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焦虑

2019-06-18 04:06流沙
做人与处世 2019年9期
关键词:通才尧舜士子

流沙

知识焦虑,古往今来都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情绪。为了获取知识,“凿壁偷光”“头悬梁、椎刺骨”等典故不计其数。有一个“待小僧伸伸脚”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蜷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在这个故事中,“知识”不仅仅事关这位“小僧”的睡眠舒适度,还事关一个人的尊严。小僧在书生面前,本来觉得对方是读书人,学识渊博,他是敬畏的,连脚都不敢伸直。听到书生把“澹台灭明”说成两个人,又把尧舜说成是一个人时,小僧对这位读书人的敬畏感没有了,内心的自尊升腾起来,于是把蜷曲的脚也伸直了。你看,有知识是多么让人心里有底,而没知识又是多么让人看轻。

都说现代人患上了“知识焦虑症”,也许是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在人人面对的海量信息面前,大家遇上了“怎么学习”的问题,因为知识更新太快,自己的生活节奏又那么紧张,学习终端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书本到了屏幕,自己学习方式不得要领,发现知识储备跟不上工作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茫然感。但这在本质上与古代的知识焦虑是一样的。

还有一种说法,现在是读屏时代,学习就是碎片化的,文章几百字就可以了,最好还要配上漫画和视频,说这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我看来,这是对学习的一种逃避和托詞。古往今来,那么多靠学习功成名就的名人伟人,是不存在“碎片化学习”成就事业的案例的。有人在手机上看到好文章马上收藏,看到好知识点就复制下来,一些网络平台的公开课也时常观看,每天搞得很忙碌,好像学了很多,但事后一想,就像猪八戒摘西瓜,东打一耙,西打一耙,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于学习这件事,很多人的目标是做个通才。这个想法非常应景,手机里公众号关注了几百个,每天推送的文章成百上千篇,我都浏览一遍,这就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算个通才了。事实上,知识焦虑产生的源头,就在于这种通才思维。“通才思维”直接导致自己形成不了知识体系。大家是不是有一种感觉,你刷了半天手机,看得头眼昏花,如果问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第二天、第三天……几天过去了,你还记得这些知识吗?

知识体系就像一个人的护城河,这条河越深越宽,城池就越有安全感。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其实道路只有一条,就是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垂直学习,不断深化,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目录、学习方式,形成自己的思考场,而不是听着公众号的观点人云亦云。在有选择性地垂直学习中,然后再慢慢地向水平方面拓展,那么你的知识护城河就构建起来了。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知识护城河,那么所谓的焦虑是可以缓解的,你就会像古代那个故事中的小僧一样,有一种可以“伸伸脚”的痛快感和踏实感。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通才尧舜士子
赶考步履不停
尧舜禅让(上)
尧舜禅让 (下 )
国庆七十周年有寄
尧舜牡丹经销商借鸡生蛋
沈括:一个通才的治水路
通才,时代的召唤
杨通才:无限眷恋无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