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着世界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化,也对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我校地处的无锡新吴区,是一块对外开放新高地,其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愈发明朗,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呈现高密度态势,校园已成为与外界不断融合的文化圈,这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视野。
我们意识到,培养学生具备国际理解的态度和与人交往共处的能力,是未来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构建国际性、开放性的校园文化为抓手,将多元文化纳入到教育视野,着力营造特色校园文化,通过丰富多元文化环境,学科渗透外文化学习,多渠道开展交流,组织特色文化活动等大量有益的实践,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努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鉴别力和认同感,推动了师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拓宽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一、关键词解读
首先,国际理解教育,是指在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以促进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以增进世界各国的共存与和谐,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为目的,以“国际理解”为理念而开展的教育實践。国际理解教育以“和平文化”为核心,倡导“多元主义的教育价值观”。
其次,校园文化形成于校园这个特定环境内,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师生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我们实施该项目,旨在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在需求,提高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提升合作交流水平,积极构建开放、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文化氛围。在悦纳国际先进文化和资源的同时,努力发挥自身优势,逐渐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二、实施策略
项目实施借鉴行动研究的基本架构:“确定目标—提出计划—行动实践—观察分析—反思评价”,立足我校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并服务于推动学校、教师的发展。项目推进坚持以研究目标为导向,以有效活动为载体,以管理机制的健全为抓手。所谓“以研究目标为导向”,就是所有的研究活动要坚持围绕“营造多元文化环境,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全球视野,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文化”展开。所谓“以有效活动为载体”,就是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要强化计划性,定期活动,确保实效。比如,在学校层面组织校园文化建设论坛,加强与本地域外国语学校、外企的联系等等,在教师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在学生层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所谓“以管理机制的健全为抓手”就是指学校要逐步健全对项目实施的管理机制,比如:引进外援,建立交流机制,英语教师指导研究,项目推进与教研组建设有机统一,定期引入专家指导,完善项目的跟踪监管,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与成果申报等等。
三、推进实践
(一)多角度宣传,丰富多元文化环境。
媒体是文化宣传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学校的道路、楼道、教室、走廊等地方张贴中外名人格言或谚语,布置中英文搭配,让学生逐渐产生文化认同。定期印发宣传海报,制作外国文化展板,提倡使用汉、英、日、韩等多种语言,让学生感受中外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邀请多位外籍教师来校讲学,向老师、学生介绍异国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利用校园广播播放英文歌曲、故事和诗歌等,有目的地介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习得相关文化知识。聘用有国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担任顾问,利用校刊校报开设外语天地栏目,并指导师生阅读,品味异域文化的魅力。我们认为环境文化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创设多元文化环境,将丰富的校园文化赋予学生个体,扩大了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和广深度,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力。
(二)多学科渗透,促进外文化知识学习。
努力挖掘人文、科学等学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将学科渗透作为文化教育主渠道,对学科的文化教育功能进行梳理,整合学科教学内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将跨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中。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体会不同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式,渗透理解、宽容、尊重的理念。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国外科学家的思维模式与创新精神,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帮助学生从全人类、全世界进步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西日常谈话、交流方式等内容的异同,解读英语词汇背后的文化背景,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多渠道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感性认识度。理化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要让学生领悟物其所蕴含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内涵,使科学与人文素养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个人品质。而思品教材能帮助学生建构开放的文化胸怀,以理性的姿态审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社会、文化现象,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态度。历史则是文化中的最核心的一个部分,多元文化教育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尊重各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地理教材提供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丰富素材,不仅介绍了人地关系,还表达了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地球村”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学生能了解世界各地区在自然、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知道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全球意识和理解意识。在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可以感知外国文化,在珍视自我艺术表现的同时,学会欣赏和包容不同民族的艺术文化,培养学生艺术的多元价值观。体育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所包含的真实感、美学体验、情感活动构筑了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理性竞争、平等协作的价值理念和竞争精神,建立积极理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多渠道交流,提升教育国际化理念。
国际化校园文化的构建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也应注重教师国际化意识的提高,努力搭建各种跨文化交流平台。引进外教、外籍人士是跨文化交流的起点,其国际化背景本身就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培养学生全球意识的重要资源。虽然我校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但几年来,我校派遣了多位教师到国外进行进修学习,组织英语教师到国际学校听课研讨,组织学生到新加坡开展修学旅行,等等。这些活动为提高教师自己的英语水平和文化素养提供了机会,零距离体验英语国家社会各阶层的实际情况和文化内涵,丰富自了身的文化积淀,对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视野,起到了文化大使的作用,也加强了国家之间的交流。
同时,我们主动加强了与区域内外国人学校和外籍教师、友好人士的联系与交往。比如,挪度苏州工厂为我校师生进行心肺复苏双语培训,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多个外籍教师、外籍人士走进我校校园,走进学生课堂,与教师友好交流,与学生面对面互动,将英语国家的教育理念、语言习惯、行为方式、交际文化带进了校园,使学生真切地体验了中外文化的差异,增加了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感。
(四)多形式活动,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专题性的实践活动,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生活与学习体验,开展课外活动,注重跨文化知识的拓展,是我校文化教育的外延,使学生在具体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学会交际。
1.充分发挥中外节日文化的内涵。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厚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我们依托传統节日,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感受民族品格。同时,开展“我眼中的西方节日”主题活动,圣诞节(ChristmasDay)、感恩节(ThanksGivingDay)、母亲节(MothersDay)等等,这些特殊的节日饱含着浓郁的异国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着悠久的历史,以节日为主题的活动是一种渗透文化的好题材。
2.引导学生感受我国的文化外交。
文化外交是借助文化维护本国文化利益的外交活动。学生通过搜集重大文化外事活动,引发对活动中的中国元素,如何展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魅力,怎样让世界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认识等问题的讨论,了解文化外交在国与国交往中的作用。搜集中国领导人外事访问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并学习这些国家或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民族风情。体会中国外交活动的精彩纷呈,如何积极投身国际关系,开展友好交往,推动各种地区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
3.开展“丝绸之路”知多少研究活动。
“丝绸之路经济带”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要求参与学生了解横跨哪些国家或地区,并搜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的重要文化风俗、礼仪习惯,增加对亚洲、欧洲等重要经济体国家文化的感知,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兴趣。
4.组织英语主题活动。
安排教师作专题文化讲座,如“德国百科知识”讲座,从地理和城市、历史和人物、节日民俗、教育等多方面引领学生揭开这个“爱阅读的民族”——德国的神秘面纱,使学生了解了书本外真实的西方世界。以“学英语、用英语”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主题黑板报、英文手抄报展览、英语读写大赛、英语角环境创设、中英文双语、情景剧表演、双语义卖“Showyourlove,maketheworldmorebeautiful”等评比或展示活动,让学生练习用英语进行会话、交流,活动真正体现了学习英语“从课堂中来,到生活中去”,培养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识。
5.主题班会。
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主题班会,比如我们把西方国家的某个社会现象提出来,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最后达到认识上的一致,提升学生的文化认识观,矫正价值观。比如,在西方圣诞节之际,我们因势利导,让学生亲自布置教室,购买饰物礼品,亲身参与活动全过程,在节日的氛围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了英语国家文化。
文化是学校的血脉,沉淀在学生的血液中,就会转变为自觉行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我们要在乡土文化沃土中注入多元文化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构建校本特色文化之路上求索攻坚,并不懈努力,让文化在每个学生的内心生根,使他们成为适应全球潮流、通晓国际规则、视野开阔的小公民,学会用“国际化”的文化视野,“国际理解”的态度去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