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画的摹制艺术探究

2019-06-14 09:03张晓平
艺术评鉴 2019年6期
关键词:临摹工艺艺术

张晓平

摘要:保护文物是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众多文物中,古书画是一种绵延古今的艺术形式,在时代的变化下,古书画作品变得不再清晰,丢失数量也不断增加。在现今技术的支持下高清立体的影像资料让文物信息得到永久真实的保存,但是却无法保留古画以往的韵味,在此背景下有学者经过研究提出了古书画的摹制,为此,本文结合古书画摹制的发展历史,就古书画的摹制艺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古书画   临摹   艺术   工艺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6-0185-02

摹制从字面上拆开来看,“摹”即临摹,“制”为对绘画材料的加工与制作。具体来讲,包括信息采集与分析、内容辨识与临摹两个步骤。摹制和一般复制壁画不一样,能够利用艺术工艺将作品本身的内涵再现,在临摹过程中应用到的材料包含天然胶与原沙质作底料,在亚麻布上按质地、肌理制作出一模一样的地仗,然后用与原壁画相同的矿物颜料进行作画。通过摹制操作不仅可获得壁画的图像、艺术和材料信息,而且还能够解决壁画因为年久脆弱移动不方便的问题,将以往的壁画真实再现出来,拉近人们和艺术之间的距离。

一、古书画摹制发展历史

在我国古代书画复制中,人工临摹是重要的复制方式之一。书画摹本制作一般常用的方法是从古流传至今的流变顺序:人工临摹即手工描摹、临摹,木板水印、珂罗版印刷、数码印刷、现代数字复制技术与手工相结合。北宋黄伯思在《东观馀论·论临摹二法》中提到:“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榻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中国古代书画的学习和流传,主要是靠临摹,许多珍贵的书画作品出现了摹本,例如南朝梁元帝的《职贡图》、北齐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等著名的书画作品。

在原作已经无存的情况下,摹本为保存古代书画作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书画提供了珍贵的文化媒介,是相關人员研究传统书画艺术的重要参考支持。专业的书画摹制和以一般以学生为目的的摹制不同,在纸张的制作、旧色的染制、颜色的选择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即需要和原来的画作相贴近。

古书画的临摹复制是借助一定的形象艺术来再现原作的笔墨、色彩、神韵等,在时代的进步发展下,临摹古书画的艺术价值进一步凸显出来。临摹的目的是使古画的寿命得以延续,代替原作传达传统绘画艺术的整体风貌。可见,临摹本身是保留古书画作品韵味的一种辅助方式。

手工临摹对临摹者的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临摹人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力、感受力、鉴赏力、理解力等。比如以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这幅画最早出自宋代人,画面最大的特点是应用了典型的战笔水纹描摹方法,对临摹人员的传统书法功底和线描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在这些技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够将人物衣服的质感、人物的不同形态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

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下,电脑、数码印刷技术等实现了长远的发展,古书画临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古书画临摹虽然不会让艺术作品变得更加完美,但是和电脑复制相比不同的是,临摹有着艺术技法的研究和艺术生命的延续,是电脑所不能比拟的,像是现代人与古人在艺术上的交流与对话。

二、文物的安置

古书画作品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流传之后最终保留下的作品变得十分脆弱,因此,在临摹古书画的时候要尽可能减少反复翻看画作的次数,避免画作损伤的可能。在临摹之前需要由摄制人员照相,之后按照相片洗出成像稿。在具体临摹操作的时候需要临摹工作人员能够仔细观看作品,通过翻阅关于画作的资料来更深入的了解原作者创作作品时的心境以及所想要表达的作品内涵。

三、古书画做娟处理

做娟处理是将生娟转变为熟娟的过程,具体包含以下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选娟。在对古书画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根据之前对文物放大之后的笔录来选择和原作品最接近的生丝绢来作为临摹的 底模板。第二,做旧处理。在临摹古画之前需要在素白娟上涂抹一遍比较清淡的旧色,确定临摹画作的基本色调。在时代的发展下,基于方便、快捷的需求人们选择应用颜色直接调配的方式来完成做旧。做旧所选择的染料以具有老字号称号的苏州姜思序堂颜料为主。第三,矾娟。矾的产地是安徽,具体调配比例是胶:矾:水=7:3:10,在材料配置完成之后手握微粘用舌头品尝,如果感受到有细微的甜味则是证明配置的材料符合相关要求。另外,胶、矾、水的比例可以根据临摹作品本身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调整幅度要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矾绢在临摹操作的时候要尽可能选择在天气好的季节中进行,具体操作是一笔挨着一笔来描摹操作,之后将排刷甩干,之后再一笔一划的进行临摹,确保临摹完成画作的光滑、平整。以明代张路所作《达摩像》为例,祖莪在临摹这幅画时,首先选择与原件质地粗细尽可能相近的蚕丝绢,并调整了做绢时的胶矾比例,使绢面在落墨时行笔干涩,能自然呈现原作中的斑驳感。

四、仔细阅读范本

在临摹之前为了能够确保最终临摹的作品和原作品之间相贴近,需要临摹人员在临摹之前对原作品进行仔细的研读,感受书画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内涵,感受古人的生活气息和思想情感。比如以当前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的《达摩像》为研究对象,临摹者在通过学习和仔细观察之后总结出这个画作以人物为中心,在画作中,人物身体是长形的,神态深邃而恬静,富有哲思。在对画作进行仔细研读之后临摹者要感受到作品原创作者想要赋予作品的内涵。

五、落墨勾稿

在勾完胶片之后需要将之前的绢蒙在上面,检查完绢之后再进行临摹操作。比如以《达摩像》为基本研究对象,在经过仔细的研读发现,这部作品通过虚实、浓淡的线条变化表达出了一种整体的意境,在创作的时候,画家将人物背后一根长长的线从头颈部一笔画下来,并在中间的时候画作出现了转折,由此凸显出人体腰部结构。在画作中,人物的衣襟结构线条简单、凝练,繁简有序分明,构成了一幅恬淡的罗汉图。

六、石色的研制

在完成画作的初稿之后需要进行小样试验染色,首先,石颜色的研制。石色研制所应用的颜料以思序堂为主,石色细腻精致,为绘画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升画作临摹成效还需要对石色开展更进一步的加工处理。第一,不加胶研法。应用15g左右的头青粉末放置在研制的器皿中,在其中加入少量的自来水,之后应用干净的手指来将颜色搅拌均匀,为接下来石色研制提供基础支持。在刚开始研磨的过程中会听到细微的研磨声音,在研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粘稠状的物体,这个时候需要顺着乳锤继续研究。第二,加胶研法。加胶研石青不能够应用浓胶,仅仅是应用少量的水混合石青就能够进行研磨操作,在石青的作用下能够将颜色凝聚在一起。第三,分色法。这种方法也被稱作是漂色方法,通过在石色里添加胶来达到分色的目的。从具体操作情况来看,分色方法就是在已经研制好的带有明胶的石颜色中添加多余的颜色,并加入十倍以上的水进行搅拌。

七、做旧处理

临摹复制是对古代绘画作品进行再现的一个重要操作,和以往绘画创作相比不同的是,临摹需要做旧气,在临摹古画的过程中临涂抹旧有的颜色,并结合画作临摹的实际情况来不断调整操作,从而使得临摹画作在总体上和原作品相贴近。

八、结语

综上所述,在书画原作消失后,摹制画就是原作的参考研究资料,也是传承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书画技法的重要手段,临摹赋予了古书画的第二次生命,能够让人们在画作失传之后仍然能够欣赏到这些具有极高艺术、文化价值的珍宝。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相比印刷复制品,人工临摹的成本投入很多,耗时也较长,一件规模宏大的作品往往需要多年的时间来完成,对临摹者的职业素养和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古书画发展,需要临摹者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古书画临摹技巧和方式,从而更好的实现古书画作品在当代社会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姚智泉.关于中国古壁画复制、摹绘、临摹、模写、摹制的命题刍议[J].美术观察,2016,(10):114-116.

[2]卓然木·雅森,李艳峰.古典绘画临摹中的材料技法运用研究[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5,13(04):36-40.

[3]麻元彬.中国古代壁画临摹法简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02):74-75.

[4]郝励,梁瑾.岩彩颜料与古代壁画临摹的关系研究——以炳灵寺石窟为例[J].才智,2014,(10).

猜你喜欢
临摹工艺艺术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纸的艺术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一种便利型的红外临摹绘画辅助笔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