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楠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2-150-02
摘 要 铁路建设是我国推进改革进程、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领域,当前中国铁路的建设正面临着境外铁路项目趋向“投-建-运”一体化的挑战,存在机械照搬,盲目仿照国内管理方式的问题。中国铁路要真正地“走出去”,首先要让标准“走出去”,以融合作为出路,在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广中国标准,铁路行业走出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参与者的境界和担当。本文依据这样的背景与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首先要加强项目立项的审查咨询工作,要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为最终目标,要发挥协会优势“抱团出海”,要借助政府合力应对风险,要以项目的运营來维护中国铁路品牌。中国铁路建设“走出去”任重道远,但前景广阔,期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铁路建设发展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铁路建设 “走出去” 现状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六年。实践证明,铁路已成为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贯彻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领域和优先方向。目前,已服务“一带一路”为重点,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工作成效和国际竞争力正在日益提升,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轻轨工程等项目务实推进,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段、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蒙内铁路、亚吉铁路开通运营,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一带一路”的本质是国内、国际及彼此间的互联互通。2018年初,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了“以发展国际铁路物流和推进政府间合作为重点,稳步推进铁路走出去,叫响中国铁路国际品牌”,服务于“一带一路”的总要求。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铁路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困难,对这些问题的及时总结和分析,可以避免今后同类问题的出现,更好实现“一带一路”倡议。
一、现状及问题分析
企业走出国门时,发现了诸多的不熟悉、不习惯,这无疑导致了在施工运营方面的各种问题,有些问题是由于企业自身对项目所在国认识不到位,有些问题是受东道国意识形态所影响,而有些问题的解决受制于我国现有的制度和体系。
(一)境外铁路项目趋向“投-建-运”一体化
目前,中国铁路设计咨询业、建筑施工业、装备制造业和运营维护企业纷纷试水国外市场。在国际铁路市场经营中,除了中国“两高”经营(政府高层推销高铁)发挥重要作用外,具体项目执行多以央企扮演着“排头兵”的角色,而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是施工性质的工程公司,由于企业的这种“工程背景”,出现了“重施工、轻设备、轻运管”的现象。
现在的国际市场正在向包括规划设计咨询、融资保障、工程建设、车辆装备、管控系统、运营管理以及维保服务等在内的铁路建设全过程转变。这种集“投-建-运”为一体的市场需求,可以被理解为对中国铁路国际合作的“全产业链”需求。在此过程中,如何用国际规则进行项目决策,如何快速熟悉当地的建设环境,如何打破“单纯工程施工”壁垒,以“全产业链”的思维应对复杂的市场变化,这些都是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新课题。在以往的项目中,有些企业适应能力强,市场占有率近年来不断攀升,也有个别项目则陷于被动经营,企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二)机械照搬,盲目仿照国内管理方式
首先,国际工程承包所面临的建设环境要远比国内复杂且更难驾驭。这些环境包括政治环境、行政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法律环境、税收环境、海关环境等。如果没有全面了解所在国环境,就会在项目实施中演变成一个个工程风险源,引发项目的损失。
其次,不熟悉国际工程市场运行规则和技术规范。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通常使用国际通用的合同示范文本,著名的标准合同文本有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的FIDIC合同、美国建筑师学会的AIA合同、英国合同审定联合会的JCT合同等。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如果只掌握中国建筑市场运行规则和技术规范,而国际工程市场不熟悉,极易会导致在投标阶段以及整个项目实施阶段出现战略战术方面的决策误判和项目管理出现缺失。委内瑞拉高铁项目就是例证。
(三)标准“走出去”,融合是出路
把中国标准“走出去”看成是“主权”问题,过度强调中国标准的海外落地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做法,满足所在国需求的标准就是好的标准。目前,很多国家对于中国铁路工程标准和产品提出了“本地化”要求。正在进行的“莫喀高铁”方案规划中,首先遇到的就是标准的融合问题。所以我们所倡导的应该是中国技术,中国产品“走出去”,而非机械地强调标准“走出去”。
(四)应因地制宜地推广中国标准
不难发现,一味地强调中国现行标准,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提高了建设成本,也增加了在建国家的财政负担,造成合作机会减少的局面。在调研过程中,不少单位建议铁路标准应适当的分级,根据项目所在国铁路建设及运营的宏观和微观环境选择相应的铁路建设标准,使铁路建设标准应用更加有的放矢,一个国家一种做法,不可复制。
(五)铁路行业走出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参与者的境界和担当
央企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服务于国家战略,同时必须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国外的一些项目来讲,地缘经济效果好,但对于中国企业的经营收益却很差,央企如何参与,企业的市场化经营属性如何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战略”,这已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课题。
铁路行业“走出去”不可能立竿见影,而要经过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现状往往是“国外生存比国内难”。总结过去的一些项目,有的央企低估或被动地承担了项目的风险,出现了亏损。这些问题的产生致使央企对“走出去”感到“心有余悸”,这就需要中国企业的高站位和敢担当,更需要政府从国家关系、东道国政策、企业经营诸方面为这些领军企业多多考虑,在对企业的融资、考核、激励等政策方面进行统筹,不能让“排头兵”吃亏。
二、对中国铁路建设“走出去”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项目立项的审查、咨询工作
借鉴国外的经验,在项目前期阶段就引入第三方“系统专家”提前介入,审查项目的立项、规划和论证,综合评价项目在“投、建、运”的真实属性,为投资回笼提供佐证。规划应当高站位,分为远期、中期和短期,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施工中,超前谋划、完整设计、精心组织。需要行业内各企业齐心协力,搞好大协作,与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更快地占领市场。
(二)铁路建设的最终目标应当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企业的对外合作多以低端劳务合作开始,这种惯性仍沿袭到现在。时代需要中国人从过去的“身子”走出去到现在的“脑子”走出去,需要中国的“软实力”输出。在调研中,中国中铁、中建等单位提出了交通引领的城市发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模式与在工程建设的结合,多行业协同发展;铁路站场TOD综合开发与中国建筑先进的房建技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有效结合具有广阔的合作愿景。在建设铁路的同时,关注铁路沿线的商业开发以带动更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拓展铁道行业“全产业鏈”的走出去的内涵。
(三)发挥协会优势,中国企业应当“抱团出海”
由中国铁路的全产业链构成中可见,从规划、建设到运营,是一个多行业参与的团队协作形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现状是建设能力强,运营管理经验比较缺乏,更加缺少投资及产业导入的理念,中国企业之间存在着无序竞争。市场需要一个站位更高、综合协调能力强的组织,引领中国企业“抱团出海”。
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作为国内铁道建设行业唯一具有法人地位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始终致力于当好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间沟通的桥梁,凝聚多方共识,深化交流合作。受访各单位均希望协会要多关注政府无暇顾及,企业又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发挥应有的平台作用,强化行业协会服务职能,建立并逐步完善行业“走出去”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把中国铁路这张靓丽的名片变成“金名片”。
(四)应对风险,企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
中国铁路“走出去”项目投资大、工期长、回报率低,普遍面临着国别风险、项目风险、参与方风险等问题。铁路企业要全面评估境外项目风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防控体系,实现风险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动态化。政府贷款项目需要模式创新,不能沿袭“国际援助”的老路;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可能在具体项目上为企业多说话,真正做到为经济服务。
(五)维护中国铁路品牌,最终要看项目的运营
项目运营的好坏才是评价“中国大品牌”的试金石。对于中国人来说建设铁路项目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我们技术够,资源多。但是项目建成后能否良好运营,这是综合考量项目成功的关键。建议聚焦中方贷款的建设项目开展“项目后评估工作”,通过“回头看”总结经验与教训。建设铁路项目不能仅仅体现暂时的辉煌,更重要的是确保项目的安全运行并提供良好“售后”服务,才能让中国企业在海外“活”得更长久。
三、结语
从“大写意”进入到“工笔画”,党中央为“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强调“企业社会责任”、“走深走实”及“绿色丝路”等课题的研究,又对我国铁路“走出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中国铁路建设“走出去”任重道远,但前景广阔,我们应当紧紧抓住这些难得发展机遇,凝心聚力,推动铁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走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铁路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国家互利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参考文献:
[1] 刘玉明,刘延宏,张静.中国铁路“走出去”建设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J].铁道学报,2019(01).
[2] 金晶,李宗昊,朱亮,杨长卫.我国铁路“走出去”项目建设风险评估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9(02).
[3] 玛依努尔,赵军.“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铁路“走出去”面临的障碍及应对之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8(09).
[4] 邓洲.我国铁路产业“走出去”现状和市场环境分析[J].中国铁路,2017(11).
[5] 盛黎明,刘延宏,刘玉明,陈云.基于合作共赢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建设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