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西蒙
如今中国的资本市场情况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不同压力。从国内情况看,经过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今经济走势下行压力很大,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各种问题逐渐显露,尤其对企业和民众的投资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个重大挑战来自国际环境的变化,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无法被预知的风险加大,金融市场与投资环境的状况,也时刻牵动着民众的心。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强调“保就业”的重要性,而就业问题的本质还是市场资源供给状况及其配置的问题,只有在经济秩序良好、投资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稳增长、保就业才是有可能的。而此事涉及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民众的投资信心与渠道安全问题。
伴随改革开放红利而新兴的一批中产阶层群体,大多都有自己的投資与理财渠道。过去二十多年,这个庞大的群体经历了股市跌宕起伏的变化,有人曾靠炒股暴富,也有人在股灾中丢失大量财富;还有不少人远离了难测的股市,专注于不动产投资,将大量资金长期灌入房地产领域,由此也造就了不少财富神话。如今在国内打击炒房力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依靠炒房而暴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在缺乏转化率高的投资渠道的前提下,很多人依然只能选择买房来保值增值。
如果实体经济的资本流入量长期走低,则说明国民经济缺乏长期的健康因子。另一方面,资本的热场飘忽不定,甚至相关政策跟不上现实问题的变化,则难免会让投资者丢失信心。除了普通人理财层面上的投资,大量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领域企业的投资信心,同样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
近年在舆论场上还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保持信心的奇谈怪论,比如“民营经济退场论”之类的说法,这对稳定市场、刺激投资有百害而无一利。事实上,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之所以成功,尊重资本元素、重视资本流动、保护企业权益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尤其对待外资的态度,始终是与国际通行准则并行的,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能关闭,也不可能关闭。2019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外商投资法》,可以视作是应对当下形势的关键举措。
目前,国家经济处于非常关键的转型期,既要稳定国内投资者的情绪,又要增进外商投资的信心。这对我们的金融治理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尤其是金融管制的现代化、科学化与法制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正如那句常被人提及的话,“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当前如何稳定市场信心,是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