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心述

2019-06-16 07:06郭峰
中国画画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佛陀洞窟石窟

文/郭峰

临摹需尽可能接近“实像”,即忠实于壁画,要客观、具体。复原图像的局部需标明出处,复原时还需尽可能收集相似的壁画形象作为参考资料。临摹必须一丝不苟,不能主观行事。如同讲经说法要按照佛教经本讲解佛陀原意,否则就是胆大妄为。

一千多年前的壁画,假如没有经过自然、人为的损坏,肯定惟妙惟肖,绚丽多彩。我时常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怎么这么会画画?古典绘画语言中包含了程式化、标准化的技巧,古人运用得面面俱到、无懈可击。我们临摹可以接近,而无法超越。这种“聪慧”不是教出来的,它来自师徒父子之间口传心授、心心相印的传承,绘画意到笔到,或意到笔不到都是高明的。

现存壁画由于自然剥蚀与人为破坏,大面积暴露底层颜料和地仗的土色,亦或遭尘灰烟怠遮盖,已失去了原初的风采。从裸露的底色可以推断,原初壁画比现存壁画色彩更鲜艳、黑白对比更强烈。因此复原临摹壁画时,需把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使形与色尽量接近原壁画,要善于学习、体悟和发现壁画的绚丽色彩和精湛画技。

临摹主要有五个步骤:描线稿、作底、勾线、上色和作旧。这需老实和恭敬,不然很难坚持画好。只有在洞窟里面壁临摹,才能保证原大、原色、忠实客观地复原壁画。

优秀的壁画摹品应能再现原作的内在精神。世俗生活烦恼多,佛教石窟刚好提供了一个可以遁世的环境。入画时,心生清净,便能感知洞窟经变中体现的佛陀智慧,如佛加持,自是欣喜。于本人而言,在洞窟里临摹壁画是一种修行。笔笔相续在当下,笔笔趋净如念念逐空,终入笔时见真心示实情。作画时泰然安定,离苦得乐。绘画的最高境界就是明心见性。

临摹过程切忌焦躁。久而久之,清净已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世界缤纷多彩,社会高速发展,身未动心已远,一切都太急太快。对我来说,日子恒常安稳最好,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和跑步健身,就是画画。我不愿过多花时间于人情世故,不画画有千百个理由,但画画不需要理由。如今世人身外求佛,向外求经,不发内心,故人心慌乱,社会焦躁。我今以画守持,自见清净。净心虽难,但入画即安,这是我的幸庆。

克孜尔石窟188窟《立佛像》(现状临摹) 198.5cm×301.5cm 1998年 郭峰

郭峰在写生

猜你喜欢
佛陀洞窟石窟
洞窟惊魂
春·遇见
夜宿石窟
洞窟惊魂
夜宿石窟
养身与养心
敦煌,第245号洞窟前
当 下
最美的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