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梅
摘 要: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规律性的知识点,文章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入手,从借用图形理解规律、分门别类深入研究分配律两个方面阐述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技巧。
关键词:数学教学;乘法分配律;数学思维能力;图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3-0085-01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内容,在后续的五、六年级也有涉及,它是运算律中很重要的规则,其应用也十分广泛。目前在教学中,部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还不十分理想,在计算题目时常常出错,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运用逐层递进的教学方法,将乘法分配律抽丝剥茧,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以结合图形排列阵型,让学生在数图形数目的过程中,自然认知乘法分配律。如图1的图形矩阵就能很好地诠释分配律的运用。计算图标总数时,要根据行数与列数的连续性和分离性,提取相同因数,通过计数揭示分配律的建模原理。
点算“笑脸”数目的方法。方法一:(5+3)×4=8×4=32(个)。方法二:5×4+3×4=20+12=32(个)。很显然,根据计算结果,可以推定(5+3)×4=5×4+3×4。另外也可以打通两种方法的壁垒,(5+3)×4是将每行(包括白脸和黑脸)看作8个,共有4行,而算式5×4+3×4,则是将白脸和黑脸一分为二,先分别算出白脸和黑脸的数目,再来合并。这些点算过程学生可以自行体驗揣摩,有了直观形象作基础,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推导、运用,就会畅行无阻。
要弄清楚乘法分配律,就要将分配律所有的原形变式一一呈现,让学生把乘法分配律的所有形式融会贯通,这样在运用时就会得心应手。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将分配律细化分类,姑且分为顺分配律和逆分配律两大类。因数依次逐项乘以各加数、减数的,最后合并同类项求和或差的是“顺分配律”;先求出各个加数、减数的和或差,然后与共用因数相乘求积的,称为“逆分配律”。
1.顺分配律
(1)一般模式:(a±b)×c=a×c±b×c。这是一般模式,因为有了前面的积淀,学生很容易弄明白先求出和差再扩大倍数,可以反过来先求出括号里每项的倍数,再求和差。(2)拆项模式:c×x=c×(a±b)。如:76×102=76×(100+2)=76×100+76×2=7600+ 152=7752。这种形式有隐蔽性,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观察,教师可以置于生活情境中促进学生理解。如:学校有102人订购校服,每套校服76元,全校共收校服费用多少钱?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看看怎么计算才能又快又准。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这样算比较简便:先将102人分为两组,一组为100人,另一组为2人,第一组缴费总额为76×100=7600(元),第二组缴费总额为76×2=152(元),整体缴费总计为7600+152=7752(元),用算式表示就是76×102=76×(100+2)= 76×100+76×2=7600+ 152=7752(元)。通过分析具体情境,学生知道“拆”数可以降低计算难度。
2.逆分配律
严格说,乘法分配律应该是(a±b)×c=a×c±b×c这种形式,这在初中代数里面有所交代。习惯上把a×c±b×c=(a±b)×c也称为乘法分配律,小学生只需要知道它们是可逆变化就行。
(1)一般模式:a×c±b×c=(a±b)×c。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a×c±b×c=(a±b)×c这种模式命名为“逆分配律”。对于a×c±b×c=(a±b)×c这种形式,可以提取共用乘数,先求和差再求倍数,也可以通过几何图形面积来赋予现实意义。
图2中,左面的两个图形的总面积是:5×7+5×6=35+30= 65(cm2)。右图的面积是:(7+6)×5=65(cm2)。通过图形的组合可以看出:5×7+5×6=(7+6)×5。通过上述探究,学生比较轻松地弄明白了这种“逆分配律”的普通模式。
(2)分离因数“1”:a×c±c=(a±1)×c。这是“逆分配律”中的另一种特殊形式,出错率较高。因为它在形式上好像差了一个相异的因数,相同共用因数似乎缺项,直观上看不出有可以提取公因数的条件。因此学生就会有困惑。此时,教师就需要提示c=c×1,引导学生推出a×c±c=a×c±c×1=(a±1)×c,当然仍可借用生活中的特殊情境揭示这一规律。
综上所述,学生掌握方法,就会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更上一层楼,运用时就可以减少误判,这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学生娴熟运用这些方法,就会对乘法分配律的特性和适用情形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参考文献:
[1]卢杰夫.多层次感悟乘法分配律的内在逻辑——“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断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8(22).
[2]胡红美.慢思,知其然;慢渗,知其所以然——《乘法分配律》教学实践与反思[J].数学教学通讯,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