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随着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军工科研行业管理手段的日益更新,我国航天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科研、生产和管理环境,既要承担国家下达的科研项目型号任务,又要面向市场不断发展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多种经营模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单位价值最大化。但目前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科研生产发展的需求,因此加强航天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财务精细化管理主要利用思维导图管理工具,采用分层细化管理方式,分解细化并梳理各项具体的财务工作,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航天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加强各部门责任监督机制,嵌入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理念,提高各责任部门岗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降低科研单位生产经营成本,促进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精细化的开展,使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最大化地实现对航天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的增值。
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认识,没有意识到精细化管理工作对单位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仅以完成当前布置的工作为己任,没有考虑长远规划,特别是在出现任务有交叉、职责不明确、岗位协作不默契的问题时容易产生矛盾。同时,管理人员对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漠视,使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承担更大的风险。粗放式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市场发展的需求,无法对市场信息进行精准的判断、分析、总结,不能得出有效的数据,导致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下降,进而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完全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目标。
要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精细化管理,需建立一套健全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目前,仍有较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内控缺陷和设计漏洞都有待改进,如人员管理的内控存在不足,内部设置岗位之间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职工缺乏紧迫感、责任感和互相监督意识,导致问题难以及时发现。
有些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内控标准,但没能及时对标,使得制度标准形同虚设。单位内部设置的审计部门也未真正履行职责,发挥监督检查的作用。不仅如此,单位领导缺乏对内控制度的重视,认为内控制度是管控财务部门的,而财务人员也没有深入一线各部门参与管理工作,只是浮于表面执行管理工作,由于没有建立系统、严密、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使得制定的标准未能充分实施。
部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水平不高,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导致财务精细化信息水平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落后与员工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迫切需要之间的矛盾限制了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此外,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的规定和愿景在最终落地实践上缺乏精细具体的工作,如在利用网上报销系统进行费用核算方面还不能做到精准,费用分摊凭证不能自动生成,流程中还会出现各种系统问题等。在整合各类财务信息系统时欠缺协调性,信息资源整合程度较低,导致财务网报系统中各项审批、监管流程不能达到有效控制,与高效、规范、科学的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目标有一定差距。
从预算管理着手,可以使得财务管理更具有目的性和前瞻性。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体系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当前有些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内涵及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发挥全面预算在财务管理中的引领作用;一些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定位不清、理解模糊,只关注短期经营管理活动,缺少长期战略目标。这些单位通常因未能充分重视定期的预算监控分析报告,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力度只停留在按照会计科目编报预算的模式,导致业务活动不能与财务管理行为有机结合。此外,部分单位尚未建立完善有效的全面预算考评机制,且对预算大幅调整和预算执行度缺乏相应考核,导致预算执行不严谨、随意性强,预算目标难以实现。
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宣传,一方面提高单位领导对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认识,使之充分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技能,加强财务精细化的理解,细化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及各项借款报销实施细则、业务流程,将每一项业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同时,财务负责人应当明确分工,因材施教,确保岗位职责和部门个人能力相匹配,以增强职工责任心。此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还应加强对市场信息以及对单位发展方向和前景的了解,利用专业特长及时掌握和解读新政策,提升财务大数据分析能力,挖掘数据背后反映的管理短板及风险,提供给领导精准有效的数据。只有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才能实现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而确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精细化方向有序发展。
通过内部控制体系与认证标准相结合,建立会计管理规范的长效机制,有助于实现财务与业务的融合。事业单位应按照岗位职责对各个部门和岗位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形成相互制约机制,对日常工作业务处理流程严格把关,保障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上报各项财务数据资料至少2人以上进行检查、审核,以保证财务工作在有序的内控环境下运行。对于重要业务、重大项目应当严格审批,严格按照单位制度执行;对发现的问题应判断是否构成缺陷、是否重大,并及时提出相应整改建议。职能部门应积极加以整改落实,确保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弥补和更正。
此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力度,与财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发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与监督体系作用;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外部监督控制,对财务报告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控制审计风险,通过监督发现自身问题并及时整改和调整。
精细化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各项工作的基础,精细的信息化支撑作用是管理工作的核心。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与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相融合,建立财经决策支持平台,充分利用财务掌握的大量数据,将财经指标、经营预算、项目分析等信息从各财务系统中进行抓取与整合,供管理层决策及业务部门使用。以单位整体战略为导向,以预算管理为源头,以实现单位经济效益为核心,是整合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宗旨。重塑现有的财务管理流程,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相关知识的培训,结合内部管理要求优化业务流程模块的设置,明确关键性审批节点,完善过程监督,加强自动校验和纠错功能。对于在财务信息化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方案,一方面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定期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研讨,集思广益,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及时用信息化手段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及时对软件开发商提需求,不断开发、优化财务软件,最终实现整个财务流程更新与完善,进而更好地对财务系统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与完善。
加强预算管理团队的建设和人员教育培训,通过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岗位,跟进一线研发工作,做好过程监督,规范预算管理流程,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推进财务管理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发展。在预算能力提升时,一方面以业财融合深入推进为契机,摸索建立以业务为主线的预算申报机制。业务部门按照业务活动、战略目标、资源需求等方面编制预算,财务部门按照业务性质匹配会计科目,再进一步转化为集团级及院级全面预算报表,使得预算更贴近业务,更能结合战略目标逐步实现。另一方面,还要从战略高度正确评价经营业绩,按照工作目标、经济目标、责任令等多种形式考核指标,对预算编制、执行、分析、改善、考评等全过程进行考核,细化预算具体内容的考核点,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经营业绩、奖惩制度相挂钩,对按要求执行力强的部门进行一定程度、范围的激励与约束,对考核中不达标的部门进行处罚。通过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有效结合,促进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的健全和完善。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落实精细化管理模式,从抓基础工作做起,强化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和财务监督,通过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的激励约束机制来防范财务风险,提升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在财经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工作原则指导下,深入推进业财融合发展可为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毫米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