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蔚 黄政 阳彦章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放射科,贵州 贵阳 550002)
涎腺由三对大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许多小涎腺组成。涎腺肿瘤占头颈部肿瘤的3%,其中腮腺为最大的唾液腺,超过80%发生于腮腺,颌下腺占10%[1]。涎腺肿瘤绝大多数是上皮性,如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粘液表皮样癌等,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占5%,如血管瘤、脂肪瘤、淋巴管瘤等。虽然CT检查对涎腺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的意义[2],但肿瘤组织学亚型较多,不同肿瘤类型形态学存在交叉等原因,易造成准确定性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涎腺少见肿瘤发病率低,对疾病认识不足,更容易误诊。本文收集6例经病理证实腮腺和颌下腺少见肿瘤的CT表现,以期提高对其的认识和诊断。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11月临床资料与CT完整及病理组织证实腮腺和颌下腺少见良恶性肿瘤6例,良性分别为脂肪瘤,肌上皮瘤,神经鞘瘤,恶性分别为嗜酸性细胞癌,淋巴上皮癌,转移性鳞癌。3例位于腮腺浅叶下极,1例累及腮腺深浅叶,2例位于颌下腺。男3例,女3例,年龄27~65岁,中位年龄50岁。病程10 d~20年,腮腺区或颌面部包块就诊。
1.2 方法 采用GE宝石能谱CT扫描,管电压为高低能量(140KVp和80KVp),管电流550 mA,层厚5 mm,层间距5 mm,螺距1.375:1。扫描范围从锁骨下窝至眶上缘,先行平扫,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入碘海醇60~65 mL,注射速率2.5~3 ml/s,使用Smart Prep功能扫描,监测主动脉弓峰值为100HU开始动脉期扫描,25 s后行静脉期扫描。图像传至PACS后处理工作站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病灶的供血血管的MIP和VR重建。
1.3 观察指标 (1)腮腺和颌下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边缘,有无出血、坏死、囊变或钙化。(2)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淋巴结增大。(3)肿瘤增强程度及方式,与血管关系。观察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腮腺以下颌后静脉最背侧点与同侧颈椎骨质最背侧点的连线作为腮腺深浅叶划分,肿瘤大部分或完全位于此线外侧为浅叶,反之为深叶,腮腺上下极以耳垂为界。
脂肪瘤大部分位于左侧腮腺浅叶下极,椭圆形,脂肪密度,其内见分隔,边界清楚。神经鞘瘤位于右侧腮腺浅叶下极,椭圆形,低密度为主,边界清楚,边缘强化。肌上皮瘤于左侧腮腺浅叶下极,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囊内合并出血,边界清楚,囊壁及囊内分隔强化,持续性强化,壁不规则,临近腺体密度增高。嗜酸细胞癌位于左侧腮腺下极,累及深浅叶,分叶状,略低于肌肉密度,边界不清,伴临近区域淋巴结增大,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淋巴上皮癌位于右侧颌下腺软组织密度影,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明显均匀强化。转移性鳞癌位于右侧颌下腺区,分叶状,边界不清,不均匀强化,其内见小片状坏死区。见图1。
注:①脂肪瘤 左侧腮腺浅叶下极椭圆形脂肪密度影,其内见分隔;②神经鞘瘤 右侧腮腺浅叶下极椭圆形密度减低影,边缘清楚,边缘强化;③肌上皮瘤左侧腮腺浅叶下极分叶状低密度影,近被膜下生长,囊壁及囊内分隔强化,囊壁不规则;④嗜酸性细胞癌 左侧腮腺下极,累及深浅叶,分叶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伴临近区域淋巴增大;⑤淋巴上皮癌 右侧颌下腺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明显均匀强化;⑥转移性鳞癌 右侧颌下腺区不规则形肿块,大部分位于颌下腺前外方,与颌下腺分界不清,不均匀轻度强化。
图1 6例少见肿瘤的CT表现
腮腺内脂肪瘤来源间叶组织,占腮腺肿瘤0.5%~-1%,脂肪密度特征性表现,易于诊断。腮腺神经鞘瘤占腮腺肿瘤的0.2%~1.5%,主要表现腮腺无痛性包块。平扫呈稍低于肌肉或等低密度,以囊实性病变为主,实性成分或囊性成分内结节状强化,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本例患者呈厚环状持续性强化,未见囊内结节状强化或实性成分强化,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有关,病理示神经鞘瘤伴广泛坏死。
肌上皮瘤主要由肿瘤性肌上皮和间质组成,具有侵袭性生长和恶性潜能。临床上好发于40~60岁,多表现为生长缓慢、无痛、活动度好的肿块。文献[3]显示,大涎腺者肌上皮瘤以腮腺多见,位于腮腺浅叶靠近被膜,边界清楚的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增强可见明显结节状强化,可见囊变及囊内分隔。病理显示伴有局部玻璃样变的梭形细胞型和伴有粘液基质的浆细胞型肌上皮瘤呈轻度强化,而含纤维基质的梭形细胞型呈明显强化[4]。本例CT表现位于腮腺浅叶下极近被膜下生长,合并出血,囊壁及囊内分隔呈持续性强化,囊壁不规则,未见结节状强化。该例位置、生长方式比较符合,未见特征性结节状强化,可能由于病变囊变较明显和合并出血。
嗜酸细胞癌又称恶性嗜酸细胞瘤,可以是原发或嗜酸细胞瘤恶变,无包膜。好发于60岁以上男性,突发生长史,往早期出现淋巴结转移。由于该病发病率低,CT文献报道较少,仅戴维等[4]提出肿瘤T2WI低信号和其内血管流空信号,呈轻中度强化是该病的影像特征。本例CT表现累及腮腺深浅叶,呈分叶状肿块,伴I和II区淋巴结增大,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未见减退,淋巴结强化方式与腮腺肿块较一致。
淋巴上皮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以外的组织病理学与鼻咽部未分化癌相似的恶性肿瘤,与EB病毒有关。好发于40岁,女性多于男性,局部无痛性逐渐增大肿块,颈深上和下颌下区淋巴结转移多见。一般单侧发病,易沿腮腺浅叶铸型生长,易累及深叶,形态较规则,密度均匀,可见裂隙状低密度,可能与病灶内纤维成分有关,多发者可能易囊变坏死,中度至重度均匀强化,易伴淋巴结转移[5]。本例CT表现右侧颌下腺肿块影,边缘清楚,呈明显逐渐均匀强化,伴I和IIA区淋巴结增大。M.Schneider等[7]认为,淋巴上皮癌均匀强化,主要由淋巴细胞等构成,缺乏间叶组织等结构,导致其坏死少见有关。本例颌下腺转移性鳞癌CT表现分叶状肿块,轻度不均匀强化。回顾性分析病变大部分位于右侧颌下腺前外方,侵犯右侧颌下腺。
腮腺内囊实性病变,除考虑常见多形腺瘤,如囊内结节状强化或实性成分呈同心圆强化,考虑神经鞘瘤可能。腮腺内肌上皮瘤,近被膜下生长特点,动脉期明显强化及结节状强化,强化程度与多形性腺瘤不一致,可作为鉴别诊断要点。MRI对嗜酸性细胞癌诊断有一定优势。淋巴上皮癌一般体积较大,形态规则,密度均匀,强化明显,腮腺内呈铸型生长有利于对该病的诊断。老年患者腮腺和颌下腺区肿块,需排除转移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