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财务管理是国企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强化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是新时期国企内控管理的核心。本文从财务内部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内部审计体制三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国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建立和完善国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完善;策略
长期以来,国企改革在推进中逐步取得成效。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国企改革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目前尚存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想把国企改革彻底的进行下去,需要企业、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的配合和努力。在国企改革的进程中,确保国有资产的不流失和保值增值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国企的财务管理工作,从国企自身出发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在改革的过程中处理好与内外部各个主体的财务关系,做好做足资产的清查、评估、保全、增值措施。内部控制是采用特定的规则和制度等方式对国企的经济活动进行规范,从而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把控与防范。国企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密切相关,从内控的角度分析国企的财务管理工作特点,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内部控制,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能有效规避国企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是推进国企改革发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举措。
一、国企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国企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做为支撑。调查发现,国企由于存在国有背景的强大支持,与私营国企相比,业务来往、收益等相对稳定,领导者相对缺乏竞争意识,部分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责任意思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虽然一些国企存在一套看似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往往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再加上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最终造成国企财务管理工作相对薄弱,甚至漏洞百出。目前,在国企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依然是以现金流和投融资作为管理重点,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以降低资本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投资收益和销售收入为最终目的,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对于经营活动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对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国企的内部控制体系不能发挥其应有的预测和分析风险的作用,最终导致国企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脱离了内部控制体系的有力保障。
二、内控视角下国企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内控机制
首先,大部分国企目前并未全面认识与了解内控,缺乏对内控制度内涵的根本性、重要性认识;其次,由于缺乏工作透明度,致使诸多国企内控制度流于形式,而且在国企內控中,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由于国企缺乏科学的内控及考核机制,故而难以发挥其效用。与此同时,作为国企的内控外部监督机构国资委,也往往会因为行政级别、监管机制的等诸多原因导致监管缺位或疲弱,无法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2)财务预算管理落实不到位,难以发挥其在财务内控中的作用
财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夯实了基础。但从实际来看,很大部分国企缺乏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管理不够科学的现实窘境比较突出。首先,国企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时效性,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机制的建立,以至于财务预算管理成为财务部门一家的事情,预算管理的部门参与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其次,国企管理层更多的强调预算管理在生产经营阶段的有效落实,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融入;再次,预算管理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陈旧、单一的考核手段,不仅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监督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
(3)内部审计体制尚不完善,滞后于国企财务管理内控建设的需求
毋容置疑,当前国企内部审计机制普遍尚处于摸索、建立阶段,不少国企还没有设置内审专职部门,跟谈不上建立相应的制度,内部审计的作用力难以充分体现。另外,在内部控制的开展中,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足,外部诸多因素的干扰,管理层未能正确认识内审对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内审人员专业适应能力不高,内审流程操作不规范,这些都直接弱化了内部审计应有的监督职能。因此,在完善国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制,是工作的重点、难点,需要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常态化,更好的满足国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建设需求。
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优化国企财务管理策略
(1)加强筹资决策控制,降低筹资风险
长期以来,资本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高、风险大一直是国企财务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筹资决策审批制度,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明确各个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来约束各个责任人的行为。其次,要做好目标资金投入方向的可行性研究和收益分析,并根据国企现有的经营状况预测未来偿债能力的强弱,确定适合国企发展的目标资本结构。在此基础上,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与风险,合理分配债务筹资与权益筹资的融入比例,确定适当的资产负债率和合理的资本机构。再次,国企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避免由于内控缺陷的原因导致财务信息造假现象的出现,同时要重视内部审计所发挥的监督职能,提高国企内审部门的独立性,防止财务舞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2)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为了实现国企精准有效的抵御风险,需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健全、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形成坚实的防范堡垒,保障财务风险预警的顺利施行。国企应贯彻落实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中的分级负责制,落实责任主体,明确监管职责,全员动员,强化各部门守土有责的观念,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全面监控国企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任何风险。建立国企的全过程财务预警系统,还必须加强对国企财务、生产、经营等个环节的风险分析和研判,制订相应的处置预案。
(3)逐步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制度的建立是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工作思想行为的导向。在国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中,应切实做好:抓好内部管理组织机构的建设工作,通过内部组织机构的优化与调整,为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扎实的保障;进一步明确责权,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制度执行力度;逐步建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奖惩制度,在对财务人员行为监督的同时,提高相关人员、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为国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4)逐步完善监督机制,夯实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
在新的市场环境、新的会计制度之下,国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工作完善,关键在于如何逐步完善现有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在机制的实施过程中,明确实施细则,为监督机制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基础;其次,评价制度的建立,应强评价标准体系的量化,便于评价制度的实施;再次,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并进一步强化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确保审计效力的充分发挥。
四、结论
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来临,国企要想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大环境,就需要创新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更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整和创新。国企要结合国企内部控制的规范和要求,探索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相适应的内部控制机制,为推进国企改革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2015.9.13.
[2]钟明婧、马晓莉:新时期下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关性[J].财政论坛.
[3]林力维:国企提升资金管理效率的策略分析[J].国企技术开发,2015.11.
[4]张曼:浅析国企的资金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6.2
作者简介:李援辉,男,生于1968年5月 汉族,籍贯汕头市,任职于汕头市金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国企管理及改革,财务管理及内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