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映射

2019-06-18 08:27杨琦
文教资料 2019年10期

杨琦

摘    要: 美国华裔文学作為中西文化碰撞、认同及融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双重文化特性。华裔作家作为文化流散者,其文化身份呈杂合状态。长久以来, 在美国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 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属性和文化身份。他们以自己的经历映射出美国华裔文学作家文化信念的转变及对故土文化的不同认知和历史反省。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双重文化    冲突与融合

一、引言

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相对于美国主流文学而言,美国华裔创作只是一支时断时续的潜流,从未被视作独具特色的文学传统。华裔文学开始打破“失语”状态,真正崛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期间,美国华裔文学经历了从湮没到被关注,从被边缘化到进入美国文学主流的艰难的发展历程。一般认为,汤亭亭1976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女勇士》标志着华裔作家创作进入美国文学主流的开始。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已慢慢发展成为美国主流文学中重要的一支。汤亭亭和谭恩美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她们在带领美国华裔文学冲击美国主流文学经典方面做出了大的贡献。由于美国华裔族群特殊的生活经历及社会地位,美国华裔文学作家大多拥有双重的文化身份,具有双重的文化视野。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仅有华人漂洋过海来到美国艰辛创业奋斗的过程,而且反映了一代又一代华人族裔经历的中美两国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二、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主流社会的接受

根据记载,美国华裔文学直到20世纪才开始出现,尽管华人早在18世纪就踏上了美洲的土地。在此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华人在文学上一直处于失声状态。自天使岛的华文诗歌之后,美国华裔文学并没有出现多少引人瞩目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因为早期赴美华人大多是文化水平低的劳工,生存条件艰苦,而且遭受到美国社会的压抑和迫害。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在世界近代历史上,美国是第一个把移民政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加以执行的国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直到19世纪后半期,美国对待移民一直是一种比较开放的态度。然而,从19世纪末到二次大战前,美国的移民政策开始发生转变,逐步转向对移民的限制甚至排斥。1882年的《排华法案》被认为是这一政策的开端,一直延续到1943年才废除,前后达61年之久,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人在美国饱受歧视,身心俱伤,这使得他们长期保持沉默,更谈不上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美国华裔文学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始于二战之后。原因就是二战后美国迫于国际形势,调整了移民政策,更倾向于招纳更多的外来人才与苏联抗衡。二战后赴美的华人包括大量的台湾人和大陆留学生。他们大多受教育水平比较高,而且当中很多人在毕业之后留在了美国。这一时期的留学生文学及描写华人生活的文学作品在美国很受欢迎,而且在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很畅销。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彻底改变了美国华裔文学在主流文化中的“失语”现象,带动了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崛起。民权运动之前,美国推行的是提倡民族融合的文化“熔炉”的同化模式,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和其他社会运动的风起云涌唤醒了美国少数族裔群体对自身权利与身份的思考,增强平等权利的意识,华裔开始被认可为美国社会的一部分。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美国华裔文学逐渐改变被忽略和被边缘化的地位。处于美国多元化大背景下的华裔文学逐渐受到关注并且形成了比较繁荣的局面。以汤亭亭、赵建秀、谭恩美、任碧莲、吴梅、张岚等为主的小说家,黄泽伦等戏剧家及李立扬等华裔诗人,她们在书写美国华裔文化身份方面发出了独特的声音,为美国文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与生机,也为美国文学史增添了新的一页。

三、文化的冲突与认同

纵观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其不断寻求自己的文化身份。

美国华裔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语言及文化之间。他们黑眼睛、黄皮肤,在美国人眼中,他们是“他者”;他们与众不同的外在气质及内在的价值观念,与正宗的中国人格格不入,在中国人眼中,他们也是“他者”。两种文化背景之下的他们都处于边缘地位,这种特殊的身份加剧了他们的身份危机——一种到处是家,又无一处是家的漂泊感。这种漂泊感使得他们敏感于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寻求身份认证的焦虑,对受歧视的反抗。她们通过形象表达独特的族裔经验:一方面她们希望被美国文化同化,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她们表达了对偏见、歧视的反抗与不满。

四、中国文化的播撒

“阿辛”“傅满洲”和“陈查理”是经常出现在美国的小说、诗歌和电影中影响较大的几个华人刻板形象,他们代表了诡计多端的中国佬,邪恶、凶残的恶魔,以及谦卑、顺从白人的中国人,这类负面形象流传甚广,使得华人的这一印象在美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这种刻板形象的形成,部分原因在于对对方缺乏真实的、客观的了解。以汤亭亭、谭恩美为代表的美国华裔作家在努力打破西方对中国刻板印象的同时,汲取中国文化的丰富养料,将中国的风俗习惯、诗词典籍、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中国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很好地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汤亭亭和谭恩美是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华裔文学繁荣发展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她们的文学作品既根植于中国文学,又深受美国文学的影响,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谭恩美的《灶神之妻》中,描写有中国旧历除夕的过年方式;汤亭亭在她的文学作品中介绍了中国的民俗文化如婚丧嫁娶及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七夕节、清明节等。

汤亭亭在中国诗词典籍的介绍和传播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聊斋》《镜花缘》《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经典文本都有明确引用和涉及。除此之外,她的作品中也讲述了孔子、秦始皇、张仲景、林则徐、鸦片战争、义和团、太平天国等中国历史人物和事件。

在许多华裔文学中,中国的创世神話传说犹如希腊古老文化对于西方一样,自然出现在作品的各个部分。两位作家的小说中就有不少中国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的点缀。例如汤亭亭的作品中有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等。谭恩美的小说中也有嫦娥后羿及灶神夫妻故事的描写。

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会讲几句哪怕是不怎么地道的中文或间或地引用一些中国的著作与典故。毫无疑问,华裔文学对于中国文化的播撒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华裔文学作品中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中美文化碰撞、认同及融合史。早期的华裔移民饱受歧视,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排斥和打击。第一代华裔常自称为无根的一代。他们生于中国,身处异国他乡,在地理和文化上都已经被连根拔起。他们游离于故乡与异土之间,缺乏归属感。由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他们难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但因异域文化的排斥难以在异国生根发芽。这一代华裔作家大多受中华文化影响,要求美国式的公正待遇。不同于父辈根深蒂固的故土情节,第二代华裔作家比第一代潇洒了很多,地域上的与祖国的分离,不再构成创作上的障碍。父辈们的拼搏使得他们有条件享受优越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尽管扎根美国,但香蕉人的身份却令他们始终被隔离在白人的玻璃墙外,能够看见里面繁华的世界,却永远无法企及。因此,华裔作家们被迫采用各种文化策略来弱化故土文化映射。随着祖国国运日隆,蕴藏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文明再次传播世界。徘徊于本族传统和异域文明中间地带的华裔们,再次感受到故土文化的灿烂,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文化出路。所以,寻根、回归是这一代华裔感情的最终归宿。美国华裔文学作品表明,无论华裔如何特殊,他们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与美国文化适应与融合的过程。

六、结语

美国华裔文学具有双重文化视野,双重文化传承。其中书写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经验”使得其作品大多具有鲜明的跨文化特色,从不同方面折射出了作家的创作心态及其背后的文化矛盾,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烙印。

参考文献:

[1]Bloom H.  Asian-American woman writer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4.

[2]Godzich W.  The culture of literacy [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Tan A.  The joy luck club [M].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1989.

[4]刘芳. 翻译与文化身份——美国华裔文学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5]黄兆群. 熔炉下的火焰——美国的移民、民族和种族[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

[6]吴冰,王立礼. 华裔美国作家研究 [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7]张岱年,方克立. 中国文化概论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8]张弘. 跨越太平洋的彩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9]万明莉. 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中美文化撞击与融合[J]. 时代文学,2011(8).

[10]赵汀阳. 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J]. 哲学研究,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