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儒 徐志远
【摘要】情感教育是一个与唯理智教育、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它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具有感染性、渗透性、亲和性、主体性等基本特征。情感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塑造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等主要功能。
【关键词】情感教育 基本特征 主要功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视野下的基本范畴及其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4BKS10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50-02
作为一个与唯理智教育、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情感教育是指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情感交流触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人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人们在相互依赖、彼此尊重的心理基础上,将正确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的教育。[1]情感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思想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有效的情感因素,做到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才能增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和探讨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对于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进程,增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
情感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感染性
情感教育的感染性,是指教育者的情感通过表情、语言和动作等外在信号传递情感内涵,并对受教育者施予影响和感染。教育者在进行情感教育时,其充沛的情感表现,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在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一定的情感氛围是必要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达于人心的东西,它不但诉诸于理性,也诉诸于情感。无论是诉诸于理性还是诉诸于情感,都需要一定的情感氛围。情感教育所形成的良好情感氛围宜人动人,使受教育者如沐春风、如逢甘雨,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极大的感染,从而容易接受教育者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渗透性
情感教育的渗透性,是指教育者在情感教育中,寓理于情,以情动人,表现 出愉悦性、隐蔽性、无意识性的特点,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情感教育过程是一种情感互动的过程,本身充满着无数的情感渗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有一种不太愿意整天被人教育的天性。造成教育人们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目的在受教育者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情感教育是一种潜隐教育目的,通过情感的交流和渗透,对人们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无痕式教育。它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迪,使人们在没有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认识、净化心灵、规范行为。
3.亲和性
情感教育的亲和性,是指它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使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会到轻松和乐趣,从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是情感教育的基础,也是情感教育的内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双方的情感沟通,最终达到提高受教育者身心素质的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在交往过程中都有一种需要,即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尊敬和认可,融洽的主客体关系是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而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由此而迸发的对受教育者的爱护、尊重、同志式的友好态度,是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也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的必需的催化力量。情感教育能够引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帮助他们站在一定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和认识问题,有利于缩小双方的角色差距与思想隔阂,增进角色理解和信任,实现心理相容,润滑人际关系,从而增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主体性
情感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它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保护人们的自尊心,帮助人们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众所周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人们接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经过自身思想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人们自己教育自己的产物。一切教育活动和环境熏陶最终总要通过人们主体作用的发挥才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个体情感的参与,情感教育要求教育者承认受教育者有自主能力,用心接受他们的思想情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情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者的情感引导,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和积极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之成为增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促进因素。
二、情感教育的主要功能
情感教育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导向功能
情感教育的导向功能,是指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导向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个体的心理构成包括个体认知、个体情感、个体意志等方面。个体心理中知、情、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个体的“知”要外化为“行”,离不开“情”、“意”因素的参与。个体认知也可称为个体认识,它是指个体对一定的思想道德规范及其所蕴涵的思想道德必然性和思想道德规律的认识。个体情感是个体基本的心理要素,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內部体验和潜在动机,对人们的心理世界起着调节和导向的作用。意志是指个体在具体的情境中做出决断,并使之付诸实践的能力。个体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思想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做出的稳定的反应。在现代社会中,没有正确的认识,就很难有正确的行为规范。但由于个体需要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知识、信息可能有不同的体验,也有可能导致有不同的行为和习惯。人们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情感作动力的认知是苍白的,没有认知作基础的情感是盲目的,没有认知作指导的意志会流于偏执。只有经过理性认识并伴有坚定信念的情感才能执著、稳定。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环节的统一,在情感教育中只有对人们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施加影响,使它们向同一方向平衡而协调地起作用,才能真正引导和促进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2]
2.塑造功能
情感教育的塑造功能,是指塑造人们健全人格的功能。情感教育的特质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受教育者的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情感教育以受教育者的发展为中心,在了解他们的情感、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欣赏他们、坦诚地对待他们,把发展和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作为根本责任。从教育者来看,教育者一方面充分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和各种因素引导受教育者深刻理解所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教育者的态度、价值观、人格魅力自然会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教育者的这种人格魅力能深深地吸引受教育者,使之产生钦佩之情,进而易于接受教育者所信仰并传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社会心理学表明,受教育者是否接受某种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信息,与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直接相关。因此,教育者应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通过无声的语言、无形的感染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力求在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给予方向性的暗示。从受教育者来讲,在充满信任和愉快的情境中,审慎地、有选择地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人格方面的特征,并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内化到自己的人格品质体系中,最终塑造自己的健全人格。
3.激励功能
情感教育的激励功能,是指教育者的情感具有激发和鼓励受教育者行为的功能。情感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启动因素之一。达尔文认为,一种情感莫不连带若干复杂的动作。在一定条件下,情感直接引发人们的行为。情感具有两极性,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它要么激发人们的热情、上进心、美感等推动受教育者驱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么抑制其积极性,使人浅尝辄止。因此,在情感教育中,教育者应激发和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抑制他们的消极情感。教育者应注意把握受教育者的情感变化,善于利用时机,用自己积极、乐观、自信、先进的情感激励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情感,抑制和转化消极情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兴趣和意志得到应有的尊重,身心得以生动活泼、自由的发展。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所展示、所蕴涵的理想、信念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由此而迸发出的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所蕴涵的、所展示的理想和信念的追求精神及坚定不移的信奉态度,是一种示范力量。它以“身教”的巨大感染力构成了一个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内容的强大“感染场”,鼓励和推动受教育者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展开和良性运作,从而使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成为真情的流露,真实自我的表达,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本宣科和口头信息递送。因此,教育者对其所从事的事业应该报以满腔炽热的感情,在受教育者面前,要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稳定的思想情绪以及敬业受岗的精神,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鼓励和感染他们。
4.调节功能
情感教育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的组织或抵触功能。情感是人的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既是人与客观事物联系的中介,又是人与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产物。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智慧的高级组织者。情感教育就是把受教育者的情绪尽力调节到一定的愉悦情绪状态,让他们对教育者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积极的情绪倾向。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方式,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的情感方式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情感方式决定了人们共同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展开,成为把社会人员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在人们的共同生活和相互关系中,情感因素对个人有着极大的约束力。因为人们既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赞同性情感,也需要有人接受自己情感的表达。如果一个人因自己的思想行为方式而生活在处处被人反对、被人鄙视以至被人痛恨的环境中,自己情感找不到一个可以表达、可以为人所理解的地方,那么他的心理就会处于一种严重的不平衡状态。為了帮助他实现心理平衡,教育者则会指导他调节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以求得与其他社会成员一致。因此,教育者应始终善于掌握时机、创造意境,争取恰当的方式把受教育者的情绪调节到最佳心理状态,以增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
参考文献:
[1]武博.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7(8).
[2]许浩.论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与完善[J].教育探索,2006(10).
[3]王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情感教育的特殊效应[J].求实,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