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茹
摘 要: “年”味儿,是过年的特有氛围,是过年的专属味道,全家团聚、走亲访友,它承载了我们的记忆和期待,是人们复杂情感的交流。如今说起过年,不少人觉得“年”味儿一年比一年淡,越来越没有“年”味儿,已然没有了以前翘首以盼的那种心情。为何造成这种现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义务认真思考,努力保护和传承“年”文化的精神内涵。为此,必须找出“年”味儿变淡的原因,把中华民族的“年”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
关键词: “年”味儿 “年”文化 缺失 传承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深远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年”文化,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显得越来越陌生,过年①的气氛越来越淡薄,人们开始关注“年”味儿的缺失。
“年”味儿是过年的特有氛围,是过年的专属味道,全家团聚、走亲访友,它承载了我们的记忆和期待,是人们复杂情感的交流。以前说到过年,就会想起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及很多有趣的事。可是现如今说起过年,人人都觉得“年”味儿一年比一年淡,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已然没有以前翘首以盼的那种心情。
调查发现,一说起过年,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一般回答得最多的是,买年货、吃年夜饭、贴春联、收压岁钱和放鞭炮这几种常见的过年方式。人们现在的意识中,到大年三十才开始算过年,真正能够感受到“年”味儿的日子也是在法定节假日三十到初六的这几天里面,初七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大年三十以前的腊月里的习俗有很多已经被人们淡忘,严重点说,有些节日习俗已经被人们遗忘,甚至到了元宵节②,以前各式各样的花灯,现在少有地方看见以前的热闹,而且那时人们大部分已经处于工作时间,最多是下班以后回家吃汤圆,看晚会,有多少人还会欣赏十五的月亮?
为何会造成“年”味儿一年比一年淡的现象?这取决于一些人对于过年本质错误性的理解。一个错误性的理解与认识,让“年”味儿淡化加快了脚步。在很多人眼里,过年就是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过年就是吃吃喝喝。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一些物质生活的满足与精神生活的享受,这些享受并非需要在过年这一特定时刻完成,这种随时随地的满足感让“年”味儿淡化的速度出乎意料得快。
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物质水平不断提升,“年”味儿变得越来越淡,究其原因,总结出以下七个原因:
一、生活结构不断变化,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差距较大。
随着现代化的实现,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结构依旧存在大的差距,精神生活过度娱乐化,文化底蕴缺失。传统生活与现代生活的碰撞,让人们有时在选择上无所适从。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平时的生活中基本已经得到满足,平时吃饭穿衣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标准,到了春节,也并没有太多特别。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人面临着升学压力、婚姻问题、工作竞争、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买房还贷等多方面压力,让他们不敢松懈,自然就少了很多心思去张罗,很多人甚至选择旅行过年,缓解工作及生活中的压力。
二、“年”文化过度程序化,不能达到预期。
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会有心中的新年,有着渗透着文化底蕴且属于自己的“年”文化,画年画、剪窗纸、贴春联、准备年夜饭、祭奠祖先、走亲访友……似乎一切都是定性好的程序化的东西。为了过节而过节,这本已经失去过年最本质性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文化显得过度程序化,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毫无新鲜感可言,甚至有一些项目已经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亲戚朋友的物质比较更加成为“年”文化的“重灾区”,与个人心中的“年”文化差距过大。当传统文化没有新的内容更进,“年”味儿渐淡是在所难免的,人们对于曾经的新年的怀恋。怀恋的不是那些程序化的东西,而是春节里那些喜悅、兴奋、期盼及感动的瞬间和记忆。已不再记忆犹新的那些场景,只能仅仅停留在模糊的想象中。
三、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
如今,西方节日文化正在默默影响着不少中国人。二十世纪末,中国整体物质生活较差,所有中国人盼望的是可以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但是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饭菜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如往日,人们如今更重视精神层面的消费,相比“年”味儿越来越淡,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这些西方节日却能牵动一些人的神经。西方节日恰好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这些的精神需求,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各种节日过得多了,“年”味儿就淡了[1]。
为什么西方的节日文化受到追捧?其实,这更加说明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节日继承和弘扬得不够,对自己的文化节日保护和宣传得不够。甚至有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中国自己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精神。
四、父母与子女间的精神矛盾。
老人盼过年大多是因为期盼团聚、期盼儿孙的到来,不少青年人在过年时所呈现的精神状态更多的是源自于生活与工作的压力,这一精神矛盾逐渐成为“年”味儿缺失的重要原因。
年轻人由于社会压力与代际差异,越来越多人回家面临“催婚”等问题,年轻人与长辈眼中的社会存在差异,看法角度不同,与家中长辈难以沟通理解之情,产生了沟通障碍,让过年时的团聚在年轻人眼中别添另外的意味。在对待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态度上,年轻人生长的社会环境与长辈不同,对传统节日的取向与追求也不一样。
只有真正解决了以上问题,才能将“年”文化更好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才能够找回每个人心中渗透着文化底蕴的“年”文化。
五、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2]。
传统文化在人民内部及其社会生活间有重要地位,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沉淀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人们与传统文化间起着枢纽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其产生顺应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向往。
人们对很多“年”文化中传统习俗的遗忘造成了现在的人不知道该怎么过年。调研发现,祭灶(腊月二十三,小年)已鲜有人知,并且很少有人够清楚地指出它的具体时间,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有超过44%的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习俗。通过调查人们对于出现“年”味儿淡化的原因主要反映在传统习俗的淡化导致失传。
六、电子产品的兴起转移了人们对“年”文化的聚焦。
现代电子产品的兴起,对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型、联系渠道的转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过去生产力不发达,古代传播信息通过书信、车马,近代主要通过书信短信等方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后,电子通信产业迅速发展,过去拜年串门的仪式感被手机的视频语音功能取代,文字数据取代剥夺了一些人当面交流的沟通方式。
电子产品的介入,也让春节的娱乐方向发生了改变。首先,电视占据了人们太多的时间,能放弃电视节目,走去户外的人越来越少[3]。如果设想没有春节联欢晚会,人们可能就会觉得待在家里很闷,自然而然就走出了家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出现了抢红包、摇一摇、群发送祝福、集福卡等新习俗,电视、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同一个房间,人们宁愿刷朋友圈,也不愿跟身边的亲友聊天;宁愿在群里“抢红包”,也不愿忙前忙后张罗。明明亲人就在身边,为什么不能放下手机好好聊天呢?“过年新民俗”与“过年方式多样化”的网络拜年与抢红包等潮流是不可阻挡的新趋势,新的生活方式与流行顺应社会变革,无须多加干涉,保护春节传统为理想主义。
七、相關政策的影响。
政府的相关政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几年环保工作的大力宣扬下,对于燃放烟花爆竹的限制,也让人们感受到春节变得更加冷清。“禁放令”自出台之日起就受到广泛质疑,有学者认为“春节禁烟花如同圣诞节没有圣诞树”。多年来,出于环境、安全等因素,中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深圳、福州、南京、长沙、苏州等282个城市禁放烟花爆竹。
针对禁放令,各领域的专家都有不同的看法。“燃放烟花爆竹表面上很简单,其实内涵很丰富。它是千余年来中华民族庆贺新年的传统,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心理期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张振犁说。
河南大学民俗与文化研究所所长高有鹏建议:“单纯地‘禁放,势必造成节日文化符号的单调,进而危及传统文化的延续。政府应选择为多数民众所接受的、社会安全有保障的地方,在特定时间内有组织地燃放烟花爆竹,强化民俗的正面功能。”
除了禁放令的限制外,春节的法定节假日是七天,仔细算来,回乡过年,去程返程两天,走亲访友两天,同学聚会两天,还有几天能够陪伴家人?假期直接影响上班族这个群体用来感受和进行春节期间各种习俗活动的时间。
其实导致“年”味儿变淡的原因还有很多,也有观点认为,“年”味儿变淡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一种看似不可阻挡的趋势,其反映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比过去,现在大家一提起春节,不再有过年可以穿上新衣的兴奋感,不再有过年可以与同龄朋友相互打闹做游戏的刺激感,不再有过年可以吃上美味大餐和可口零食的期盼感。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现在的小朋友都沉迷于iPhone,ipad等电子产品中,很少能看见曾经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户外活动。不过,依旧有一件让很多代人保持兴奋的事情,那就是收压岁钱,过年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封红包作为除旧迎新的好兆头。
综上所述,“年”味儿变淡,似乎变成社会共识。其实,中国从农耕文明到了工业文明,文化生态变了、社会基础变了,节日习俗随之变化,传统“年”味儿变了是可以理解的。传统过年是千百年积淀的文化遗产。其实,中国从农耕文明到了工业文明,文化生态变了,社会基础变了,节日习俗随之也在变化,传统“年”味儿变了是可以理解的。传统过年,是千百年积淀的文化遗产[4]。过年有“团圆”“热闹”“辞旧迎新”等特定文化符号,这些新习俗具有新时代特性的过年形式,加入各种俗成的文化元素当中,冲击着我们记忆形成的稳定的文化框架。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向标作用,宣扬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年”文化的核心是调试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社会和谐。“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义务保护和传承“年”文化的精神内涵。
注释:
①过年,是指过“年节”,而“年节”即现代所称的“春节”。中国古代民间早有过年的传统,古时新年曾专指干支历的“立春”。节气立春时,阴阳转化,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后由于历法变动,新年通常指农历正月初一。
②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参考文献:
[1]于天雯.西方节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北方文学:下,2014(6):194-194.
[2]康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人民日报,2016-09-27(20).
[3]未艾.中国年味变淡的七大原因[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98fb7b01008b77.html, 2008.02.06.
[4]张玉玲.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访文化部主任李松[N].光明日报,2013-02-25(07).
课题:2018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研究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年”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2018-SKZC-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