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伊朗电影对于人本主义的回归

2019-06-14 09:03穆昕
艺术评鉴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性伊朗生活

穆昕

摘要:當代伊朗电影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努力从天真无邪的孩子、饱受苦难的女性或被生活困扰的人群身上,发掘人生当中蕴含的简单而质朴的真谛,在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中,探寻短暂与永恒、真实与虚假、生与死的意义。

关键词:当代伊朗电影   人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6-0154-02

在对当代伊朗电影的回望中,我们所看到的是那些不掺杂任何色情、暴力、低俗元素的平凡小事,“如此温暖而苦涩的故事,你的眼睛会含着泪,同时会会心地微笑。第三世界的贫穷的生活,顽强的生存的意愿。导演给艺术电影带回了故事,带回了朴素而美丽的讲述,带回了生活真切的片段。不是欲望,更不是关于欲望的欲望。”①那是一种隐藏于简约、质朴中的凝重,是一种对“人”的无限尊重与真挚关怀。在一个个小故事的浅层表达中,蕴含着深层的思想主旨:在短暂与永恒、真实与虚假、生与死的意义思考中回归人性。

“Human beings and their problem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aw material for any film.”(人类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于任何电影而言都是最重要的元素)。②当代伊朗的电影导演们不约而同地将各自的视角投诸于该元素上来。他们之中,或者偏爱从童真中找寻不曾浸染的人性,或者在性别差异中竭力思考人性的差异,抑或在对生死的叩问中确立人性的归属地,而对“人”的尊重,是他们一致的前提。可以说,当代伊朗电影的动人之处和成功所在,正是基于对人本主义的回归。

人类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常于怀旧的情绪中渴慕回归童年,回归人性的本真状态,却又不得不在渴慕的快乐中承受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如同鲁迅在《看图识字》中的一段感言:“凡一个人,即使到了中年以至暮年,倘一和孩子接近,便会踏进久经忘却了的孩子世界的边疆去,想到月亮怎么会跟着人走,星星究竟是怎么嵌在天空中。但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是好像鱼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却有如人的凫水一样,虽然也觉到水的柔滑和清凉,不过总不免吃力,为难,非上陆不可了。”③

不断成熟的人类,和他内心中热切贪恋纯真的本能构成了一组奇怪的悖论。一方面,要肩扛来自最基本生存状态的重负,还要经受源于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诱惑,人类始终都在这种庞杂繁复的格局中进退维谷;另一方面,我们在无可救药的怀旧感伤中,倾尽全力地去找寻失落于童年的梦,试图挽回那些最简单、最纯真的记忆。在这一组奇怪的悖论中人们体尝到了焦灼与恐惧,也在对焦灼与恐惧的反思中,激发起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全新动力。

无论是拍摄出《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阿巴斯,还是善于捕捉《谁能带我回家》中小姑娘独立个性的贾法,无论是情系亲情的马基德·麦吉迪,还是在《风中飘絮》刻画执著男孩的穆罕默德·阿里·塔勒,他们都深深的懂得童心本是人性最初的凸现,儿童对于人生自然是一种迥异于成人的态度,如同丰子恺曾说的:“他们所见、所感、所思,都与我们不同,是人生自然的另一面。这态度是什么性质的呢?就是对人生自然的‘绝缘(‘isolation)的看法。所谓绝缘就是一种对事物的时候,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地观看……绝缘的时候,所看见的是孤独的、纯粹的事物的本体的‘相。我们大人在世间辛苦地生活,打算利害,巧运智谋,以久惯于世间的因果的网,久已疏忽了,忘却了事物的这‘相。孩子们涉世不深,眼睛明净,故容易看出,容易道破。”④当代伊朗的电影导演们也希冀在平凡的讲述中,凭借涉世不深的孩子们的力量,帮助那些即将失去甚至已经失去了自己珍贵东西的人们,找到那被忘却了的事物的“相”。虽然,人不可能再回童年把一切重新来过,但至少他们可以在纯真的河流中将世俗积淀的尘垢进行一番冲刷,从而明确未来的人生走向与人性坐标。

诚然,并不存在通过呼唤童真而找寻人性这唯一的方式。当代伊朗导演们对于人性回归的命意,尝试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探寻。基于特殊的民族宗教、人文传统,面罩黑纱的女性弱势群体成为了深刻反思人性的又一突破口。The depiction of women in Iranian film usually borders along two major themes. In striving to portray the subjugation of Iranian women, female characters are often characterized as victims or forces of resistance that inspire women's empowerment.⑤(伊朗电影对于女性的描述通常涉及两类主题。在试图刻画伊朗女性被征服、隶属的地位时,女性角色经常是作为受害牺牲品或反抗力量出现于银幕之上的,这促进了女权主义的运动。)诸如贾法·帕纳希《生命的圆圈》中身陷命运之圈无可自拔的七个女人,玛兹耶赫·马克马巴夫《女人三部曲》中经历了从自由、快乐到因理想而抗争再至对人生感到茫然的哈瓦、阿河和胡拉,达鲁希·梅赫朱依《女人花》中为爱而坚强承受一切的勒娜……她们的身上映射着导演对于宗教和传统的鞭挞,也凝结着导演对于性别差异而导致命运差异的人性思考。

天生弱势的客观生理条件和后天社会历史文化、宗教、政治制度的压制,构成了女性的依附心理和对从属地位的认同。尽管位于主权主体地位的男性,将女性从属地位一再地强化、制度化,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女性对于自身地位、命运的思索全然停止,也不意味着同样作为社会成员的男性有识之士对该现状全然漠视。怀有极大同情心的伊朗男导演,试图在对视中与女性进行平等的对话,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她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心理环境,而作为女性导演的萨米娜·马克马巴夫、玛兹耶赫·马克马巴夫等人,更能感同身受地去细腻刻画那些在压抑中扭曲着或倔强着的人性。导演们借助电影这一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对生存在伊斯兰文化语境中的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旨在揭示生活的依赖、心理的依赖以至精神的依赖,乃是束缚女性的三重枷锁,唯有构建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女性才能真正赢得独立的话语权,获得最终的人性解放。尽管,这条路注定将要走得艰难而漫长,但当代伊朗导演们还是充满信心地等待着,等待着有一天,银幕内外的伊朗女性都能够像《谁能带我回家》中小米娜那样大喊:“女人不是奴隶!这才是我的真正生活。”

从天真单纯的孩子到勤劳善良的妇女,从贫穷而坚强的普通百姓到平静而质朴的日常生活,无不体现着伊朗导演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无不彰显着深厚的人本主义精神。“近乎纪录片的写实性,人道主义的语调,对严厉苛刻的权力人物的间接控诉,这些是现在伊朗电影中普遍包含的元素,几乎成为原始模型。”⑥当代伊朗电影在写实中礼赞生命,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和执著的信念。与那些享有奢华富足而忘却了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的人们相比,朴素的伊朗人对生命的理解就是信仰生命本身,在直面生与死的经历中理解生死。而生活的意义也不在于衣食无忧,不在于浮华攀比,而在于每天能够怀抱着希望去真实地面对生活,继续人生。

审视当代伊朗电影,虽有不少对都市生活的描摹,但最令导演们关注的还是都市以外的真实,真正令人动容的依然是乡间的田园景色和质朴的生活场景。它们仿佛是导演们在秉承了东方哲人素有的简约睿智之后,所谱出的一曲动人的田园牧歌,一首沁人心脾的林中小诗。简约中宁静的乡间生活与喧闹中紧张淡漠的都市经历,构成了最为鲜明的对比。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伊芙特·皮洛曾说过:“与大城市造成的神经机能症相对立,与时间紧张加快的体验相对立,银幕上往往呈现出一种似乎更温暖更贴近大自然的牧歌般的世界。这个世界的首要价值就是安宁与永恒;在这里,人类生活的支配力量不是偏颇的理性主义,而是古朴、真挚和坦诚的秩序。”⑦面对现代机械文明的充斥,越来越多的方式、思维和情感在逐步生冷、坚硬,“人”的地位似乎正在被机械所忽略和代替,而当代伊朗电影恰恰是要找回“人”所应得的尊重,并在一种“安宁与永恒”的价值和“古朴、真挚和坦诚的秩序”中回归真正的人性。

注释:

①戴锦华:《第一次的电影推荐》,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http://movie.newyouth.beida-online.com/data/data.php3?db=movie&id=djhdycddytj。

②译自Individual Roles Of Women In Iranian Film·Subject Matter.http://www.skidmore.edu/academics/arthistory/ah369/iranianfilm.htm。

③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7月1日北平《文学季刊》第3期,署名唐俟。

④石海燕:《儿童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守望——试论〈小王子〉中“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⑤译自Iranian Film·The Depiction of Women in Iranian film: Victimization and Empowerment.(http://www.skidmore.edu/academics/arthistory/ah369/iranianfilm.htm)。

⑥戈達弗雷·切西尔:《阿巴斯·加罗斯达米——提出问题的电影》,林茜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第68页。

⑦[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第一版,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页。

猜你喜欢
人性伊朗生活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过于逼真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