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运用研究

2019-06-14 08:57李安迪
牡丹 2019年12期
关键词:演唱者声部音色

对于演唱者来说,声乐演唱技巧是其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实现对声音频率协调控制的基础,是提升合唱团整体实力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主要就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运用策略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在合唱表演中,演唱者的声乐演唱技巧决直接影响着整体演唱效果。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声乐演唱技巧是实现情感表达的基础手段,如果缺少技巧方面的配合,那么就会失去情感传递的准确性与顺畅性;其次,声乐演唱技巧是演唱者与合唱作品之间的纽带,既能帮助演唱者更好地了解乐章的艺术价值,又能实现技巧方面的训练,提升演唱者的艺术素养,充分展示演唱作品的艺术价值。

一、合唱发声技巧的训练

合唱训练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还与独唱训练存在较大的技巧练习差异。因此,演唱者要在发声技巧方面达到整体性的和谐,从而更好地提升合唱效果,实现合唱活动的顺利开展。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演唱者应做好各个发声器官的准备工作,结合合唱作品的实际要求,对作品的音色、音高、音量进行有效判断,以此确保声音的整齐、干净、富有弹性,避免出现演唱过程中的“拖泥带水”,提高演唱的表达效果。此外,在合唱发声技巧练习过程中,演唱者应确保小腹与横隔膜的对抗性,保持良好的发声状态,确保演唱作品的平稳、准确,促进各个发声器官的协调运作。

第二,提升演唱者的发声技巧,需要经过规范性训练。在合唱过程中,保证演唱者气息的稳定性对提高合唱效果至关重要。然而,在发声练习中,有些演唱者由于气息不足,很难实现声带的平稳冲击,导致声音短促,甚至给人一种憋闷、紧张的感觉。所以,在合唱练习中,演唱者应加强训练,让声音在气息的推动下更好地形成,比如发声时要保证吸气充足,确保气息的稳定性;吐字练习时应保证口腔肌肉的充分打开,也就是所谓的气沉丹田,通过气息将每一个字传达出去,这样既能实现声带的多重振动,又能实现内在气息的有效支撑,进而帮助演唱者更好地掌握声音节奏,提高演唱者对频率、音色、音高的控制水平。

第三,在演唱者进行发声技巧训练时,为了避免出现“颤音”“抖音”现象,演唱者可以通过“直声”练习方法,进行发声技巧训练,提升自身的声乐演唱技巧。然而,由于不同演唱者的发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合唱过程中难免出现声音波动,影响合唱效果。基于此,演唱者应采用假声、半声、直声等方式展开训练,以更好地保持发声状态,有效控制声音波动,提升声音的纯净性与协调性。

第四,在乐章合唱演奏中,弱音描绘是普遍的现象。所以,演唱者可以通过抑制、轻声、半声的训练方法,让自身发出的声音更加集中,提升自身的声音调控能力,从而实现声音表达的多元性发展,促进合唱活动的更好开展。

二、合唱协调技巧的训练

在合唱表演过程中,每一个演唱者都应保证多声部之间的协调运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合唱效果,展现艺术魅力。所以,应加强合唱协调技巧训练,提升演唱者的团队意识,避免个别演唱偏差对整体合唱效果的破坏,确保合唱的完整性与流畅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演唱者对于声音的控制、辨别能力,保证乐章合唱的声音共性,实现不同音色、不同音频、不同声部的协调搭配。所以,在合唱协调技巧练习中,合唱成员应注重周围环境的变化与互动,掌握其他声部的协调运作,增强自身对于声音平衡、统一的认识,提升整体作品的演唱效果,充分发挥声乐演唱技巧的优势价值。

第二,在合唱训练过程中,每一个成员都应根据自己在合唱队伍的所在位置,进行有效的声部控制,以确保自己的合唱音量与整体声音更好地融为一体,满足合唱集体的演唱要求,提高合唱演唱效果。此外,演唱者需要协调好力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演唱者的个体优势,实现合唱乐章的协

调发展。

第三,在合唱中,音色是能够快速辨别出一个人声音的主要手段。此外,演唱者的音色差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合唱的整体效果,因此提升演唱者的音色质量至关重要。所以,合唱团队中的每一个队员都应提升自身的音色控制能力,根据合唱的需要调整好自己的音色,从而更好地提升合唱整体效果。

第四,在合唱中,控制好音量力度特别重要。所以,演唱者可以通过定期的发声练习提升自身的演唱能力,比如开展由强到弱、由弱到强、渐强渐弱的音量力度训练,确保合唱中声音高低、大小、缓急的协调性,提升演唱的声音演唱技巧。

第五,在合唱訓练中,演唱者对于音准的把握程度是提升整体合唱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合唱成员应努力提升自己的音准把握能力,更加熟练地掌握自己所要演唱的声部节奏,以此提升旋律表演的准确性,促进合唱演奏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合唱气息控制技巧的训练

在歌曲演奏中,呼吸是顺利进行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提升歌唱能力的动力。然而,在发声练习过程中,一些演唱者的气息不稳导致频频换气,影响整体演唱效果。所以,在演唱技巧训练中,合唱成员应在统一呼吸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气息控制能力,确保合唱作品的优美性、统一性、和谐性,充分展示出音乐艺术的表现魅力,提升演唱者的声音演唱技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整体呼吸

在合唱中,需要对每一个合唱作品进行长短句划分,这对于演唱者的气息表达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合唱乐队的指挥人员应通过统一乐句,对各个声部的演唱者进行呼吸控制,提升他们的呼吸控制能力,有效掌握整体呼吸的应用特点。同时,在整体呼吸训练中,演唱者应调整好自身的状态,切忌大口吸气、大口吐气,应在吐净前一句时,及时吸进下口气,保证气息的平稳连续,增强乐章演奏的旋律性。

(二)轮流呼吸

在复调合唱作品中,指挥人员应协调好各个声部的气息交换效率,保证合唱气息的绵延不断,提升合唱声效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同时,与“整体呼吸”的断句相比较,“轮流呼吸”更加注重不同声部之间的气息延续,给予听众一种磅礴、大气的视听感受,实现各个声部的协调发声,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循环呼吸

在合唱演奏中,循环呼吸属于一种特殊的呼吸技巧,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合唱成员在换气过程中产生过大间隙,还能达到一种绵延、高远的演唱意境,真正提升合唱演奏质量。然而,循环呼吸对于演唱者的功力具有较高要求,需要他们根据自身所在的声部进行有规律的呼吸调整,提升乐章演奏的完整性与协调性,更好地增强合唱演奏效果。

总之,歌唱是一门会呼吸的艺术。在合唱训练中,只有不断加强合唱成员、指挥人员的技巧训练强度,提升各个成员的气息控制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合唱作品的表达效果。

四、结语

合唱是一种音乐艺术表演形式,通过演唱者深情的演绎更好地展示音乐魅力,丰富音乐艺术内涵。同时,在全民艺术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合唱活动的参与性,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掌握更多的声乐演唱技巧,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首要课题,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在合唱传播过程中,应加强对于声乐演唱技巧的应用与研究,加深合唱成员对于各种演唱技巧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展现合唱作品的艺术美感,推动我国合唱事业的繁荣发展。

(徐州工程学院)

作者简介:李安迪(1988-),男,回族,江苏徐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中国民间音乐。

猜你喜欢
演唱者声部音色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