
二是负面情绪易扩散。
由于工作环境过于封闭,在压力长期得不到纾解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精神状态都会趋向抗压能力变差的问题。而心里学和社会学中,都指出,社會情绪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2],负面情绪本身的易扩散性使其在负面社会情绪中更容易被放大,产生了不健康的晕轮效应。
特别明显的例子,是顺利完成某工程节点后,喜讯却未得到员工的认可,甚至无人提及,所有人都只有摆脱任务的庆幸,基本忽略了全体员工的拼搏奋进的精神及在这种精神下取得的成绩,社会情绪进一步向负面扩散。
三是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障碍有也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人与人之间沟通障碍。这种障碍的原因除了前文提出的易挫心里和负面情绪扩散导致的消极心态外,还有一种原因是单调的生活环境,除了工作外,交流方式单一,无法从更多的渠道与彼此缩减在信念、观点、信息渠道的差异,从而构成了信息沟通的障碍。
另一种表现为小圈子,不同圈子的人除了工作没有太多接触的机会,久而久之,工作具有直接相关性的部门之间会形成小圈子,一旦形成小圈子,个人的情绪就有了有限的发泄渠道,使个人对小圈子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对另外的圈子更为谨慎和小心,不同圈子之间的沟通会变得越来越小,团队建设出现碎片化,严重的甚至影响团队合作,拖慢工作效率。
四是责任分散现象明显。
即“做的越多,错的越多”,这属于典型的“责任分散”效应[3],主要是在复杂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产生的管理混乱,责权不明等情况而造成的责任意识淡漠。
抛开有些企业确实存在的管理问题导致的责权不明而导致的责任心分散的情况,在极端环境下,完善的管理体系也很难克服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三、极端环境下党建工作方法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工程建设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在日常党建工作中予以强化。
一要强化班子担当。
强化班子担当,要求领导班子既要有决策的魄力,更要有承担决策后果的能力,在极端封闭环境下,工作层面比较狭窄,工作流程比较集中,工作要求比较多变,如果决策者无法承担后果,整个团体很难找到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导致整个团体产生习惯性无助心理,使团队失去进取心和行动力。强化班子担当,除了常规党建工作中的业务理论学习,增强个人综合素养外,在特殊环境下,更要明确管理职责,确保企业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和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攻坚克难的动力。
基层生产单位不同于行政单位,领导班子不仅仅是指挥者,更是一个群体的精神寄托,是一个大家长,更应该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在抗战最困难的时刻,我党始终坚持“战场听指挥,生活亲兄弟”,符合我党民主集中制原则,这要求领导人既要有权威,具有把握全局的能力,又要有担当,能够承担权利带来的责任,更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而在极端封闭环境中,担当能力最为关键。
二要弱化单纯形象建设,强化指导引领。
在极端环境下,过分地追求形象建设占用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这与大众的价值观是相悖的。2016年,我党发布了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及《纪律处分条例》,对党员的行为进行了规范,随后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更是为党员的行为上了生动的一课,明确地强调了党员在攻坚克难中如何敢于争先,在临危受命时如何承担责任,在高压环境中如何保持微笑,在团队建设中如何树立核心地位……整个“两学一做”活动,实际上就是将这种方法论落到了实处。
在常规环境下,党员队伍形象建设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为自然条件可以给党建活动带来很多便利的条件,但在极端条件下,一味地强调身份而忽略了指导和引领,反而容易使这支队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迷茫。一旦党员队伍建设出现了问题,则影响的不仅仅是某个人,某个环节,而可能是整个团体。
三是强化个体价值体现,增强个人荣誉感。
在越来越强调个体价值的年代,特别是随着90后的一批新员工不断补充到我们这个行业大集体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更多职工追求的主流,这与当前的社会价值观是符合的------雷锋同志的螺丝钉精神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对于国之重器的航空母舰来说,一颗螺丝钉的价格已经等同于一辆奥迪汽车,在战时,他的价值很可能就等同于整艘航空母舰。
因此,在新时代,特别是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中,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为其他职工的努力发展提供一种可以参考的方法和精神依托,党建工作应该尽可能多的利用有限平台展现职工个体的价值,让职工摆正在企业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让每一个人既能各司其职,又有信心向更高的理想和信念发展。
四是管理坚持“目标导向”思维。
1954年,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重视最终成果,强調按照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来对一名员工进行评价。作者在书中主要是在探究如何从组织层面,带领员工参与到管理中,鼓励员工通过各种自我评估的手段,端正自我行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达到目标的实现。
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对上级来说要更多的鼓励职工参与到企业管理当中,倾听基层职工的声音,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利用自身条件优势尽可能为职工解决遇到的困难,与职工共同面对难以克服的困难,努力展现自身攻坚克难的信心与决心。而对员工自身来说,则要以团队为核心,认清自身的短板和不足,积极寻求拓展自身能力素质的渠道,最终使自身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极端封闭和困难的条件下,外界助力远远不如自身强大来的重要。
四、结语
作为施工企业,基层工作是以经营工作为主,党建工作相对而言所占的比重较轻,这是无可厚非的,而在正常的施工环境中,企业职工拥有更多的环境和条件来增强自己的能力,舒缓自身的压力,党建工作再常规开展的基础上,通常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但在特殊环境中,尤其是本文所探究的环境下,党建工作的意义显得异常重大,对于提振士气,增强团队凝聚力,攻坚克难创造辉煌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本文希望能够为党建工作在极端条件,包括“一带一路”战略中遇到的新环境,新挑战中,如何更好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基本职能提供一点参加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讲话[N].光明日报,2017.5-14.
[2]王俊秀.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5).
[3]陈志霞.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政出版社,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