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问作答看孔子说话艺术的高超

2019-06-19 00:59陈虹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斯文子路论语

陈虹

孔子向来温良恭俭让,行事如此,说话也是。他擅长以问句收结,《论语》全书总共20篇492章,其中有54章以问句作为结尾。问句,不管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很少有强迫命令态势,仿佛提供了一个相对温和的语言支架,答案不明晰,却又自在问句中,留待对话者自揣得之。正如孔子自言:“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孔子说自己无知,是圣人虚心之语,但由此可见孔子日常善于通过叩问,而非直接给出自己认可的答案,开悟问询者。

在言语目的上,孔子发问促人自省,留有余地。

孔子一贯强调内修成德,反躬自省便是一个重要途径。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八佾》)

一个人要以仁爱为本。在孔子看来,在上位时要能宽怀待下,行礼要敬,居丧要哀,如果这几样都没做到,还可以拿什么来察看他呢?言下之意,失去了“宽”“敬”“哀”之本,其他只是表面文章,根本不足观。以问句结尾,引人思索,促人自悟,比起强迫命令说教,其效果不言自明。中华文明向来强调以柔克刚、柔中有刚,以问句表达说话者的看法观点,就不失为一种智慧,也体现出孔子的温文尔雅、不疾言厉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这是《论语》全书的第一篇,开章明义,道出君子修以成德的三个方面:潜学、交流、内修,每句以问句结束,音韵和谐,一以贯之,给诵读者以无尽的美感。而真正的研读者会在诵读之余,经孔子指引,不断求真、向善、修德。温文尔雅,不只在言辞上,更在其内蕴上。

从思维层面看,孔子的提问体现其独到的见解。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

令尹子文,仕途起起落落,但忠于君主;陈文子,宁可放弃高薪也不与逆臣共事,非常清高。在時人看来,他们的行为难能可贵。因此在孔子肯定的话语后,子张才会接着问他们二人“仁矣乎”——忠诚、清高,可以算仁了吧?

但孔子不这么认为:“未知,焉得仁?”言下之意,令尹子文只是忠诚,陈文子只是清高,他们仁吗?说不上来。以问句结尾,语气仿佛轻柔,分量却重。

人们觉得可以称得上“仁”了,孔子的看法却别具一格:仁德是更高远的标准,仅做到忠诚、清高还远远不够。令尹子文“忠而未必仁”,陈文子“清而未必仁”,这些评价体现了孔子独到的见解、高远的人格追求。

言语立场上,孔子虽善用问句,但态度鲜明、立场坚定。

问句有的看似在发问,实则已有鲜明的立场与态度。此立场与态度,实不待对方回答,早已溢于言表。

孔子一生虽然坎坎坷坷、多遭困厄,但其志道弘道之心不曾变易。有一次,叶公让子路评价自己的老师孔子,子路一时无以回答。孔子便这样说子路: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这大概可以作为孔子一生的精妙概括,是一个超级短小的伟人自传。孔子一生志学乐学,自信满满,得道多多,苟日新,日日新,一发而不可收,欲罢而不能,故可达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之境。看似寻常自话、聊以述己,实际上充满启迪。

从言语折射的立场坚定看,孔子另有两句话,虽以问句收结,但对自己志道弘道之心的表达,比这一句态度更果决、意念更坚定。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子罕》)

既然上天不会泯灭“斯文”,文王周公以后,“斯文”交由“我”这里继续传承,什么桓魋、什么匡地之人,他们能把“我”怎么样呢?真理在握之气、无忧无惧之心,在这些问句里表达得淋漓尽致,千载之后,仍然动人心魄。

猜你喜欢
斯文子路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斯文细胞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斯文”即“斯德”:《论语》“斯文”新诠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论语·为政第二》
斯文哥阿豪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