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静
宁夏传统学校教育发展至清代已颇为成熟,府、州、县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书院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社学、义学数量增多,形成了较为完备成熟的办学体系。笔者按时代特点将宁夏传统学校教育发展历程划分为康雍乾时期①、嘉道咸时期、同光宣时期三个阶段,以学校建设和科举中式为视角,试对清代宁夏传统学校教育发展情况作一探析。
古代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是学校教育得以开展和维系的根基,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科举中式是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清代宁夏传统学校以府州县学、书院和社学等官学机构为主,兼有义学等私学机构。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清代宁夏共建有府、州、县、厅学12所,其中康雍乾时期8所、嘉道咸时期1所、同光宣时期3所;共建有书院13所,其中康雍乾时期6所、嘉道咸时期2所、同光宣时期5所;共建有社学、义学72所,其中康雍乾时期31所、嘉道咸时期10所、同光宣时期31所。②如图1。
据不完全统计,清代宁夏各府、州、县学兴修共达33次,其中康雍乾时期24次,占比73%;嘉道咸时期4次,占比12%;同光宣时期5次,占比15%。书院兴修达31次,其中康雍乾时期12次,占比39%;嘉道咸时期8次,占比26%;同光宣时期11次,占比35%。如图2。
根据统计数据和图表得出:康雍乾时期是宁夏府州县学、书院、社学和义学的办学高峰期,学校兴修频次也是最高的,是传统学校教育发展的鼎盛阶段。嘉道咸时期,办学数量急剧下降,学校兴修频次也大幅降低,整体呈现滑坡趋势,是传统学校教育发展的低谷期。同光宣时期,学校发展情况整体有所好转,呈现平缓向前的态势,但仍不及康雍乾的盛世景象。
清代宁夏传统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紧密相关,学子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步入仕途,成为达官显贵。传统官学培养下的学生主要有两种入仕路径,即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举人、进士和考选国子监贡生,以获取做官的资格。进士、举人、贡生中式人数③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
考据清代宁夏进士、举人及贡生中式情况,可依据《民国朔方道志》、《宣统新修固原直隶州志》、《民国重修隆德县志》、《光绪海城县志》和《民国化平县志》五部志书统计相关人数。《民国朔方道志》汇集了当时宁夏道所辖宁夏县、宁朔县、中卫县、平罗县、灵武县、金积县、盐池县、镇戎县等八县内容。它在《乾隆宁夏府志》的基础上增补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后宁夏中北部地区的基本情况,是考察宁夏中北部官学教育最具代表性和总览性的志书。《宣统新修固原直隶州志》是清代宁夏南部地区的通志,但《选举》部分数据有缺漏,故增补《民国重修隆德县志》、《光绪海城县志》、《民国化平县志》三部志书的数据,以窥宁夏南部官学教育的全貌。根据5部旧志的记载,笔者对清代各个时期的进士、举人、贡生④中式人数作了统计(科分无考者不计入其中),列表如下。
清代宁夏进士、举人、贡生人数统计一览表
据上表,清代共有进士40人⑤,其中康雍乾时期27人,占比67.5%;嘉道咸时期9人,占比22.5%;同光宣时期4人,占比10%。举人223人,其中康雍乾时期124人,占比55.6%;嘉道咸时期57人,占比25.6%;同光宣时期42人,占比18.8%。贡生211人,其中康雍乾时期77人,占比36.5%;嘉道咸时期34人,占比16.1%;同光宣时期100人,占比47.4%。从数据可看出,康雍乾时期是进士、举人中式率最高的时期,其次是嘉道咸时期,同光宣时期进士、举人中式人数最少,中式率最低。同光宣时期贡生人数最多,其次是康雍乾时期,最后是嘉道咸时期。
清代宁夏办学数量和学校兴修频次、进士、举人和贡生中式人数的数据显示,清朝中前期是传统学校教育发展的繁荣时期,代表了清代宁夏传统学校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清朝中后期,传统学校教育走向衰落,处在低谷期。清朝末期,传统学校教育又有所复苏,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但衰退的趋势没有逆转。由盛至衰是清代宁夏传统学校教育发展的基本态势。
清代宁夏传统学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宁夏地处西北边陲,军事优势显著而文化底蕴浅薄,教育水平滞后。从办学数量来看,宁夏在整个甘肃地区不占优势。至光绪年间学制改革前,宁夏府、州、县、厅学为12所,占整个甘肃(包含宁夏、青海大部)府、州、县、厅学76所的16%;书院共计13所⑥,占整个甘肃书院77所的17%;社学、义学共计72所,占整个甘肃社学、义学352所的20%。从进士中式人数来看,宁夏与东部地区差距显著,以乾隆时期进士中式人数为例,江苏地区仅乾隆一朝中式人数即达到644人之多[6]65,是宁夏中式人数的32倍,差距明显。清代宁夏隶属甘肃,据统计甘肃有进士453人[7]57,宁夏只有40余人,是整个甘肃中式人数的8.8%,比例较低。通过横纵向比较研究发现,清代宁夏所出人才稀少,远远落后于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学校、人才数量在甘肃地区所占比例较低,在同一地域内比较,亦属于文化落后区域。
康雍乾时期,办学数量、兴修频次、科考中举人数都达到了巅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是清代宁夏传统学校教育发展的顶峰时期。乾隆时期尤为突出,进士、举人中式人数分别占清代整个宁夏的50%和28%,相较其他各朝比例最高。嘉道咸时期,情况骤然改变,学校不举,人才不兴,办学数量、兴修频次、科考中举人数、贡生人数急剧下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颓败局面,一度处于低谷期。道光朝情况略好于嘉、咸二朝,但总体呈衰落和下滑的发展趋势。同光宣时期,情况出现转机,这一时期兴办了许多书院、社学、义学,学校兴修频次也较嘉道咸时期增加了不少,出现了中兴局面,但科考中举人数仍然不济,未能改变清末传统学校教育衰败的必然趋势。这一时期,成就最为突出的是光绪朝,涌现了一批举人和贡生,学校教育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学校教育延续和发展的基石和关键。清代宁夏的官学、书院虽然成立了不少,但能够长期不间断延续下去的非常少。宁夏府学作为宁夏最大的官修学府,各项教育资源配备相对齐全,在清代延续性较强,而其他州、县的学宫、书院,因种种原因,不能经久维系。如平罗县学,“乾隆三年地震毁,乾隆六年重建”[8]15。银川书院在1876年惨遭兵燹,时隔十年才得到重修。《重修又新书院碑记》载:“王君世治添葺房舍,始名兴平书院,不数年而遂废。”[9]189官学的延续性尚且得不到保障,由地方士绅捐赠而立的一些义学、社学更是兴废更替频繁,基础教育在地方维系艰难。《义学碑》载:“平罗社学久废,贫寒子弟无力读书,遂甘暴弃。”[10]147学校被废弃后,如若不及时修建,文化教育、人才培养则会出现断层,严重影响当地的教育发展。
人才分布集中,地域性突出也是清代宁夏传统学校教育的一大特征。宁夏府所辖中北部地区教育水准最高,进士、举人、贡生绝大多数分布在这里。以清代宁夏进士为例,所有进士均出自宁夏府,其中宁夏县和灵州产生进士最多,各占进士总数的31.7%;其次是中卫县,占17.1%;再次是平罗县,占12.2%;最后是宁朔县,占7.3%。[11]193可见教育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宁夏县、灵州等地(今银川周边)。《民国朔方道志》所载宁夏府举人共195人,占整个宁夏举人人数的87%。清代著名的书院如银川书院、应理书院、又新书院、钟灵书院等也分布在宁夏中北部地区,说明中北部地区在文化教育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固原直隶州所辖西吉、隆德、化平(今泾源县)、海原等南部地区相对而言,文教不兴,人才寥寥。清代宁夏南部地区无一人中进士,举人、贡生也为数不多且散落分布各处,唯有隆德县一枝独秀,人才大多汇聚在此。
清代宁夏传统学校教育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时而盛极一时,时而沉寂萧条,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康雍乾时期,宁夏的文教之所以出现“盛世”局面,得益于全国政治的稳定、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以及人口的大量增长。当时,战事减少,人们生活相对稳定,为学校教育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道光年间,鸦片战事爆发,社会积聚的各种矛盾纷纷显露,危机四伏,传统教育受到了新式教育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嘉道以后,“官学积渐废弛”,书院积弊丛生,士子贪图“微末之膏火”,宁夏传统学校教育地位严重下滑。同光时期,洋务派崛起,新式教育逐渐取代传统的官学教育,因地处偏僻宁夏官学教育仍居主导地位,但成效低微,依然摆脱不了最终没落的历史命运。
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加强思想控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恩威并施的文教政策,对宁夏传统学校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顺治年间,清政府确立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的文教政策,奠定了崇儒重道的基调。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政府下令扩办府州县学,令州县增设义学和社学。雍正年间,清政府又作出新的调整,肯定了社学的重要性。乾隆年间,宁夏有府、州、县学8所,宁夏府有社学29所,因国家政策的缘故各类学校在宁夏得到了广泛的设立。与此同时,顺治九年(1652)颁布的《训士卧碑文》和康熙三十九年(1700)颁布的《圣谕十六条》对学生的言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钳制了学子的思想自由。清初朝廷对书院建设持有防范打压态度,顺治九年(1652)下令“不许别创书院,聚众徒党”。康熙年间,书院得以复苏。雍正十年(1732)令省会建立书院,不再对书院进行禁锢。乾隆年间,书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治末年,因回民起义,提督喻胜荣捐资创建书院,左宗棠将其命名为“归儒书院”,目的是为了安置回民。文教政策的导向性,使宁夏地方教育具有时代特色。
宁夏传统学校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天灾、人祸、经费、生员等种种原因使官学教育不能长期延续,教育断层时有发生。宁夏府、维新书院、应理书院都曾毁于地震,且间隔好久才得到修葺。银川书院毁于同治兵燹,十年后才得以重建。
资金匮乏也是学校废立频繁的一大原因。书院、义学不在国家资助的范畴,维系艰难,仅依靠乐善好捐的士绅、百姓及廉政爱民的官僚来资助,往往是杯水车薪,废弃是常有之事。
清代虽然明确规定了府州县学的学额,但宁夏并未严格按照学额招收学生,生员不足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一大掣肘。如隆德县就面临此种问题:“惟隆邑残破之区,不第文社、书院久经废弛。即原设廪缺,学名进取,顶补皆不足数。历任各公胥略焉弗察。”[3]304学额不足对地方学校教育建设和人才选拔有很大的影响。
在古代社会,宁夏地区是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角逐的战场,武将辈出。自明代开始,宁夏地区的武夫悍卒也开始接受传统的儒学教育,知诗书懂礼仪,传统学校教育在宁夏各地生根开花。清代延续明代传统,学校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但因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宁夏依然武风胜于文风。据统计,康雍乾三朝宁夏共中文进士27名,武进士则多达96名[11],差别显而易见。清代宁夏各州县旧志“科贡”中的名单均显示,武举人数远多于文举。宁夏的边民有尚武习俗,国家为了安定边疆,也有在宁夏就近培养军事人才的用意。“武胜于文”的地域传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宁夏文教水平的充分发挥。
在整个古代史阶段,清代宁夏的学校教育发展最为充分,学校建设、人才选拔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印证了国家对宁夏地区教育的重视和支持,然而传统学校教育的地位和发展程度也因时势、政策、环境、地域等因素发生着改变。在经历了康雍乾时期教育发展的“盛世”后,宁夏传统学校教育逐步转向萧条和没落。除了传统学校教育自身固有的弊端外,宁夏特殊的地域传统、经济状况等因素,无疑影响到清代宁夏文化教育的发展。
注释:
①康雍乾时期包括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个时期,为表述方便,简称康雍乾。
②所有数据来源于宁夏地方志:《康熙隆德县志》、《乾隆宁夏府志》、《乾隆银川小志》、《乾隆中卫县志》、《嘉庆灵州志迹》、《嘉庆平罗县志》、《道光平罗记略》、《道光续增平罗记略》、《道光续修中卫县志》、《道光隆德县志续》、《光绪宁灵厅志》、《光绪花马池志迹》、《光绪海城县志》、《光绪平远县志》、《宣统新修固原直隶州志》、《民国化平县志》、《民国重修隆德县志》、《民国西吉县志》、《民国朔方道志》。
③这里所述进士、举人皆为文进士、文举人,武进士、武举人不列在内。
④贡生包括恩贡、拔贡、副贡、岁贡和优贡。
⑤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古代卷》,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7页。其中统计清代宁夏地区进士为36人。
⑥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第407页。其中统计宁夏清代共有书院1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