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平中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教育问题引起人们重视。职业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改进农业发展现状,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引起原因,分析提出一系列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管理
深化改革的推进影响中国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同时,也引起了教育界对教育理念的重新思考,现阶段对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提倡给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机会,农村职业教育更是振兴乡村经济的关键。2011年《关于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出台后,在各个省份推进农村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有了一定发展,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提供了机会与平台。但在农村教育体系落实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矛盾,农民子弟的职业教育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要完善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还需不断创新理念,针对性地采取措施。[1]
一、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农村职业教育成本高、机会少
新形势下的农村家庭收入有了明显增长,但这些增长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也只能满足农民家庭的生活所需,在高额的教育成本之下显得微不足道,财政收入少、承担税务重,是目前农民的生存现状,而农村职业院校的学费、食宿费、再加上其他费用,每年支出大概要5000-6000元左右,据统计,一般的農民家庭年均收入在12000-15000元左右,也就是说,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农村学生每年的支出占家庭的近三分之一。在很多把改善家庭条件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农村父母眼中,高额的职业教育学费支出不仅是对孩子的完人教育,也是一种投资,但三年职业教育所花费的近8000元机会成本换来的却是不对等的就业机会。由于农村的交通限制、条件限制和信息部队称等原因,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农村职业院校提供的就业机会显得偏少,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出现错位。[2]
2.民众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同度低
调查研究显示,近十多年来,愿意去中等职业院校就学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只有少数学生自愿选择上中等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都是考试失利,在教育分流的过程中进入中等职业院校的。这就证明农村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主动性低、难以管理等问题,反作用影响学校声誉,进一步影响民众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知,形成恶性循环。从我国目前农村的职业需求结构来看,农村职业教育体系难以提供农村人口实际所需要的职业培训,职业教育难以满足就业目的,并且在农业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缺乏向上的通道,完成职业教育后缺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农村民众来说缺乏吸引力。
3.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在宏观环境中,中国农村处于弱势地位,与发达城市经济相比,农村所获的经费支持和设备分配都较少,地理位置对教学活动开展的影响以及师资的流失等原因都造成了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不足。在各种学习条件的限制之下,在农村职业教育院校学习的学生往往难以达到培养目标。而课程专业选择与农村实际需要的脱节,又造成农民对职业教育产生消极态度,在农村职业教育院校的培养方案中,大多对农村实际情况了解度不够,不清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涉农专业不多,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难以体现其改善农民生活、为农业发展服务的目标。
二、克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相关对策
1.创新农村教育服务模式
一般情况下,在对农村职业教育院校的调查中,总是容易看到成功典型而忽视部分薄弱学下,用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知道农村学校,容易出现脱离实际的问题。在创新改革农村教育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深入基层调查,先对现有农村职业院校现行模式进行摸底调查,再对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和农民实际需求密切了解,针对性给予指导意见。再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在一两所职业院校进行教育体质和机制的创新探索,摸索出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职业教育的道路,培养出一批新型成功的农村职业教育成功者。
2.缩小城乡差距,转变群众理念
转变民众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是扩大农村职业院校招生,提高职业受教育者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前提,也更利于提高职业院校自身管理水平。在农村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应当是农民极其子女的利益,学校应该从学生出发,以人为本,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农村的未来发展为最终目标,注重学生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就业率等具体指标,重点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不用简单化一的办学模式和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否定农村职业教育,政府和学校应当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机会,缩小城乡职业教育的差距,在资金投入、学业资助和师资配置上适当帮扶农村职业教育。
3.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部分人群对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存在误解,在招生时注重初升高失败分流而来的初中毕业生,采用各种方式吸引这一部分生源,忽视了对自身实力的提高。要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系,首先应当从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功能入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服务,提高劳动力转移水平和效率;其次为农村适龄人口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通道;最后,为留守农民提供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扩展职业教育内容,用科学化、体系化的职业职业教育体系建构完善职业教育。
4.扩展农村职业院校办学经费来源
经济是根本,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经费通道狭窄,难以实现院校建设和办学水平的实际提高,尤其是一些最需要教育经费的贫困地区,受区域限制收入水平缺乏项目经费。要打破农村职业教育在经费上的不足,首先应当改变自身单一的办学体制,用多元化、与社会连接的办学性质吸引企业支持和社会资金,以及不同的援助经济和银行贷款等。提倡学生发扬研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争取在教育、经济、科技和就业的有效组合之下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结语
农村职业教育必须立足自身发展环境,以本村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为目标,调研自身教育需求后,调整适合农村人口的教学模式,根据区域内农民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进行培养。用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吸引建校经费和办学经费,用稳定的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缩小城乡差距,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唐智彬,石伟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8):60-65.
[2]谭璐.新型城镇化视阈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破解[J].职教论坛,2014,(13):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