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学旅行的实践探索*
——以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为例

2019-06-17 11:34:44黄赵华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332000
地理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基地

●黄赵华 燕 青/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332000)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要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借助具体教学予以实施。研学旅行因其有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1],将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能较好的落实育人目标。研学旅行是指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2]。地理学科因兼顾综合性、开放性、地域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将地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学习活动整合在研学旅行的综合学习情境中能较好的发挥地理学科优势和育人价值。

九江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集名山、名湖、名江、名城于一体,研学资源集群效果好、特色鲜明。九江一中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底蕴深厚,已开展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达20年之久,从未间断,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研学旅行活动的兴起,师生参与积极性高涨。笔者所在地理教研组依托地理学科优势进行了持续的研学旅行活动探索,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和实施方案。

一、循序渐进,打造地理研学基地

地方性地理研学旅行基地是以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适合中学师生对地理景观、现象等进行教学、实践、探究和考察的场所[3]。九江研学资源和场所众多,庐山、鄱阳湖、长江和九江市区的研学资源集群效果和地域特色尤为突出,已成为师生研学的首选场所,便于打造成研学基地。我校地理教研组在打造研学基地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

1.起步阶段

1990年代,地理为非高考科目,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想法敢于付诸实践。研学旅行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为组织形式,教师并不指定研究内容与场所,而是在全校高一、高二年级征集,再根据学生上报结果,基于地域性、实践性、可行性、教育性和安全性等原则将其筛选汇总归类。在研究内容及场所的选取方面,学生大多遵循就近原则(即以自己的居住地或父母的工作地为依托),且大多集中在庐山、鄱阳湖和市区,如“庐山别墅群调查”“九江市交通拥堵问题调查”“鄱阳湖湿地候鸟观测”等。教师进一步落实学生的初步选择,主要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考察、走访调查(当地居民、市政主管)等途径,深入挖掘所选基地的地理资源,制定研学方案,并汇编成册供师生选用。

2.探索阶段

不断地在实践中动态完善。每年寒暑假,学生自行组队后邀请地理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并全程陪同,对确定的基地进行考察探究。每次研学结束后,教研组将每一位老师、每一届学生的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与现场生成记录积累汇总,不断完善研学过程。

3.成熟阶段

目前,我校结合长期实践的经验,对基地众多研学资源进行精心挑选,将研学资源进行串联,打造出系列研学精品线路(表1)。

二、整合教材,开发地理研学课程

1.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原则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是以地理课标、教材、研学主题、基地资源和学生特点为依据,综合考虑研学旅行诸多要素,对研学内容、活动方式、实施方案等进行系统、科学规划,对基地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将研学旅行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过程[4]。

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应坚持学科性、主体性、实践性、安全性和多元化等原则。即研学主题及资源选择应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地理学科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特点[5];应利于学生认识乡土乡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同时强调与地理课标和教材的深度融合,避免与学科教学脱节;研学内容的选取和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尊重学生的见解、想法和说法;研学内容与实施方案应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方式更注重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并获得一定的活动策划与行动能力,习得地理实践力;安全保障需贯穿研学课程的始终,应建立具体的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强化师生安全意识;研学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评价应设置不同梯度和维度,尊重学生差异,发现学生亮点,实现多元化评价。

表1 研学旅行基地及精品线路

2.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具体步骤

①以研学基地、研学路线为依据,根据沿线地理现象与地理事实确定研学主题。因线路可能串联不同领域地理资源,故可设置多个主题;②以涉及的知识点为依据,将沿线资源与地理教材相应章节知识建立关系(表2),设计研学课程内容与具体活动;③以研学资源、与资源对应的课标知识、学生特点和具体研学活动为依据,设置研学目标,并在实践中适时调整;④编写研学方案和学生任务单,并在实践中适时调整;⑤在具体研学活动中实施相关课程,学生分小组进行研学,形成研学成果,在班级进行汇报展示,并与科研处、团委合作制作成展板在全校宣传。

三、家校联动,建立安全管理机制

活动准备之初,为唤起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教授学生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与技能,地理教研组与科研处一起组织安全宣讲活动,邀请校内经验丰富的导师及交警、消防警察(学生家长)等主讲;学校统一为学生购买安全责任险;学生、家长与指导教师需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严格规定学生不允许单独行动,外出研学必须以团队形式出行并有指导老师或家长跟随;原则上学生不得出九江市,如无法避免,需报学校主管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强调食宿、交通、财产等安全事项,并安排专人负责。

表2 研学基地资源与教材学科知识融合

在活动启动与进行过程中,加强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与育人观,扭转家长对学生外出学习的偏见,鼓励家长一起参加师生研学旅行活动。动员家长在具体研学活动策划、物资准备等方面提供支持与帮助。师生、家长坚持每天安全事项早强调、中间汇报、晚总结,尽量做到少遗漏多关注。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基地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8:10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我的基地我的连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小黑去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