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城市经济基础逐渐雄厚,政府和市民都盼望对旧滨水地带改造,或开发新的滨水城区。开发滨水地区不仅仅是对城市面貌的提升,而且经过一些专业的技术手段,能够恢复河流本身的生态及环境,进而提升滨水区地块的商业价值,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滨水空间;城市设计
从漫长的城市发展历史看,众多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开发滨水区正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能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的契机,这不仅仅是由于滨水地区作为城市的黃金地段,能提供土地开发的新机会,而且这种开发往往反映出城市经济的转型――从制造业占统治地位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由此希望通过城市土地使用的调整或开发,来体现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开发滨水地区提升或重塑城市形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良机。
1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1.1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是承载人类活动的共享物质空间。城市是由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空间叠合而形成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以人们为主导的城市开放性空间,是人们聚集和交往场所的空间,主要指城市建筑实体之间的开放空间体,由建筑立面的主导形态界定。同时城市公共空间也是人们日常进行活动、沟通交流的场所,能够维持建筑实体和虚体空间之间的平衡,促进城市生活的交互关系,加强公共活动的联系。城市公共空间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对城市生活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能够反映出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和价值取向。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精髓所在,一个城市最主要的特质就是通过城市公共空间来表现的。
1.2 城市公共空间分类
城市公共空间本身就是一个积极性的空间,它有着多种功能,各种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城市公共空间有多种类型,比如点状的节点空间、线形的街道空间和面状的领域空间等,各种场所空间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共同组成了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类方法有许多,按空间特征可分为:1)城市广场——以多功能、综合性为特点,构成市民的公共活动中心;2)城市公园——供市民休憩、游玩的场所,有一定的绿化或娱乐设施。相对广场而言有一定的围蔽性;3)街道——街道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主要在于其与行人密切相关的步行系统,如林荫道、商业步行街等;4)滨水空间——河滨、湖滨、海滨是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的边际,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融会、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1.3 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市民性和功能性。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一种开敞空间,而且还具有供城市居民生活使用的其他功能:1)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的环境品质。2)有机组织城市和人为活动,行使工作商务、文化教育、商业消费、休闲娱乐等职能。3)构成城市景观。4)改善交通、便利运输,并通过综合利用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5)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如滨水区公园,可以有效地防止高强度和破坏性的开发行为。
2 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概述
2.1 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概念
滨水区公共空间是指位于城市滨水地段,以观赏休闲、娱乐消费为主要目的这一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是沟通城市空间和水域空间的重要廊道,反映出水陆空间的融合渗透;是不同尺度、功能、性质和类型的个体公共空间的集合;是为城市提供各种与水体联系密切的休闲、集会、娱乐等公共活动的空间场所。
2.2 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的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域空间:水体本身的空间。提高滨水区的旅游功能,即活动的城市功能区带来的城市活动。2)自然空间:绿化空间及自然生物生长栖息地,自然的开敞区域。3)交通空间:连接城市内部空间与滨水空间的过渡空间以及各滨水区之间的联系空间。4)亲水空间:滨水界面空间(包括滨水驳岸空间),人与自然交流发生的空间。5)建筑、构筑物空间:滨水公共开放空间中作为商业或者观赏的建筑、构筑物互相之间以及与滨水环境共同形成的建筑环境空间,以供人们进行消费或者观赏休闲的活动行为。
2.3 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
滨水公共空间包含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因此它具备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质:具有空间的属性和形态特征、具有开放性、受到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要体现城市形象承载城市活动等等。同时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环境又具有与城市内部公共空间不同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共吸引性。水是自然界中最为灵动最为鲜活的元素,滨水空间向那些生活在城市“水泥森林”里的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使得人们更加愿意在滨水空间组织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更愿意在水滨交流和休憩,所以在进行滨水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时要加强空间的可达性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2)自然生态性。滨水地区是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敏感部位,是城市的生态走廊。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作为城市与自然水体的中介空间,其空间环境也较城市中其他空间更具自然性。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交汇地,在城市生态功能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上意义重大,滨水空间的生态保护一直是滨水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3)文化性和历史性。水是生命之源,水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水文化是人类最原始的文化之一。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人们在水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城市滨水区也保存了它所在的城市长久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气息,滨水公共空间也是城市最能体现其文化与历史的区域。
4)空间分布的多样性。由于滨水空间是由水域空间、陆域空间、水陆交汇空间构成,每个空间都有其不同的构成要素,它是建筑、城市、景观三个层次的叠合体。
3 总结
在城市开发这个强大的推动力的作用下,城市发展呈现加速趋势,城市规模在人口上急速膨胀,在空间上快速扩张。最突出的是城市风貌特色的丢失和城市空间环境,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未能同步提高。城市规划应考虑如何在城市建设大发展中提升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使城市更具生机与活力,成为宜人的生活场所。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环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和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其品质的提升将对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提高,对城市形象的改善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塑造滨水城市公共空间,就要做好滨水区城市设计,滨水区城市设计以创造吸引人,富有特色的公共空间为主要任务。滨水区开发建设要有深思熟虑的开发筹划,周密的规划,新颖的设计,有效的规划控制系统。要不断完善创新规划控制系统,创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蕾,李红.城市滨水区开发的转型机制研究--从舟楫往来之利到现代城市的生态疆界[J].华中建筑,2006,24(3).
[2]王晓东.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多维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程世丹,李志刚.城市滨水区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37(4):121-123.
[4]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25(7):41-46.
[5]胥建华.城市滨水区的更新开发与城市功能提升——以上海市黄浦江南延伸段C单元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8.
[6]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25(7):41-46.
[7]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8]王娟.基于使用者环境行为模式的三河市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D].清华大学,2012.
作者简介
阎如云(1992-),女,山东威海,研究生,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绿色建筑与生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