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板凳”源于梨园用语。
在戏曲行当里,有演戏的,还有伴奏的。通常演员在台上演,伴奏者坐在下场的门侧,被幕布遮着,观众基本看不到敲锣打鼓的人。整部戏曲跌宕起伏,除了靠演员的唱念做打之外,锣鼓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烘托渲染作用。
如果场上只有演员清唱,显然不够热闹。因而,人们以锣鼓班坐的长板凳来指代敲锣鼓的人缺場,将冷场的清唱称之为“冷板凳”。
后来,人们取“冷板凳”的引申义,将人受冷落、不被重视的现象称为坐“冷板凳”。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19年11期
1《师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10期
5《工业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莲》2024年9期
7《世界博览》2024年21期
8《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年6期
9《现代食品》2024年4期
10《卫生职业教育》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