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谱华章“乐”然纸上

2019-06-17 05:25李晓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图谱小学

李晓军

【摘要】音乐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它通过一个个有序串联的音符在欣赏者的脑海中创造出一幅幅炫丽的画卷。笔者探究运用“图谱”将音乐符号化、具象化,以此切实帮助小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对乐曲的节奏、力度、音色以及结构等音乐要素进行感受和理解。笔者认为,该模式的探究能有效推动学校音乐欣赏课堂的变革与创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水平以及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小学  音乐欣赏  图谱  审美感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26-01

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审美感知”被放在首位,说明了体验、感悟、理解音乐是学习音乐的“第一步”。在音乐教材中每一课的聆听部分就是开展“审美感知”这一素养培育的重点环节。但从日常教学中我发现,我所在学校的音乐课中老师们对聆听部分的教学并未够重视,在欣赏课教学中也缺乏有效的方法,以至于未达到走好“第一步”的效果。为了能更好地“上好、上活、上新”音乐欣赏课,我开展了运用“图谱”创新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实践探究。

一、揭开图谱的面纱

所谓图谱,即音乐结构图,即将抽象的音乐用形象化的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图画、符号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音乐的性质、旋律、节奏、特征、曲式结构特征,强化音乐审美感受,提高音乐记忆效果。[1]

图谱将乐曲变得具体,让音乐能被“看见”。通过运用长短、曲折不一的点与线“绘画音乐”,让抽象的听觉艺术得以以符号的形式呈现在聆听者的眼前。在有规律变化的点与线之间,我们直观地发现乐曲中节奏的特点、强弱的变化、乃至音色的转变。图谱也将乐曲变得形象,让各主题得以凸显。

二、创设图谱的课堂

图谱具有具体、形象、有趣的特点,因此我在设计的多个教学课例中都运用图谱来辅助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音樂中节奏、力度、音色等元素的特点。

(一)运用图谱感知节奏特点

图谱对节奏的呈现是尤为明显的,如密集型节奏较多的乐段可以用密集的点来呈现,而反之则可以运用一些直线、大波浪线来呈现。

如在四年级聆听器乐曲《森林狂想曲》的教学设计中,本人采取分段聆听、区分不同主题的方式欣赏乐曲。在聆听主题①的过程中用密集的点和波浪线来展现该主题轻快活泼的音乐情绪,较为形象直观地展示了该主题的节奏特点(图1)。为加深学生对该主题的记忆,同时进行体态律动(根据乐曲节奏在右手指尖及左手手臂上跳动)和模唱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对主题进行有效记忆。

(二)运用图谱感知力度变化

在聆听过程中,感受力度变化也可以借助图谱的方式来进行。通过直观的画面呈现,能更好地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如二年级聆听《青蛙音乐会》中,为了突出乐段A的力度变化是从强到弱的,在教学设计时我创作了一组逐渐变大的斜线来表示乐段的力度变化(如图2)。

(三)运用图谱提示其它元素

聆听教学强调对音乐素材中重要元素的感知,一些重要的元素能更好地凸显音乐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提示、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小细节。《青蛙音乐会》中,乐曲为了营造生动的画面,增加了许多蛙鸣声。我则在该乐曲的相应乐段中运用了一连串的圆圈代表这些杂乱的蛙鸣(如图2)。通过图谱的形式,让低年级的孩子能够准确地感知音乐的元素,增加了孩子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与信心。

经过对图谱的实践研究,我发现运用图谱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对教师、学生两者在审美感知能力和创造力方面都有提升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更新了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图谱创作的过程中乐曲曲式结构分析能力及审美感知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小春.《小学音乐教学图谱有效设计方法例谈》.《儿童音乐》,2011.7.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图谱小学
绘一张成长图谱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