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摘 要:今年,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启动了“追寻校训源流 讲述扬大故事”项目,通过采访校历任领导院士知名教授,口述校史,讲述扬大故事,将实践育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在实践中教育学生、发展学生,在实践中优化校风学风,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形成推动进步、引领文明、富有特色的扬大精神和扬大文化。值此暑假期间,学生组成了“校训源流与承继”口述史实践研究团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契机进行访谈。
关键字:口述史;校史;校训
一、研究现状及意义
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通过记录普通人的口述文字,形成证史存史的资料。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重视口述校史工作,如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先后启动了口述校史采编工作。
扬州大学作为百年老校,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坚苦自立的精神。从通州走来,在扬州勃发,扬大的发展承载了历史的变幻和沉浮,承载了诸多师生的回忆与梦想。我们理应用影像、用口述记载那些躬耕于这片沃土上的教师的真情话语、理想情怀和喜怒哀乐,记述他们在这里的奋斗史和发展史,用鲜活的事例教育和激励年轻的后学。我们对扬大诸多领导、知名教授进行访谈,录制音视频,整理文字资料并交本人审核,签订版权声明,最后将所有材料归入校史馆。这是让学生探寻母校发展踪迹的一次实践,是一次学校历史与学生实践焦点的对视。
二、研究目标
我们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通过采访校诸多领导院士知名教授,口述校史,讲述扬大故事,将实践育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在实践中教育学生、发展学生,在实践中优化校风学风,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形成推动进步、引领文明、富有特色的扬大精神和扬大文化。
三、研究路线
首先,通过文字资料提前了解受采访者,进行采访以得到口述资料,将这些材料进行整合。
其次,在分类的基础上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扬大知名教授生平脉络梳理,旨在将其人其事其精神发扬光大。二是扬大校园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以实现增强学校历史底蕴的目的。
最后,将整合文字资料、口述资料交予校档案馆,将论文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宣传扬大文化、扬大精神。
四、研究内容
“扬州大学,通州溯源,六校聚合,屹立苏中。”《扬州大学校歌》开篇浓缩了学校一个世纪的变迁史。1902年,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先生创立通海农学堂和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后发展演变为南通学院,成为扬州大学这条百年长河的源头。1952年院系调整,南通学院农科和其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与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合并组成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在此前后,其他四所大中专院校也相继在扬州建立或由外地迁来扬州,各自书写了一部光辉的创业史。1992年,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六所驻扬省属高校联合组成扬州大学,奏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序曲。在“坚苦自立”校训精神的洞照下,在“求是、求实、求新、求精”校风的熏染下,扬大人走过了一条“联合——合并——调整——提高”的改革发展之路,学校被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
我们共采访了四位老师,分别是原江苏农学院院长朱坤熹老师、原江苏农学院植物保护学教授李清铣老师、原江苏农学院人事处副处长傅忠仁老师、原扬州师范学院院长吴骥陶老师。
首先拜访的是原江苏农学院院长朱坤熹老先生。
朱院长对我们的到来十分兴奋,说道:“平时我一个人在家里,没什么事做,如今能有人陪我聊天,听我讲述那一段段历史,我是非常欢迎的。”
朱院长是兽医病理学的创始人,谈到他的教学经历,朱院长着重介绍了兽医病理学这门课。这门课教师非常少。在以前,这门课程主要是给农村地区的家禽如牛、猪等看病。所以,学习该课程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方能有所发现。朱院长列举了一个事例。在盱眙,水牛得了高热水肿病。该山地丘陵多,条件艰苦,朱院长不畏艰辛,一月之内解剖了26头牛,对各种类型的病情都进行了分析,并把标本带回。朱院长上课讲解时,就拥有了丰富的材料,学生看到实物,也对此产生了更浓厚的学习热情。朱院长强调:“为人师德,这是教师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要素,即使脏、累,也要认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做好学生的榜样。”
从师德延伸,朱院长谈到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作为一个教师,教书育人是基础,在此之上还要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成果,是教师知识与经验不断积累的体现,如此也有助于把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需要有广博的知识,让学生产生钦佩感。
我们致力于“存其人,留其史”,我们将用一次次采访记录下每一位扬大杰出人物的事迹,帮助师生了解扬大发展历史,激发师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团队成员随后采访李清铣老师。李老1925年出生于江苏镇江,是植物保护学教授。1942年入南通学院农科农艺系,1946年毕业赴台湾工作一年,后归大陆留于南通学院,一生追随着母校的流变,见证了曾经的南通学院农科到如今的扬大农学院。李老师谈及对于农科的选择时,说:为了生存,为了独立,为了掌握技术和本领。当时的南通学院有纺织、农科和医科,纺织才是大热门,农科无疑是相对弱势的,可李老师依旧选择了农科。李老师讲到,中国历来是以农业立国,农产品也是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再则,张謇先生提倡“实业救国”,创办实业与振作教育并举,二者相辅相成,而农业也是实业的一种。毕业后继续从事农业方面植物保护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基于自身的知识水平,也是为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李老师谈到个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时,认为一个人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要做利国利民之人。当一个人在为人类事业奋斗时遇到困难更要愈挫愈勇,知难而上。
时至1942年,南通学院还在上海,李老师在此的求学经历并没有一帆风顺。还未及入学竟摔断了腿,落下了将近一个半月的课。在艰苦的外部条件和恶劣的自身条件之下,李老师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与我们“坚苦自立”的校训相契合,也是老一辈扬大人艰苦创业对校训最好的诠释。
我们感叹老师身上这种坚苦自立的精神,从最初的追求独立,到一步步实现这个追求,不断地克服客观与主观的阻力。不止如此,现如今耄耋之年的李老师依旧孜孜不倦地读书看报。这种坚苦自立与学无止境的精神,是我们应该敬畏与学习的。
第三位口述者是傅忠仁老师。傅老师首先聊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早年失孤的他5岁半就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毕业时正值抗战时期,义无反顾得投身抗日宣传,在戎马倥偬的年代奋力成长。
傅老师一直从事行政、领导方面的工作,为建校而作出了重大贡献,因而对扬大建校史有着深刻的见解。1951年,傅忠仁先生来到扬州,在苏北党校学习半年。1952年8月1日苏北农学院正式开工,国庆节时展出了校区的鸟瞰图,当时震惊全城,还登上了当时的人民日报。紧接着11月,包括傅老师在内的16人就投入到了农学院建校工作中。在11月10日就举行开学典礼。当年秋天条件艰苦,雨水多且天气炎热,依旧不能阻挡大家工作的热情。据傅老师讲述,当时有教授26名,讲师13名,助教教员23名,工人150多人,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在一边施工一边教学的情况下完成的,可以看出所有工作人员浓厚的艰苦耐劳、朴素的精神。1954年3月7日在大家的討论中将5月5日伟大的马克思诞辰日确立为校庆日。就这样建校工作就这样一步步完成,直至建校35周年之际共有29届总计6600多名毕业生告别母校,走向社会。
最后,傅老师提出了他自己对于青年一代一点建议——忌铺张浪费。其中的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采访细节,老先生讲到自己曾多次辞职,拒不升迁,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思想相对比较保守,怕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反而阻碍了后起之秀的正确决断。傅老师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是我们的榜样,值得我们敬重。
第四位口述者是吴骥陶老师。吴老师已逾90岁高龄,在扬大的任职时间达一个甲子之久,可谓是亲眼见证了扬州大学的发展与壮大。吴老师首先讲述了1951年毕业以后留校助教的经历。那时候正值新中国成立时期,学校的办学条件比较艰苦。初到苏北,大片荒地未经开垦,所有的教育活动只能在民房展开。吴老师毕业于化学系,但是当时没有实验室可供正常授课,因而只能用相对简陋的方式还原实验过程。所幸当时的教师思想觉悟都很高,且都有为国家做贡献的满腔热血,所以即使冬寒夏热,他们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吴老师谈到了自己1983年至1993年任职扬州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期间所抓住的机遇。吴老师提到了5个较为关键的转折点:一是敬文图书馆的建立——使学生拥有了一个可以安静学习的地方。二是商经楼的建成——拿到了省批的教育建设基金,这是当时一所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建筑。三是操场的建立——学生拥有了一个锻炼身体的去处,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四是教职工宿舍的建成——解决了当时教员工作与生活的大部分矛盾。五是艺术系的建立——使得扬州大学学科与专业更加全面,更加综合化。
吴老师指出,现在教学的科研水平较之以往有飞跃性的提升,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部分。但同时,教学流于表面化,忽略了师范教育最基本的一点——培养教育人才。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坚苦自立”的校训本身也难以真正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并对其产生影响,因而使得教育目标不清晰,失去了一定的方向性,这些又是如今的教育应当改进的地方。吴老师对于教育工作的专注和对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殷切期盼,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对家国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
口述史的作用在于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找寻到历史发展的逻辑,透过表象看本质,形成成熟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从老师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坚苦自立”的坚韧精神,扬大耕耘者既在践行者校训,也在书写着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