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辉
(河南省濮阳市农业农村局,河南 濮阳 457000)
病鸭16日龄,体重约1kg,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叫声嘶哑,缩颈、嗜眠,嘴拱地,腿软,不愿走动,少数病鸭行走蹒跚,共济失调,或伏卧于地,头向上向后痉挛性点头或前仰后翻,翻倒后,不易翻转。患鸭眼、鼻有浆液性或黏性分泌物,眼周羽毛粘连、脱落,其粪便稀薄,呈灰白色至绿色,部分鸭腹胀。患鸭死前常有共济失调、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2.1 气囊 患鸭气囊浑浊、增厚,气囊壁上附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呈颗粒状。
2.2 脑膜 部分病死鸭脑膜出血、充血。
2.3 心脏 3只鸭心包有积液(共解剖10只死鸭,8只病鸭),有一层灰黄色的纤维素渗出物将心包膜包裹,剥开渗出物,见部分心肌出血。
2.4 肝脏 肝呈土黄色或红褐色,稍肿,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纤维素膜,膜易剥落,肝实质较脆,胆囊肿大。
2.5 肠道 小肠出血明显,肠系膜上附着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2.6 脾脏 脾肿胀不明显,呈紫红色、斑驳状。
3.1 涂片镜检 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有荚膜,瑞氏染色见有少数菌体两端浓染。
3.2 鉴定培养 采取病鸭肝、脾、肺组织及渗出物在血液琼脂上培养24 h,结果出现直径为1~4 mm、凸起、边沿整齐、透明、有光泽,奶油状、无色素的光滑菌落,其无溶血现像。取上菌再涂片镜检,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其无芽孢、不能运动、单个或成对出现,瑞氏染色见两极浓染的杆菌。
3.3 药敏试验 该菌对头孢哌酮高度敏感,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中度敏感,对磺胺二甲嘧啶、青霉素不敏感。
4.1 荧光抗体技术 取病死鸭肝脏、脾脏或脑组织触片,丙酮固定,然后采用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见组织触片中,菌体周边荧光着染、发亮,中央稍暗,其呈散在分布或成簇排列。
4.2 细菌分离鉴定 取病变组织接种于胰酶大豆琼脂平板(TSA)或巧克力琼脂平板,置5%~10%CO2培养箱中37℃培养24h,结果见表面光滑、稍突起,直径为1~1.5mm的圆形露珠样小菌落。取典型菌落以标准阳性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或荧光抗体染色,进行鉴定。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等确诊本例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5.1 预防
5.1.1 鸭场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5.1.2 改善育雏舍的卫生,并保持通风、干燥及合理的饲养密度。
5.1.3 定期消毒,确保生产环境、圈舍、笼具卫生。
5.1.4 补充电解质、多种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增加鸭的抵抗能力。
5.1.5 搞好生物安全措施,除活疫苗免疫期外,定期用高效消毒剂进行带鸭喷雾消毒。
消毒养殖器具和饮用水用含氯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1∶300稀释)。
出栏后棚舍清扫、冲洗,用泡沫消毒剂彻底消毒。
5.1.6 做好饲料和垫料防霉工作,饲料适当添加优质防霉脱霉剂和具保肝护肾功能的饲料添加剂,减缓和消除免疫抑制,提升鸭的抗病力。
5.2 药物防治
5.2.1 患鸭可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5-甲氧嘧啶、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也可用5%的氟苯尼考按0.2%比例拌料,连用5 d,重症者可按25mg/kg体重肌肉注射,连用2d。
5.2.2 庆大霉素8~1万单位肌肉注射,结合拌料,连用3~5d。
5.2.3 硫酸新霉素粉拌料,每克拌料5 kg,1 d 1次,连用4d。
5.2.4 庆大霉素、林可霉素、阿莫西林按1∶1∶1比例混合于氨基比林,以1mL/只的用量,对病鸭进行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d。鸭场最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本场的用药史来用药。
5.3 免疫 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应及时进行免疫接种。
5.3.1 应用较多的是灭活苗,如1型Ra的单价灭活苗,1、2型二价灭活苗或其他血清型的多价苗,Ra和大肠杆菌的二联灭活苗,Ra和出败及大肠杆菌的三联灭活苗等。
5.3.2 肉鸭7~10日龄首次免疫,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1~2周后进行二免。
5.3.3 养殖场可针对当地主要流行血清型,选用相应菌株疫苗对鸭进行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