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洁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运用比较式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这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引,以比较的思维指导阅读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辨别鉴赏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比较【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200-01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所选的文章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每个单元的编排又是经过反复推敲后精心设计的。特别是将相同题材,相同主题的文章编排在同一单元,更趋科学性、系统性和典型性。所以尽管同一单元中每篇课文的学习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如果把这些文章学习的重难点联系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这种联系可以延伸至单元、课堂之外。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比较阅读,既可以是同一篇课文前后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课文之间的比较;甚至还可以拓展课外文章的比较。但这也不是说所有的文章都可进行比较,比较必须是有目的性的,没有目的的比较就是盲目的比较。而以教学目标来指引比较的方向和内容才能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发挥有效的作用。以下就将通过教育部部编教材七到九年级语文教科书中收录的讲读课文为例,来谈谈比较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一、以感受语言特色为目的的比较我们经常用“推敲”二字来形容人们对语言的至善追求,但追根溯源,贾岛在选择“推”或是“敲”的时候其实进行的就是一次语言的比较,那么我们要想真正体会到文章语言的魅力也必须“推敲”一番:通过转换或删除词语的方式进行比较,以体会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如在《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围绕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环节:请同学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并说明理由“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儿一串(挨、接)着一串,一朵(接、靠)着一朵,彼此(挨、推)着,(靠、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让学生通过比较语意上的细微差别来感受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这种比较不仅描写类文章适用,各类教学目标为体会语言特色的都可以尝试。这种比较阅读的方式灵活,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基本适用于各种类型文章的语言鉴赏学习。二、以把握文体特征为目的的比较在讲解景物描写在散文和小说中的不同作用时候,我也会进行比较,例如将《紫藤萝瀑布》中“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的一段景物描写与《植树的牧羊人》(部编七上)中“山坡上铺着一块一块的小麦田和裸麦田;狭长的山谷下,草地开始吐绿。才不过八年的时光,整個高地便焕然一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的这一段景物描写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把握散文写景之于抒情的作用和小说写景之于情节和人物的渲染烘托作用。在此基础上,把握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三、以把握文章中心主旨为目的的比较当然,比较阅读也适用文章主旨理解的教学过程中。又如:在《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教学设计中,我就尝试通过让学生比较作者宗璞在遇见紫藤花前后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来把握文章对美之本质的深刻追求,对生命意义的执著拷问,以及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而终将前进的无限感慨和对生命永恒的感悟这一主旨。这远比老师照本宣科,泛泛而谈来的有说服力得多。类似的比较阅读还有郑正铎的《猫》(部编七上)中通过比较作者对待不同的猫不同态度来直面人性的善恶美丑;通过朱自清笔下父亲的几次“背影”(部编八上《背影》)的比较来感受作者对父亲复杂而又真挚的爱;以及比较《阿长和《山海经》(部编七下)中鲁迅对待长妈妈的不同态度来体会作者对长妈妈这一人物由厌恶到喜爱,直至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中所表现的真诚惦念的思想感情。四、以情感体验为目的的比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说的就是作家笔下的物象或多或少都带上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同样面对的是紫藤萝,在季羡林的眼中是“愚氓灭美”下的“鲁殿灵光”(摘自苏教版语文八上《幽径悲剧》),是亲眼目睹被毁以后的“吊死鬼”,继而引发的悲悯痛悼之情催人泪下,借此表达了对无端毁灭自然和生命行为的痛恨,抒发关心、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感情;而宗璞笔下的藤萝就像是“瀑布”一样的奔腾不息,催人奋进。暂时的不幸并不能阻挡它旺盛的生命力,作者要抒发的是对生命长河的赞叹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情怀。这些都是由作者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人生态度决定的,因此将两篇文章对比着学习,相信学生会对“一切景语皆情语”有更深入的体会。此外同写白帝城至江陵三峡风光的《三峡》(郦道元)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悲一喜的比较;阎伯理仰慕仙人热爱山川胜迹的《黄鹤楼》与引动怀归旅愁的崔颢《黄鹤楼》之间的比较都基于此目的,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惹起他们的“万斛闲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以饱满的情感去感同身受,对话作者,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五、以分析人物形象为目的的比较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教学中,我依然习惯于比较,例如在讲授《孔乙己》(九下)这篇小说主人公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时,将之与《范进中举》(九上)中的主人公范进进行了一次隔空对话。虽然两者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但是在人物形象上还是有差异的:范进是一个虽屡试屡败,却能屡败屡试,死不甘心,最终叩开了功名富贵大门的成功者的形象;而孔乙己则是屡试不中,穷困潦倒,却自命清高,最终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的失败者形象。通过人物不同形象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分析文学人物应该是从形象的典型性和个性化角度去切入,并指导学会反思不同人物形象身上所折射的社会问题。所以,将语文的比较阅读进行到底,让学生在比较中真正体验到语文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培养起创造性、批判性的思维,也让学生在比较中切实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参考文献[1]王国维.《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2]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3]洪宗礼.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