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走出去”战略成为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优势产能转移的重要途径。这种以中国的公司为主导,服务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跨国整合模式,对国家、社会、企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工程咨询业在“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也应发挥自身作为服务业的作用和优势,作为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1.一些大型企业,承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城市交通设施、大型公共建筑等项目建设。这类项目往往具有投资规模大、资金保障程度高、工程可靠性相对较强的特点,但也经常受到项目所在国政治形势变动的影响。
2.为数众多的企业在目标国家进行各类项目投资,一些大型企业的投资项目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如福耀玻璃在美国投资的玻璃生产线、中国建材在埃及的玻璃纤维工厂、海螺水泥在柬埔寨和印尼的水泥工厂等。各类中小型企业更多在矿业、纺织制衣、轻工方面进行投资建设,这类项目在政策方面比国内具有更加宽松的环境,但对当地投资环境和政治环境更加敏感。
3.利用园区进行投资逐步成为国内企业进行国外项目投资的首选。这种方式既规避了项目前期工作中与所在国相关部门的磨合,也尽可能规避了可能存在的非政策和非市场因素,还可以利用园区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用地条件。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更多中小型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抱团取暖的寻求安全心态,同时还便于延伸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和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成功的典范。
4.对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我国企业较多采用并购的方式在所在国立足,但发达国家在政治方面的干预逐步增强,遇到的阻力不断加大。
5.产品的“走出去”是我国实现“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优势产品出口在世界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但在世界范围内遭遇的反倾销阻击力度逐年加大,为有效规避相关问题,一些企业有意识将产能向国外转移。
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会碰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工程咨询单位需要重点关注和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的。
1.政治因素成为投资风险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全面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在高科技领域、专门技术领域的发展忌惮日益加深,设置障碍增多、合作门槛不断提升,在可预期的未来,这种政治上的歧视和敌视将长期存在,这对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西方国家的并购和投资造成不利影响。
在发展中国家,则更多体现在政权更迭所造成的政策连续性方面的不确定的风险。例如,赞比亚前总统萨塔竞选期间明确采取了敌视中方投资者的立场,虽然当选后政策进行了较大修正,但造成很大影响;马来西亚现任总理马哈蒂尔在当选后,更是直接取消了东海岸铁路项目,虽然工程恢复,但总体方案变化很大,中方遭受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针对可能发生的这种情况,除了在国家层面进行必要的对接以外,企业也应该在总体设计和实施中体现项目的社会责任、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来确保项目的推进和运行,更重要的是项目的前期应该设计充分的风险规避方案和措施,工程咨询单位对这种情况应予以充分的关注。
2.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足,造成决策失误
项目前期工作是防范风险和项目取得成功的保障,特别是对于“走出去”的企业而言,前期工作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成败。目前,我国部分“走出去”的企业前期工作深度不足,表现在:一些中方投资者对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仅参照国内的习惯做法进行项目前期工作,造成投资决策失误;一些企业对投资国的外汇管理政策的情况下,项目仓促上马,造成原料无法供应,损失很大。
一些项目对当地的人文环境、经济趋势,宗教特点、劳工政策、法律体系等研究不透。相关问题在项目投产后才显现出来,造成一些项目难以实施。例如,某项目在非洲某国建成后,由于是以屠宰当地主要牲畜毛驴作为原料,而毛驴是该国主要大牲畜,引起当地社会舆论和民众的强力反对,政府被迫进行干预,造成企业停产。没有深入了解,造成外汇提兑困难;一些企业对相关产品的关税政策没有进行充分研究,造成成本提升;一些企业的产品未与政府部门正式对接造成政府处罚和禁止生产。例如,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产品(非进口固体废弃物),在我国属于政府鼓励项目,但在一些国家明确规定禁止利用一切废弃物生产产品。
有的项目尽管获得政府许可,但没有充分考虑建设条件,没有充分依托工程咨询单位前期工作的建议,对原料、能源和电力供应、物流条件、工程地质等工作没有做充足准备,造成很大损失。例如,某项目开采的当地原料含磷量较高,在国内从未出现这种情况,在未进行充分实验
3.前期规划不足以及规划难以全面实施,造成园区建设的被动
园区建设和产业集聚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依托。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方式和国内具有重大差别。一般都是以企业作为经营主体,通过购买和租赁的方式获得建设用地,并主要通过对外租赁和出售土地的方式进行运营。绝大部分园区都对产业和园区建设进行了规划工作,一些园区甚至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为企业入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运行方面,一些园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吉布提国际自贸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等。但一些园区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困难,例如为行业所熟知的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虽然目前园区已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园区建设未能按照规划要求实施。在前期由于投资环境和各方面存在较多困难,所以园区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原有的功能分区的设置,基本上完全没有实现。在实际运行中,是根据企业入园的先后顺序,按照入园企业要求的地点来选址建设的,这样就造成了整个园区从产业布局来看非常的混乱,食品厂和制鞋厂、陶瓷厂、混凝土搅拌站、钢铁厂、制药厂等相互混杂,从园区的管理功能分区,以及环境保护、物流组织、卫生条件来讲都非常不合理,这是目前众多的园区在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工程咨询单位在规划设计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1.以工程咨询和设计单位为总承包单位的对外工程总承包项目,是我国工程咨询单位(同时也是设计单位)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方式。
2.对外投资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一般而言,国外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普遍面临基础资料缺失严重、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缺乏、当地人文信息陌生、市场信息和分析依据缺乏、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程度低、官员和相关人员腐败严重、合作方效率严重低下、劳动力技能差且效率低等问题,尤其是项目的各类风险性分析既要找出风险因素和影响程度,也要找出规避手段和措施,加大了可行性研究工作难度。但这项工作应成为工程咨询单位“走出去”对外服务的核心。
3.工程咨询单位应将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的产业和园区规划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并要和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工程咨询单位单纯完成一个园区规划工作的意义不大,只有和园区项目相结合、和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
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的规划,应在对所在国经济社会总体形势和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园区的区位、建设条件、能源保障、周边城市化水平、劳动力保障、市场环境和主要目标市场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进行主要产业方向设计和基础设施规划。在完成园区产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园区总体规划或进一步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并提出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但必须坚持主要产业板块和功能分区的相对稳定性,避免出现总体布局失控、物流组织混乱、环境保护难度加大和卫生条件不良的情况出现。
工程咨询单位应利用自身对行业了解深刻、与各行业协会和国内企业接触广泛的有利条件,通过有偿服务的方式,主动承担起园区招商引资工作,这是所有园区经营者十分欢迎的合作方式,也是工程咨询单位延伸服务链的有效途径。通过招商引资工作,为意向投资者提供相应的服务,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能力。
大量中方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以产业园为载体、形成产业集聚、抱团发展的模式有强烈意愿,这种模式尤其在产业链发展方面具有十分明显优势,对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抱团出海是非常有益的,也是工程咨询业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4.在我国企业“走出去”方面,也面临国家外汇管制相对严格,融资难度较大的问题。工程咨询单位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完成相关企业融资方案设计和企业投融资的相关中介工作。
5.应该结合服务对象,对重点国家进行深度耕耘。当前,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对我国行业企业“走出去”做了很多的工作,委托有关单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国别投资环境方面的研究。这些成果对工程咨询单位从事“走出去”企业相关服务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相关的信息资料需要积极获取,可从中选择适合本单位业务的具有良好服务前景的国家和地区。
6.我国工程咨询单位应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协会、相关科研院所建立密切联系,可以采用有偿服务的方式。例如,通过与某国有关地质科研单位和行业规划研究单位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可以了解所在国相关行业各产品的产量信息,尤其是对资源方面进行了解,可以获取企业比较关心的矿产资源原料地基本情况,并可以通过合作对资源进行初步勘探,与当地行政部门和社会组织、资源和土地所有人进行前期谈判等,也便于将相关信息推荐给投资意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