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习作评改的舞台

2019-06-14 08:38韦海瑛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评改舞台习作

【摘要】本文基于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教师要创设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参与习作评改实践,体验习作批改乐趣的教学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 习作 评改 舞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101-02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任何作品的初稿都是狗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样需要在反复修改习作中形成。教师应该从一人批改习作的传统方式中解放出来,转向教学生自主评改、合作互改,积极创设习作评改的舞台,培养学生习作评改的能力,让“文章不厌百回改”根植学生心中,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一、变静为动,注重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但在作文批改中,传统的方式是教师批改习作和写评语,很多学生只是看了一下分数就置之不理,而之后的每一次习作,类似的问题依然重现,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有效提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学生之间的交流能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学生自己互相批改作文,不仅减轻了教师批改作文的繁重任务,也能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写作的主体,并在修改他人的作文时能够认清自己和别人习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引以为戒,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二、提供舞台,“标准”引路

“纸上得来終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教师既要提供舞台,给学生评改实践的机会,还要授之以渔,让学生习得方法,收获习作评改之乐。学生的每一次习作练笔,都是学生修改同桌或其他同伴习作的机会,因此,每次习作后教师都应提供习作评改的标准,让学生逐一对照,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够形成一定的评改能力。参考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修改的要求,我们结合各年级实际制订了基本的评改标准(如表一),并根据每一次习作目标制订具体的评改标准(如表二),还根据习作体裁制订具体的评改方法(如表三)。

[题目 有一个好题目在题目下划“﹏﹏”,题目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①好题目②题目新颖③题目与众不同……) 开头 开头写得好在句子下划“﹏﹏”,句子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①开门见山;②总起段;③能引入名句;④诗句开头;⑤开头很有特色;⑥歌词开头;⑦修辞手法(比喻 排比 拟人)……) 段落 段与段之间衔接好或文章有过渡段在句子下划“﹏﹏”,句子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①能用连词巧妙过渡;②过渡自然;③段与段之间链接好④过渡段承上启下,不错……) 段落有特色在句子下划“﹏﹏”,句子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①中心句;②总分结构;③总分总结构;④这段话有具体事例,好……) 好词 发现好词在好词下划“﹏﹏”,词语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①好词;②巧用成语,真棒;③这词用得好……) 好句 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划“﹏﹏”,句子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运用了比喻手法,好……) 结尾 结尾有特色在句子下划“﹏﹏”,句子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①结尾能照应开头,好;②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不错;③直接抒情或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好;④结尾有深意;⑤能引入名句、名诗收尾等……) 写人

记事类 ①有事例突出人物特点、品质,在句子下划“﹏﹏”,句子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能用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好!……) ②字里行间流露情感,表达真实的,在句子下划“﹏﹏”,句子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文章流露出真情实感,不错!……) ③能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句子下划“﹏﹏”,句子右下角画笑脸再加批注(批注参考:抓住人物动作描写,好!……) ④有环境衬托描写、点面相结合描写、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技巧,在句子下划“﹏﹏”,句子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场景描写,真棒!……) ⑤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等写作技巧,在相关部分下划“﹏﹏”,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倒叙写法,好!……) 写动植物类 ①按一定顺序描写动、植物的外形,如从整体到部分的描写顺序和抓住动、植物几方面特点来描写等,在句子下划“﹏﹏”,句子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好!……) ②有具体的事例突出动、植物的特点段落旁边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有具体事例,好!……) ③字里行间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如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的,在句子下划“﹏﹏”,句子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好!……) 写景

类 能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①按时间顺序写;②按空间顺序写(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空间方位转换、参观游览顺序);③景物类别(通过看、听、闻、嗅、摸来描写景物的形状、色彩、声响、气味、质感等),在句子或相关词语下划“﹏﹏”,句子或词语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能按时间顺序写,好!……) 想象

类 对于:①想象丰富,但不能脱离现实;②融入感情,想象既要有生气还要真实;③想象合理(符合生活的逻辑,内容要有美感,符合事物的特征)……的句子,请在句子下划“﹏﹏”,句子右下角画笑脸并批注(批注参考:想象丰富,好!……) 书信

类 ①内容要写清楚明白,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或疑问;②语言要热情、朴实、自然、贴切、有礼貌;③要按照书信的格式写,信封要填写规范,字迹要工整 读后

感类 ①紧扣原文,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②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 ]

有了评改标准,学生评有所依,改有方向,评改起来得心应手。

三、尊重差异,适时点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所处环境不一样,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自然就千差万别,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特别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差异和知识诉求差異。在指导评改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一名学生的观点与看法,在指导评改者写评语时,注意从语言得体方面引导学生,避免伤害习作者的自尊心。无论习作者的作文写得多么糟糕,都要引导评改者注意语言表达的技巧,多用鼓励性和建设性的语言,不伤害习作者的写作自信心。当学生在评改中遇到了难题,教师要当场示范修改,和学生之间增强互动,适时指点迷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作文评改更加顺畅。

四、全员参与,及时反馈

作文评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自己评改文章,自己认清文章的错误所在,从而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有“我能做到”的自主意识。一旦学生拥有这样的意识,写起作文来就具有独特的个性,写作效果就会更好。在习作评改中,教师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评改一篇习作,先按照印发的评改标准(或方法)自主评改,并按要求写上旁批,结尾写上100字左右的总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本组评改情况并汇报,发回习作者手中,让习作者按照修改意见再做适当的补充修改,完善习作,最后上交习作,教师再次查阅、记录学生评改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总结反馈,并分项目给予“最佳开头、结尾奖”“评改能手奖”等奖励。这样经历“自主—合作—教师总结”三个流程,学生就能在实践中提高评改能力,评改热情也异常高涨。

五、开辟展台,营造氛围

“好的教育会让人乐此不疲。”(王开东)要让学生对习作评改乐此不疲,就要积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提供互相评改成果的展示交流机会。如可以在班里开辟习作评改展览园地,或设置观赏展台,或发到班级QQ让学生家长分享,让更多的学生看到同伴评改的习作,也让家长关注孩子的习作评改情况,营造人人互学、你追我赶的氛围,让习作评改如影随形,伴随着学生学习和成长。

实践证明,教师给学生多大的舞台,学生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我们的课堂就能奏响多美的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要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理念带进课堂,创设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习作评改实践,体验习作批改的乐趣,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简介:韦海瑛(1974— ),女,副高级职称,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隆安县第三小学副校长,擅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研究课题,获得优秀成果一等奖,执教的《生命生命》课题被评为全区中小学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研究方向为小学基础教育研究。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评改舞台习作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作文要厚积薄发
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试论作文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习作展示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