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燕
摘 要: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倡导在各学科的教育中“以人为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有效的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 小学语文 应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和需求、动机有密切关系。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的紧张的心理状态,这时就需要激励,来满足个体的需求。
一、激励性语言概述
激励性语言,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激发人积极行为的言语。这种激励性的语言可以激发人的自信心,给人以鼓励,促进人积极向上。[1]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每一个人都抬起头来走路。”很多时候,激励性语言会化作一种力量,富有警醒作用的激勵性语言能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2]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使用现状
1.教师评价语言单调,没有针对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使用激励性语言,可以增加教师的语言魅力。经调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言非常少,内容单一。[3]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会觉得去评价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浪费时间,影响课堂进度。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用到的评价语言内容形式化,为了完成评价而用到的几句重复性的语句:“你说的真好”“真棒”、“很好”、“真聪明”,这种内容简单没有针对的话语对孩子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孩子也不会有任何学习热情的变化,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当他听到老师说“很好”,他不会清楚这个问题自己哪里说得好,是问题答案说得正确,还是自己的声音洪亮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其他孩子也不知道要向他学习什么。在公开课时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其中一个孩子回答问题后,老师会让其他孩子一起鼓掌:“嘿嘿,你真棒!你是我们的好榜样!”如果只有一两个孩子受到同学们这样的评价,心里会很高兴,下面的课如果有多个孩子老师一直用这样的方式去激励,学生不会受到太大的触动,学习的兴趣也不会提高。
2.教师的评价语没有找准时机,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智慧型的教师要更好的驾驭课堂,既要眼观六路,又要耳听八方。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更是要找准时机,如一名平时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突然举手,老师及时叫孩子回答并给予鼓励:“你的想法多好,老师都没有想到。”读课文时,一个平时说话声音很小的孩子把课文读了下来。“通过预习你已经把课文读通顺,下次声音再大点就更棒了!”教师如果这样切合时机的去激励学生,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哪个地方做的好,哪里还需要加强。课堂上有的老师会忽略这种有进步式的发言,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当学生说出自己心中想要的答案时才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孰不知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动力,促进他更好的学习。
3.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偏爱优等生。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于学习上的优等生给予表扬,而忽略了中等生和学困生,特别是学困生更需要引起老师的关注,弱小的心灵更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而优等生总是不时的听到老师对自己的称赞,也容易骄傲自满,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当自己犯错误或者有困难的时候也不能摆正心态,容易一蹶不振。而学困生长时间得不到老师的激励,会“破罐子破摔”,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和信心,虚度年华。
三、善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激励很多都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而学生由于心理特点,听到老师激励性的话语会心生愉悦,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1.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内容要丰富。
语文是一门语言工具,课堂上教师的语言魅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如学习《狐狸分奶酪》一课时,体会小熊哥俩儿生气时的话,一个孩子边读小熊的话,边做动作:“你可真会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把小熊的样子声情并茂的表演了出来,我及时抓住时机鼓励孩子:“瞧,你已经读出来小熊生气的样子,谁能向这位小朋友读的一样”,肯定了读的有感情的这位小朋友,同时也调动其他人的积极性。 当学生一笔一划用心书写生字,发现学生写字时间架结构有错误时:“只要看清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就会写得好看,你不是也会这样做的吗?”这样的有意义的激励语言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需要改正,激励语言不仅仅是在表扬学生,也是在鼓励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 总之,教师的语言就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掌握好教师的语言,就能让我们的课堂事半功倍。
2.语文课堂中的激励语言要抓住时机。
课堂上是一位老师与多个学生的师生互动,是学生之间的生生互动,学生因为学习基础不同,性格差异等因素,在接受新知识时的反应也有所不同,语文课堂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抓住时机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话语和方式来激励。一个平时胆小的学生想举手发言,又犹豫放下手,我总是投以赞许的目光,走到他身边,轻抚他的头发:“你来试试,好吗?”在他回答后我会说:“今天我非常高兴XX同学大胆举手发言,而且非常棒,希望你经常让大家听到这样精彩的发言。”
3.教师的激励语言要面向全体学生。
有问卷调查表明,学困生是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激励,他们因为自己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敢接近老师,害怕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歧视和嘲笑。这些学生往往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不善语言思维,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课堂上教师容易忽略学困生,更很少对学困生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学习《敕乐歌》古诗时,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我让孩子们比赛背诵,看谁能把古诗背下来,老师会送他一个小粘贴,所有的孩子都积极的背诵,开始考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个女孩举起手,眼睛一直看着我,她平时学习新知识接受的很慢,老师都要在课后进行辅导。我连忙叫她起来,并示意其他人安静下来,认真倾听。她不慌不忙的从头背到最后,我说:“好棒啊,这么快就把古诗背下来了,老师送你一个赞”我向她竖起大拇指,并当场给她一个漂亮的小粘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激励性语言是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好激励性语言,它能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莉.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小学语文教学,2003,(11).
[2]全伟民.浅谈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59.
[3]刘梅.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