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2019-06-14 08:17李立尧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做学教合一中等职业学校问题

李立尧

摘要:“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模式,契合中等职业教育特性,有利于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剖析“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做学教合一;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4C-0077-03

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教學要求,必须从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转向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和偏重实践性的教学实施,以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要求。“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契合职业教育特性,为职业学校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旨在探讨“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和职业学校实施的必要性

(一)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主张“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陶先生在1927年的演讲中就提到:“做既占如此重要的位置,宝山县立师范学校竟把教学做合一改为做学教合一,这是格外有意思的。”后来陶先生的学生徐德春在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思想。

把“教学做合一”改成“做学教合一” 是“教学做合一”理论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为了进一步强调教学中学生“做”的核心地位,“做”是“学”的出发点,也是“教”的基础和目的。从“教学做合一”到“做学教合一”都是在强调“做”的重要性,都是学生通过“做”的过程和方法,在学“做”的过程中接受教师的指导,达成学会“做”的目标。在“做学教”模式中,“做”、“学”和“教”三个要素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线性的,而是有机的融合。

(二)职业学校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人才培养的主要特性表现在专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文化素质的任务,更侧重在专业技术和技能的教育,通俗的说法,就是培养以“做”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做学教合一”以“做”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与职业教育教学要求高度契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从80年初开始建立,很大一部分学校是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来,且由于长期受社会对普通学校的认知影响,普遍以“教学组织有序、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进度统一、质量检测传统”为主流。造成一些职业学校教学缺乏活力,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管理乏力,社会认可度不高,影响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成当务之急。

二、中职校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二)考核评价偏重物质条件和结果,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关注

教学考核评价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教与学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以确定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评价以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的优劣,依据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划分等级等,关注教学结果,确定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为奖惩提供依据,是一种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评价的诊断与改进功能。但由于其相对简单易行,能在短时间里对大规模的受试者进行评价,具有较强的规模效益,实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在社会上有广泛的认同。尽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多元评价机制,发展性、过程性评价都在被逐渐重视和采用,但终结性评价还占有绝对主要位置。在普通中学,中、高考成绩是刚性指标,有着普遍而广泛的社会认同度。这种思想也影响着职业学校,职业学校跟普通中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有诸多不同,但为了简便易行,又显得“公平”,不少职业学校采用传统模式进行考核评价,对教学过程关注不够。中职学校教学成效很难用一个刚性指标衡量,质量指标涵盖的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双证率、对口高考成绩、技能大赛成绩、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程度等指标,没有一个指标占有绝对的首位度,教育系统内和社会上的评价标准虽有差异,但这一点是相同的。有指标才有评价,有评价才有差别,中职校普遍看重的是规模、设备、设施和一些难以形成共识的质量指标,而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的革新没有放到核心位置。“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教学过程,考核评价花费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大。由于改革结果不可能短期显现,因此,学校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时,容易瞻前顾后,缺乏“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二)教学普遍遵循传统教学理念,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

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依靠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普遍的常态。“做学教合一”强调体验式、项目式教学,“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相机而“教”。按照“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才是真做、真学、真教。“做学教合一”的教学的效果优于单一的传授式和灌输式,但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从“做学教”方案设计到场地、资料、器材准备,再到课程实施与总结反思,均充满挑战。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要求提高,而且对教师教学管理、策划、操作等能力也有较高要求。相较一般的课堂教学,教师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而其效果很难对教师评价产生显性影响,因而教师不愿主动实施,缺乏改革创新的内在动力。

(三)学校管理制度不配套,缺乏条件保障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有好的效果,必须考虑“为什么做”“做什么”“用什么做”“怎么做”等诸多问题。因为“做”涉及材料、工具、设备、场地等物质因素,这些因素无不与“钱”直接相关。职业学校往往有多个专业,各专业又有多门专业课程,专业之间、课程之间差异较大,设计课程时需要申请的经费很难把握,在强调预算管理的学校财务部门较难审核通过。由于“做学教合一”课堂外的工作量很大、学生管理难度也增加,教师的工作投入很難量化,文化课、专业课教师之间,不同特点专业课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一体化教室不足,实验、实训室及器材、工量具、仪器等备损耗和消耗品的管理等,这些因素无一不制约着教学模式的改革。没有配套完备的制度和到位的执行力度,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困难重重。

三、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应对策略

(一)政策引导,试点先行

实施改革,需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政策,出台措施,积极鼓励学校进行“做学教合一”教学改革,并加强督导考核,把教学改革作为考核各地、各学校的一项重要指标,分层量化。教研部门要指导帮助学校开展教学改革,建设“做学教合一”改革实验点、实验校,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研讨、分析解决,并总结经验在区域内推广。同时,通过组织专题考察学习,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等,建立交流平台和长效机制,不断把实验推向纵深。学校要把突破阻力,在人员、经费、设备设施上,对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予以保障,在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等方面实施政策倾斜,激励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实验,加强团队建设,形成合力,营造氛围。

(二)加强培训,重点推进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并在实践层面持续探索。因此,必须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全员培训和重点团队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相结合。鼓励教师研读陶行知、杜威等名家原著,广泛开展校本教研,设立校级研究专项课题,建立定期考评机制,把“做学教合一”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要求逐一落实,列入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项目。学校应遴选骨干或特色专业,有计划、有步骤重点推进教学改革,对改革试点专业有相应考核和激励措施,促进形成经验成果。

(三)依靠教师,适度放权

教学改革,教师是关键。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改革是有阵痛的,不同年龄、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教师有不同的考量,教师之间、教师与职工之间也会有不同看法。充分发挥有胆识、有能力、有干劲的教师的积极性,对改革团队适度放权,在加强预算管理的前提下,在课题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材料准备等方面给予实验团队充分的自主权,灵活掌握,在教师工作量核定、考核等方面适度宽松,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人翁精神。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虽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相信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开展实验,持之以恒稳步推进,“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必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从而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徐丽华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of "practic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of "practic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tegration of practi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做学教合一中等职业学校问题
基于“做学教合一”的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做学教合一”理念的中职数控专业职业课程开发与研究
以构建“做学教合一”为目标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