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体现核心素养的科学课

2019-06-18 01:07孙永权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杠杆科学核心素养

孙永权

[摘   要]在《杠杆》观摩课中教师重视联系生活、学生实验、科学探究、小组合作,很好地渗透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热爱科学课程,为今后的综合性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杠杆》观摩课是一堂体现科学核心素养的优秀课例。

[关键词]核心素养;杠杆;科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4-0092-02

核心素养最核心的特质是教给学生“思考方法”而不是“知识点”,它不追求让学生掌握做具体东西或解答具体题目的知识点,而是强调掌握一种思考方法,“注意整体”而不是“单项突出”。通过观摩《杠杆》一课,笔者感受到在科学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能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热爱科学课程,为今后的综合性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现谈谈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的习惯

《杠杆》观摩课以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的升国旗、晾衣杆的视频导入,引出“滑轮”,并让学生观察课桌上摆放的滑轮,小组合作总结滑轮的特点。这一环节,教师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升国旗、晾衣杆)引入,贴近生活,体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存在于生活中”,无形中教育学生留心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探究“滑轮的实质是变形的杠杆”时,授课教师用学生平时玩的圆盘制作成滑轮,然后分解压缩成杠杆,帮助学生理解滑轮的实质就是变形的杠杆,且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开发成科学实验仪器,再次教育学生留心生活,养成动手改装物品的习惯。

二、重视学生实验,促进学生动手操作,参与课堂活动

在这节课中,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滑轮的概念,而是分给每小组两个滑轮,让学生自主观察滑轮的结构,动手操作使用滑轮,进而悟出滑轮的概念。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动手实验得出的概念比教师直接给出的概念,印象会更加深刻,理解也更透彻。例如,在讲解滑轮的种类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告知,而是采用提问的形式进行引导,如你有办法利用滑轮把桌面上的钩码提起来吗?请动手试一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讨论,最终得出两种提升钩码的方法,教师紧接着追问:“在这两种方法中,滑轮有什么不同吗?学生按两种方法再次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滑轮的不同,从而得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又如,在“滑轮的实质就是变形的杠杆”这一难点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再次让学生动手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就找出了定滑轮的支点。而对于“寻找动滑轮的支点”,教师采用“学生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出了动滑轮的支点,让学生对动滑轮的支点有了深刻的理解。科学课堂离不开实验,而实验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参与。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是自己体验过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而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和亲历实验过程所获得的能力与素养,是在许多年以后能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东西”。

三、重视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滑轮的作用时,教师并没有采用教师讲解或播放视频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在实验中主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否省力?”这一问题时,自己设计与制订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提出了“至少做三次实验,以获得普遍结论”,非常值得肯定),得出了“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的结论。那么动滑轮能省多少力呢?学生再次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发现:动滑轮约能省一半的力且钩码数量越多,提升钩码所需要的力越接近钩码重力的一半。是什么原因使得拉力超过钩码重力的一半呢?学生再次动手实验,并交流讨论发现:由于滑轮的重力、绳子和滑轮间的摩擦力、绳子的重力等原因使得拉力大于钩码重力的一半,从而推论出“在不计摩擦和动滑轮所受重力时,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在讲解“滑轮组中拉力移动的距离和重物移动的距离关系”时,教师仍旧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探究出了“滑轮组中,拉力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的距离的n倍,n为动滑轮绕绳上的段数”。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拓展了科学思维,增强了创新意识,同时形成了用科学知识、方法和态度去看待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观念。

四、重视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滑轮的概念、滑轮的种类(定滑轮、动滑轮)时,采用观察、实验、小组内相互交流、小组间派代表相互交流补充的方法。而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滑轮组中拉力移动的距离和重物移动的距离关系时,教师又采用“分工合作,组长负责”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见,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强调小组内的合作。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任务,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小组内成员的默契配合,及小组内(间)的交流、讨论,不仅培养了学生與人合作、用科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依据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见解的能力。在这过程中,学生能听取与接受不同的意见,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时能勇于改变自己的观点,养成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节《杠杆》观摩课是一堂体现科学核心素养的优秀课例,是一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示范课。核心素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高大上,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乐于探究、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意识,学生就会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这正是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所提倡的,也是我们科学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实践的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京城教育圈.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敲定[EB/OL].(2016-09-18)[2018-11-12]http://edu.sina.com.cn/zl/edu/2016-09-18/11143922.shtml.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杠杆科学核心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过去谁加的杠杆?现在谁在去杠杆?
找到撬动改革的杠杆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