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中国戏曲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历史悠久的舞台表演历史,它是一种将“四功五法”等多种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的艺术,民族声乐是在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了国外美声的精华发展起来的,两者都是根植于中国的民族民间表演艺术,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借鉴,相互影响。
[关键词]戏曲唱腔;中国民族声乐;表演;借鉴
民族声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是指民歌、戏曲、曲艺和带有民族风格的歌曲创作。而狭义主要指各民族传统的民歌,新创作改编的民族民间歌曲、民族歌剧选段。它以讴歌为主,但又与传统戏曲和曲艺关系密切。回顾其发展,我们会发现,很多经典作品都留下了戏曲的足迹。从唱腔、表演到板式、技巧等,都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以及表演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一、戏曲表演与民族声乐演唱
(一)戏曲表演
戏曲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艺术,艺术魅力及其内涵丰硕而怪异。起源于原始歌舞,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艺术体系。集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为一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戏曲表演艺术综合运用“四功五法”创造丰富的舞台形象。所谓四功五法,指的是戏曲中的(四功)唱、念、做、打以及(五法)手、眼、身、法、步。
(二)民族声乐演唱
我国的民族声乐是在继承了古老民歌、戏曲、曲艺等多种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并借鉴了国外美声科学的演唱方法而形成的。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以及艺术性。
中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族语言也不尽相同。这种地域与语言的差异性,造就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的风格,民族声乐的演唱讲究以情唱字,以字行腔,从而达到字正腔圆,歌唱者以表演为中心,以唱为主,最重要的特点是:声、情、字、味、神。在欣赏民族声乐作品时,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小小的音符”围绕在主旋律的周围,就像是许多民乐作品中的“加花”一样,这就是我国民族声乐所特有的“润腔”。在漫长的发展中,这种以中国字为唱词发音的唱法形成了声音优美、字正腔圆、音色清亮,并且韵味十分浓郁的声乐风格,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更多热爱它的理由。
(三)两者的关系
無论是中国的戏曲表演还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它们都是在同一种伟大的民族文化中诞生的,是同一个民族的人们对自己生活情感思想的表达,都来源于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所以说,二者同根同源,只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各自成长,但又各自影响。二者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作,都讲究音色的明亮、通透,声音位置多靠前,即口腔的前上颚共振较多;吐字要归韵,亲切自然,做到字正腔圆,要求以情代声;在演唱时,注重气息与共鸣的运用,具有很明显的民族风格。
二、戏曲表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
(一)唱腔技巧运用
1.传统戏曲唱腔与民族声乐唱腔的异同
传统的戏曲声乐部分主要是“唱”和“念”两个部分,而这两者至少包括:气、字、声、情等。在传统戏曲中的用气方法有气沉丹田、吸气、偷气、取气、吸气、提气等,不同的行当、不同的角色在唱腔上的用气都是会有所不同的。但无论是什么样形式的演唱艺术,都是要炼气的,俗话说“气为声之本”。
传统的戏曲的演唱中一般高音比较多,所以头腔的共鸣是比较多的,戏曲的练声主要是运用吊嗓来练习的。而民族声乐则是通过钢琴的伴奏来练习发声的。位置比较靠前一些的戏曲唱腔,声音的音色就比较明亮。戏曲中会有很多的装饰音以及大量润腔的运用,所以要保证吐字清晰,在唱腔上对字正腔圆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2.运用戏曲唱腔技巧更好的表达声乐作品的韵味
民族声乐的创作也是以人民生活为依据的,所以在很多的民族声乐作品中,戏曲唱腔技巧的运用更能表达作品的韵味。例如在《故乡是北京》这类具有京剧唱腔韵味的作品中,就吐字发音来讲,如果按照民族声乐的发音技巧演唱,就会明显的少了些许味道,京剧艺术的唱腔非常重视咬字和发音,也最忌讳音包字;在歌曲中有多处较长的拖腔,演唱时运用正确的京剧演唱技巧才能更好地表达作品中的韵味。
(二)身段表情的运用
我国许多的艺术家在表现声乐作品的时候都会借助于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运用,在民族声乐演唱中以情感打动观众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何在表演中借鉴中国戏曲表演的手法,将神情、手、眼、身段的完美结合,使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才是我们需要去学习和探索的。
(三)对作品人物塑造的应用
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经过漫长的发展,很多东西都有了自己特定的模式可循,唱念有调、行动有式、武打有套等,表达特定的情感会有与之相对应的唱腔,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是故事内容的表达,上场以及下场时音乐的配合,包括场上的圆场走动都是在表达特定的情感内容,戏曲演员用肢体动作表达各种信息,如:骑马赶路、坐轿、上下楼梯等,演员的一招一式配合唱词念白向观众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经过其漫长的发展,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无论是民族唱法艺术家抑或是正在学习民族声乐的人,适当地学习戏曲演唱是很有必要的,我国的民族唱法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但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如果将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之中所积攒的精华融合借鉴到民族声乐的演唱之中,发挥民族的优势,不断地学习进步,民族声乐的演唱艺术一定可以得到更高的飞跃。所以,对于民族声乐的教学者抑或是学习者来说,学习戏曲的一些唱腔演唱,戏曲身段的形体练习等,会更加有利于自身对作品情感的把握以及舞台肢体与眼神表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正维.民族民间音乐概论[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小妹.论戏曲演唱对当代民族唱法的影响[D].武汉音乐学院,2007.
[3]施敏.民族声乐演唱中借鉴昆曲艺术的研究[J].时代文学:上半月,2009(6):136-137.
[4]刘素琴.民族声乐应借助戏曲表演抒发情感[J].戏剧之家,201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