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安古镇自古为川黔贵播驿道和川盐入黔水陆盐道上的著名盐埠商市和军事关隘,踞守陆路驿道,扼控赤水河航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千年军商古城堡”。古镇因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生态集镇、盐运枢纽、红色古镇,是贵州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古镇因河运而兴,早在殷商时期,这里就有古人渔猎的踪迹。距丙安古镇10公里的马鞍山大型东汉古崖墓群,佐证了丙安古镇上千年的历史。蒸汽机时代以前,因航道通航等级不高,航运条件不发达,加之匪患猖獗,盐商船队和行人常在此歇息集结,陆路行人需寻求保商队护送安全翻越穿风坳古道后,前往贵州腹地。古镇便成为川盐黔运中转站、物流集散地和川滇黔军阀角逐场。尤其在清乾隆年间对赤水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后,来往盐船、商贾云集,集市更加热闹。
丙安古镇现存古建筑大体成型于明末清初,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物产经贸、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的特定历史风貌。古镇地处沟壑地带,地势起伏落差大,海拔最高处1271米,海拔最低处250米,坡陡沟深,几乎没有适宜场镇建筑的宽阔平坝。迫于商贸军事和水陆运输的需要,丙安先民采用了颇具特色的木框架吊脚楼型制建筑技术,在倾角约60度、高出河岸20多米的山地,妙借山势,巧用涵洞,凿岩立柱,就地采用木、石建材,建造出一幢幢悬空拔起20多米的吊脚楼。悬空吊木质脚楼城堡在赤水河畔南岸陡峭的危岩之上,背倚青山,三面环水,历经千年风霜,仍稳如磐石。保存完好的代表性典型建筑有吊脚楼、街房、古寨门、古码头、摩崖古碑刻、五龙八墩桥、镂空浮雕檐撑、朝佛寺、石板街面等等。
古镇民居串架接庐、婉延起伏,临河一面一律以木柱或砖柱为支柱托撑楼房,形成吊脚楼建筑型制风格;沿街一面少有门窗,多数采用可以自由装卸的木板为面壁板或商铺板,部分民居高出街面建一底一楼,檐撑等建筑构件镂空镌刻麒麟、花卉、卷云等饰图;倚山一面砌石墙础;木构串架、板面壁或竹胎泥面壁,随地形山势抬升沉降。
吊脚楼凿岩立柱架建,每幢楼房分别由数量不等的木柱或砖柱托撑,楼房组群标高15米至30米不等,数百根托柱凌空拔起数十米,承载上万公斤的重量。古镇吊脚楼总体型制风格为吊脚楼,但其中又有许多变化,用途、功能不尽相同。挑承式的是悬空楼,有柱无墙不派它用的是虚脚楼,形似悬空楼、虚脚楼而无底层的是无底楼,仅赖一木柱或一石柱托起整幢楼房的是独脚楼。吊脚楼形似芨芨可危,实则稳如磐石,自古没有发生倒塌事故。
如今,丙安古镇的古建筑已有部分残损,但大部分历经几百年风雨兵燹仍保存完好,散发出古代历史文化的光芒和浓郁的乡土风情,使古镇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自然人文生态圈。夜宿丙安,更能体验到这里的宁静,感受清代仁怀厅同知陈熙晋“树杪炊烟夕照收,无端风雨落床头。客心摇曳青灯里,一夜滩声撼小楼。”诗句的意境。
在近代史上发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军团部率红二师进驻的军事行动,使丙安古镇成为经历过改变战局重大战役的军事要地和著名战斗军事指挥机关驻地,并因此扬名中外、光照千秋。史上赫赫有名的遵义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今后的战略方针——即攻占赤水县城和合江县城,在四川泸州与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第四方面军汇合。当时军团部及二师强占丙安,上千红军将士为了不扰民露宿街头。军团指挥部和二师师部设于此,指挥了丙安、柏杨坎、七里坎、黄陂洞、复兴场、风溪口等重大战役,揭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如今,丙安在保留古镇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完善古镇基础设施,重点对丙安古镇葫芦街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建筑艺术文化遗产恢复和保护。这座历经传奇的小镇又再因为旅游业的发展重拾活力。
区位:遵义市赤水市丙安镇丙安村
民族:汉族
面积:134.2平方公里
人口:约21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