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常性写作”对中学记叙文教学的启示

2019-06-17 05:33林慧铃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方方哲理

林慧铃

内容摘要:长久以来,中学生对记叙文兴趣不浓、创作缺乏素材,表达虚情假意、平庸俗套等弊端已经泛滥成灾。本文主要以方方小说“日常性”为突破口,探讨作家选材立意的方法,以此为中学记叙文写作提供恰当的指导。

关键词:方方 中学记叙文 日常 哲理 拒绝俗套

自古我国就有“以大为美”的传统,其中“大”的语义中就包涵了宏大、崇高。这种语义特征体现在诸多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在写作时通过波澜壮阔、曲折回环的故事情节,勾画出精神高贵的英雄人物,借此表现高远、宏大的主题。这种理念烙印在诸多一线教师的思维中,导致他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过多地强调中心立意,力求刻画典型人物,忽略了学生对生活的真实体验。由此造成学生的写作游离于生活之外,呈现出无病呻吟、虚情假意等诸多问题。在方方的小说中,躲避崇高、回避宏大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作家将创作眼光由精英阶层聚焦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秉持知识分子的价值坚守,对生命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哲理化的思考。这种创作在选材和主题的确定上都更贴近中学生的创作心理,符合中学生的日常写作实际,流露出写作者的真情实感。

一.选择题材的来源:走进市民,关注日常

在中学记叙文写作中,学生时常抱怨生活“两点一线”,没有跌宕起伏的生活体验,找不到恰当的创作题材。但与其说学生没有生活体验,倒不如说学生缺乏从现实生活中选材的感受力和敏锐性,不能从“日常生活”中充分挖掘身边的素材。

方方在小说素材的选择上,努力突破传统宏观叙述的窠臼,将写作的触角延伸到武汉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引领读者走进各式各样的市民生活。如《乌泥湖年谱》中的知识分子丁子恒、《万箭穿心》中的汉正街“女扁担”李宝莉、《出门寻死》中的家庭妇女何汉晴……。这些人大多是大千世界中最平凡、最普通、毫无特色的一群人。“他们很难站在人群前面去主导一个什么潮流,……总是被动地被生活推着走。”1常常被宏大叙事所遗忘,但方方却理解、体谅他们,并认为正是他们“踉踉跄跄地随历史前行之时又推动着历史。”2通过描摹他们零零总总的生活百态,反映出时代的文明质量、风情格调、文化素质。比如《出门寻死》中的何汉晴,只是20世纪90年代千万遭受下岗之难中的一名普通家庭主妇,为家耗尽心血却遭到公婆的冷嘲热讽,日日被“便秘”“烧水”等繁琐事物所牵绊,活着累,想死,死不得,想反抗,又反抗不成。方方通过描绘这最卑微、最平凡的底层家庭妇女的一生,展现出当代社会普通妇女艰难的生存状态及卑微丑陋的人生境况,凸显出时代对妇女精神的压抑。

同时,在描绘日常生活情境时,方方总是刻意回避自己的主观情感以及价值判断,以客观、冷静、不动声色的姿态,将市民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事无巨细,如实地记录下来,如:何汉晴的万年便秘(《出门寻死》)、华蓉精致的喝茶习惯(《树树皆秋色》)、《万箭穿心》中汉正街、扁担文化等等,在这些琐屑的、日常化的、生活化的细节流中,将武汉人性格中陋俗以及骨子里的直率豪爽、精明能干呈现出来,同时从人物的命运中折射出时代的沧桑与悲凉。这种选用平民生活细节入文的选材方式使得方方的作品在一系列场面宏大,气势恢宏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展现出其特有的韵味。

这就启发中学生在记叙文选材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规避崇高,把眼光更多地聚焦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比如食堂里的阿姨、公交车的师傅、校门口的保安……,努力从这些人日常化、生活化的语言、行为中,获得写作的素材,创作的灵感。

二.提炼题材的价值:思考哲理,关怀人性

但是,方方走进市民却并不意味着她就认同世俗,若要在武漢为“认同世俗”选个代表,则非池莉莫属。方方和池莉同为武汉作家,小说创作中都呈现出浓浓的“汉味”,二人同样都关注日常生活,写尽市民人生的繁华兴衰,但二者在对市民“日常生活”的思考上却大相径庭。

方方一直以知识分子的忧患、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人生世事,她曾说过:“使命感是去不掉的。”因此,她总是与生活保持着一定距离,挖掘生活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蕴。以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对市民的日常生活进行理性化思考,通过“真实、准确地描写世俗人生的物质生存方式,生命欲望的压抑与膨胀,精神意识的恶俗与畸变,逼视这些恶俗环境下人性表现的真。”3在她诸多作品中都闪现着关于人生、命运的执着思考。这种思考或表现在小说人物的自我解剖中,《有爱无爱都铭心刻苦》“瑶琴想,妈妈说人生就这一回,要好好活过。可哪里知道只是活在自己的心里。……所以自己怎么个活法其实是由不得自己的。”4或隐喻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物件中,比如《万箭穿心》的“房子”,隐喻着改革开放后人们对金钱、利益的追逐、《出门寻死》中的“便秘”,隐喻着处在社会最底层下岗妇女的精神压抑……

与方方相对,池莉的小说将作品和生活拉得太近。尤其是近年来,她不断地将自己的创作视点下移,在主题的挖掘上多是讴歌市民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精神,诸多复杂繁琐的生活流淹没了作者对于日常生活背后所蕴藏的人性、哲理的深刻思考,这就导致她笔下的人物往往内心贫乏,意义平淡单薄。背离了写作应写出生命的多样性、复杂性,写出生命的真,人性的真的作家职责。

由此,就启发学生在选择题材的同时,必须要与日常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是被繁杂的日常生活淹没了创作者的意识。走进市民并不等同于认同市民,要对平凡生活背后所蕴藏的内容进行哲理化思考,对小人物的心理进行深层化解剖,揭露出人性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假恶丑,表现出对人物深切的关怀,时代风貌的真切审视。

三.处理题材内容:回避平庸,拒绝俗套

中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时,必须要从宏大叙事中抽离出来,在日常化、生活化的细节流动中选取恰当的题材,思考生活背后的意蕴。那么,为了凸显主题,写作者必须要对题材进行恰当的处理,在方方的部分小说中,她尤其关注故事开头和结尾的对应性,并且在故事背后增加多次“突转”,这对于中学生记叙文写作在题材的处理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树树皆秋色》中的中年独身女人华蓉并不苛求爱情,喜欢独自欣赏窗边的风景,但一次错误的电话,将其打出命运的常轨,让她偶遇老五,迎来了一份电话爱情,但华蓉性格软弱,自己也无法判断对老五究竟是何种情感,总是被动地接受,而不懂得付出。正当她准备接受老五的时候,故事发生转变,老五消失了,她为此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并生了一场大病。当老五重新出现在华蓉面前时,华蓉却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他,回归到往日平静的生活,欣赏窗边的风景。

根据情节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方方在小说题材的处理上有两个特点:第一,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是呼应的,女主人公在心态、动作、行为上呈现出较为一致的表现,即都是女主人公华蓉独自一人欣赏窗边的景色,心灵平静,享受孤独。第二,人物经历多次 “突转”,前两次“突转”符合读者的心理预期,即一个单身女人可以尽快找到自己归宿的愿望。之后的两次“突转”则背离了读者对小说的阅读期待,即当读者欣喜于华蓉和老五即将要过上甜蜜的爱情生活时,创作者偏偏让男主人公老五离开,让女主人公痛苦,同时让读者与女主人公华蓉共情,产生焦急、痛苦、悲伤的情感。之后又给读者以期待,即男主人公回来了。但创作者却不顺遂读者的愿望,让男女主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是让女主人公拒绝男主,回归孤寂、冷清,但自由的生活。

方方这么处理故事内容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通过多次的“突转”,不断冲击读者的心灵。第二,四次“突转”后的结局并不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背离了中国小说花好月圆、皆大欢喜的传统,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回避了平庸和俗套。第三,创作者让主人公华蓉在故事开头和结尾都处在同种状态之下,更能凸显生命的某种真实。这种情节处理方式是中学生写作可以借鉴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這篇论文中,笔者主要依据方方小说“日常性”的特点,挖掘其在“题材的选择”、“题材价值的提炼”以及“题材的处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希望借此解决中学记叙文创作缺乏素材,表达虚情假意、内容苍白无力,俗套平庸等诸多问题,借此拨开中学记叙文写作厚重的阴霾,让中学记叙文写作展现出更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方方.方方作品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武汉,2005(6).

[2]方方.乌泥湖年谱[M].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4(5).

注 释

1.方方:《闲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2.方方:《闲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245页。

3.李俊国:《知识者作家的写作姿态与小说精神——论方方小说的知识者身份特征》,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06):第5页.

4.方方:《方方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方方哲理
80年代款的媳妇
圆圆和方方
TiN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与控制技术
圆圆和方方
隐身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隐身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