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智芳
一、为什么要进行板书设计?
以语文教学为例。
曾几何时,醉心于板书设计,是语文教师甚至是语文名师的专业追求。板书设计的高标不断更迭,从简洁明了地搭建文章架构,到别出心裁地揭示文本主旨,再到诗意盎然地勾勒阅读足迹,令人叹为观止。为了板书的端庄和实用,继而产生了黑板功能区域的划分,副板书应时而生,调剂教师想写得更多的现实需求:主板书表现课文学习的主旋律,依然严肃恭敬,副板书标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纠错、示范等,稍显活泼随意。
好的板书,基本上要体现经典散文的诸多要素。比如,短小精悍,重点突出。比如节奏明快,韵味十足。比如行款整齐,秩序井然。比如画龙点睛,意味深长。比如大珠小珠,诗意盎然。比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这样的板书俯拾皆是,容易对号入座,无须列举即一目了然。
很多老师把板书作为课堂的一个必须组成部分,为了完成板书,要么在课堂的开始,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教师相机板书,一节课的板书万事大吉。或者学完了课文,总结时把要阐述的道理、要抒发的情感等板书到黑板,书写完下课也算是完美收官。
对要板书的词语,教师用力地引导学生说出,学生也用力地揣摩老师的用意,猜对了皆大欢喜。仿佛一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任务就是完成板书。偶尔还能看到别样的情况,老师示范写了一行板书,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老师写完“春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余下的夏天、秋天、冬天的景物让学生阅读补充,稍稍放一点自己的权利,表现一下学生的自主。这样做的结果,很多时候还是如猜谜语,因为那个词一定要是教师心中的那个。
在相对漫长的二十多年的语文研究历程中,板书曾引起我极大的兴趣,继而引起我更大的怀疑。我常常问老师也问自己两类问题:表面问题是这个板书有什么用?深层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板书?从有用的角度思考,也曾提出板书的多功能应用,比如说,你搭建文章架构的板书,是否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是否可以借此引导学生从读学写?比如说,你解释文本主旨的板书,能否从板书出发,让学生谈谈阅读的感受?能否以板书为起点,开始一段不同的写作表达?比如说,你疑似一首小诗的板书,除了想展现教师的语言高超,除了让学生体会凝练的诗意的语言的美妙,是否也让学生根据课文来这样一个文体样式的翻转?
直到今天,看到精心设计的板书以它极其悠久的历史和极其顽固的惯性,依然在众多的课堂上,占有不容置疑的一席之地。不觉头涔涔然,心戚戚然。
二、板书是可以设计的吗?
因为当你用理性省察“板书”的时候,不禁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板书是教的孩子。从教的逻辑出发的课堂,才生出了板书这个孩子。我们越是迷恋教,迷恋教学设计,越是迷恋精心打扮这个孩子。可以说,通常的板书,体现的思路是教师的“教路”;是文本的“文路”,就是没有学生的“学路”。
一旦从“学”的逻辑出发呢?必须从学的逻辑出发呢?
我想先展示一节语文课的板书:
(小学五年级《卜算子·咏梅》(陆游、毛泽东)两首教学板书)
光看板书,第一印象一定是毫无设计感。甚至,会产生疑问:那是怎样的课堂中产生的板书呢?
五年级的课是两首词的教学。一首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首是毛泽东反其意而为之的《卜算子·咏梅》。
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从题目到内容的“同”显而易见。毛泽东读陆游诗“反其意而用之”,表明“意”的不同。备课的过程就是我和一组语文老师细读两首词的过程。放下所有的成见,不看教学参考书,不问“度娘”,只用心触摸每一个文字,发现“意”的不同。通过相互倾听,充分交流,“不同”在每个人眼前展开:
那是眼中梅花和心中梅花的不同;那是写实梅花和精神梅花的不同;那是忧郁和明朗情绪的不同;那是洁身自好和呼朋唤友性格的不同;那是内敛之美和外显之美的不同;那是拒绝和包容关系的不同;那是防备紧张和和谐拥抱姿态的不同;那是轻柔和明快节奏的不同……
上课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我请五年级的小孩一遍又一遍地读两首词,体会它们的同:词牌是一样的,内容是一样的,读起来的节奏是一样的。跟着“一样”比较快速地读通读熟了两首词。然后,出示学习任务单,完成挑战性问题:
孩子们投入了安静而紧张的学习之中,似乎在找寻一种诗词缝隙里的珍宝。他们先逐条写出自己的发现,然后倾听小组每一个同学的发现,充实丰满自己的认识。当他们以小组的形式一个一个进行班级发表的时候,我静静地倾听,并记录下每一个人发现的不同,全盘接受,不作打断:
情感:清高自洁、孤傲的,坚韧不拔的;
拟人:寂寞、愁的;她、笑、不争春的;
形象:香的,清新的;俏丽的;
地点:驿外断桥边;悬崖边;
心情:孤独、寂寞;高兴;
眼中:孤独,自己绽放;风雪作伴;
态度:无意争春,寒风中自己香;不争春,报春;
结局:梅花凋落;春天到来丛中笑;
天气:风吹雨打的;风雪相伴的;
角色:当作自己来写;当作别人来写……
小孩子走进文本真是了不得,他们模模糊糊地勾勒出两首词“意”的不同。随着交流的深入,節奏明显变得慢了下来,他们似乎穷尽了发现,大多数孩子也像我一样期待听到出乎意料的东西。当最后一个小孩指着“她”字,说毛泽东的词把梅花当作女孩来写时,我终于找到了引导深入的机会:“那么陆游的词把梅花当作什么?”
“男孩!”相当地想当然,然后又赶紧噤声,仿佛做了一件相当滑稽的事。
“是吗?”我追问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已经开始再次阅读陆游的词,也在问自己了。
“不是男孩。”“那是什么呢?”“看不出来呢。”每个人都在嘀咕着。推敲每个词后,也似乎没有一个词能回答他们的疑问。
我请他们关注“群芳”一词:“群芳”指什么?是一群男孩形象还是女孩形象?当我们问一个女孩年龄的时候,会说“芳龄几何”,说明什么?好多女孩的名字都带有“芳”字,说明什么?孩子们终于从“芳”字中看到梅花的女孩心性,会心一笑。
继续深入追问:“既然都是以女孩比梅花,那么,陆游笔下的女孩和毛泽东笔下的女孩性格上有什么不同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像被点燃一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说不出来的欢喜,你说一个词,他说一个词,一个词触动一个词,一个人触动一个人,黑板上都快写不下了:
“陆女”:寂寞 孤傲 悲观 任性 孤寂 悲伤 悲哀 忧愁
“毛女”:活泼 快乐 开朗 坚强 乐观 乐他人之乐
小孩子尽管不懂世事,但他们敏感的心,对美和情致,却最有发言权。看到“陆女”的词,我忽然像看到了林黛玉!哪有高下之分,两个女子各美其美,两首词中的梅花各美其美!
从两棵梅花看到两个女子,从两个女子看到两种性格,两样情怀,毛泽东的“反其意为之”,就这样被小孩子攻破了!同样的两首词,成人眼里的不同与小孩眼里的不同虽有交汇却各有深入,各有风景。
我几乎一个字都没有讲,只做了一件事,让学,倾听,接纳每一个孩子的发现,在茫然困惑处追问,引领孩子反复走进文本,也走向学习的深处。
板书中所有的词语,没有一个是我设计的,也没有一个是可以事先设计出来的。因为它们是学的产物,是小孩们的精彩观念,富有创造性、生成性和即时性。
三、真实的学源自真实的教
教和学,一直是人们热衷于讨论的问题。人们围绕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讨论不休。但是课堂依然如故:不管学生自己学的怎样,教师的教还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按部就班。教和学的关系陷入了混乱:想要区分,却不断纠缠。想要说清,却不断混淆。
有些老师的口头禅是:反正我都教了,你没学会就是你的问题了;有些家长的口头禅是:老师一样讲的,人家都懂了,你怎么不懂?岂不知,先学乎后教乎,本就是一个伪问题。当学开始的时候,教也同时开始。当真实的学习没有发生的时候,真实的教也没有发生。
梳理各种讨论各种说法,教学的问题就显露出来:教与学的人为分离;教与学的各自虚假。我们试着清理观念问题:一是教和学本是一体,须臾不可分离,凡是分而言之,前提就错了;二是教就是让学,学发生的时候,教也同时开始了;三是真实的学取决于真实的教。
从学的逻辑出发的课堂,是构建相互倾听关系的课堂,是保障每一个孩子学习权的课堂,教师首先成为倾听的示范者,并通过倾听来不折不扣地接纳学生,保证儿童安心、安全、安静地学习,研究并理解儿童的学习。教师的作用是串联儿童学习的发现,引领儿童不断进行反刍。
让学习真实发生,必然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必然是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一定是深度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核心和基础。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决定了语文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强调任务驱动的语文活动,语文学习任务即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素养就是在完成语文任务——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养成的。所以教师需要设计的,是引领深度学习的挑战性问题。挑战性问题因其高认知的理解特性,因其真实任务真实情境,学生必将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全神贯注的研究者,在解决真实问题中走向深度学习。
四、好的课堂是不好看的
从教的逻辑出发的课,我们会看到那么漂亮的板书,像一幅画,像一首诗;我们会看到那么美丽的多媒体课件,桂林山水,乡下人家,钱塘江大潮,文字能写出来的,都能变成画面;我们会看到教室里小手林立,看到争相发表,看到站起来一片一片的孩子;看到结构和节奏,看到光鲜的结果,甚至看到老师的表演,笑,鼓励,独白,讲解,口吐莲花,看到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丝丝入扣。
从学的逻辑出发的课堂,从好看上说,就逊色多了。我们看到学生怎样静静学习,遇到困难,张慌,倾听,不流畅,慢吞吞,疑惑,恍然;我们看到老师倾听,串联,反刍,板书,毫无设计感的满满一黑板小孩子的发现;看到沉默……看到真实的问题,和问题真实的解决。
当我们走向教学本质的时候,这样的见解才会被更多人接受。“好的课堂是不好看的”,它的背后,是教和学的逻辑——
比如,达克沃斯说,智力发展的本质是精彩观念的诞生。
比如,海德格爾说,教比学更难,因为教是让人学。
比如,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
从学的逻辑出发的课堂,教师要放下自己想教点什么的执念,专心倾听和研究学生如何学习和加深理解,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观点,坚信每一个发言都是有意义的,记录随时诞生的精彩观念。板书的意义,从教的线索的记录转向学习成果的展示,那是不可预约的,更是不可设计的。
从这个角度说,板书设计的终结,就深具课堂革命的历史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