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锴
摘要:在我国,钢笔画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人们认为是小画种,而钢笔——亦被称为自来水笔,更多的只是用于起稿、插图、装饰画、速写等方面,至今为止,并没有成为独立的画科。但笔者认为,纵观钢笔画的发展,从古代西方的硬笔画到钢笔画,再到中国新钢笔画的崛起,钢笔画会越来越有希望在我国画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钢笔画 中国新钢笔画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J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6-0045-02
一、钢笔画的前身
关于钢笔画的前身,其实可以先从绘制的工具开始了解,起初硬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古埃及人和波斯人发明的芦管笔,芦管笔是用芦苇杆制成,它在点蘸颜色水后就可以描绘图案。之后欧洲人又在此基础上将飞禽的羽毛制成羽毛笔,羽毛笔在外观和使用上都胜于芦管笔,当时,为了克服羽毛笔笔尖磨损速度快的问题,人们又制造出了青铜等金属笔尖。羽毛笔历经了中世纪到19世纪,几乎所有的文字著作,无不是依靠这种造价低廉的羽毛笔来完成的。到了1822年,英国的米奇尔(John Mitchell)开始利用机械量产蘸水笔的笔尖。这些笔尖为金色,实属华丽,据当时记录,金笔尖不单是一种装饰,因为在当时只有化学性质稳定的黄金,才能扛得住当时粗糙墨水的侵蚀。蘸水笔尖极富有弹性,种类也较丰富,且可以用力度表现粗细不同的线条,以体现抑扬顿挫之美感,从此蘸水笔又取代了羽毛笔。
在真正的钢笔问世之前,大量的硬笔画都是出自上述的几种工具。在文艺复兴时期,很多手抄本的圣《圣经》插图就是用当时的硬笔所绘,达·芬奇就使用硬笔进行人体草图以及各种设计草图的绘制,记录并留下了大量的手稿资料供后人研究;还有同样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丢勒,亦用硬笔画出了流传至今的不朽作品;欧洲巴洛克时期的荷兰画家伦勃朗,同样使用硬笔勾勒出了当时的自然风光。
二、钢笔画在西方成为独立的绘画门类
钢笔也叫自来水笔,很多人将刘易斯·艾德森·华特曼(Lewis Edison Waterman)称为“自来水笔之父”,然而事实上,华特曼并不是钢笔的“发明者”,他之所以得扬名,是因为他是第一位获得了槽形墨水供给专利的美国人。关于华特曼曾是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雇员,因为在签字的时候不小心,他的钢笔墨水漏了出来,将合同弄脏了。就他在取新合同的时候,他的竞争者趁此机会抢走了这单生意,为此,华特曼倍感懊悔,立志要设计出一种装置,既可以贮存墨水,又可以控制墨水,并且使用方便、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自来水笔。华特曼凭借得来的技术获得了第一项有关钢笔的专利权,他的钢笔能使墨水经过供给槽,在毛细作用下从蓄水管流到笔尖,与此同时,相等体积的空气会通过在管底的小孔进入至蓄水管。
从此刻起,钢笔算是真正的诞生了,这么算下来,世界上使用和生产钢笔也不过150年的时间,而真正意义上的钢笔画,就是出现在19世纪。19世纪末,随着现代金属笔尖在笔迹的形态、宽窄、坚挺以及弹性等方面的改良,在19世纪至20世纪的许多欧洲古典文学作品的插图和画册中,都采用了钢笔画这一种艺术形式。钢笔画强烈的黑白对比,加上它方便使用和绘制的特点,使它迅速在西方艺术界成为一个独立的绘画门类。
三、中国钢笔画和“新钢笔画”
钢笔画在西方是一个重要的绘画门类,但是它对于中国来说却是一个舶来品,20世纪初,自来水笔传入到了中国,1926年,上海开设了第一家自来水笔公司——国益笔厂,到现在为止,钢笔在中国的生产时间和使用时间还不足100年,而钢笔画亦是在同一时期来到了中国。
钢笔画这个西方的舶来品,起初来到中国时,并没有受到相当大的重视,民国期间,社会上就出现了一些钢笔画作品,但大都出现在小人书的书籍插图中。到了新中国,钢笔画也都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在社会上出现,“文革”时出现过消沉,在书刊和画报上亦不多见,但后期也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进入新世纪后,钢笔畫有时用于速写、漫画、插图和装饰画中,但它不属于自己,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而一直是从属于其他的画种,钢笔画一直没有被当作独立画种来对待。加上越来越多新的绘画手段和科技的进步,使得钢笔画生存的角落越来越狭窄。
另钢笔画燃起新希望的一个大事件,即2006年9月,一批致力于钢笔画的艺术家们在湖南长沙举办了“全国首届钢笔画邀请展——中国新钢笔画精英论坛”,在此期间,他们集体商榷后提出了“新钢笔画”的概念,此概念在传统钢笔画的基础上提出,这无疑拓宽了钢笔画的定义,明确了中国钢笔画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为钢笔画的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自此,钢笔画迎来了新希望。从此,“新钢笔画”在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在此阶段,新钢笔画的代表大师有:李渝基、赵军、唐亮、李蔷生等人。
中国现在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经济是日益繁荣,世界看到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加速度,看到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中国决心。经济的繁盛,也增多了我们对美术工具的便捷选择,画者们对于绘画工具的选择也是日益多样。“新钢笔画”的“新”即代表了与之前传统钢笔画的不同。首先是主题不再被限制,画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理念,选择喜爱的题材。作画尺寸也不再受限于之前小尺寸,因为新钢笔画的作用已不仅仅限制于小人书和连环画,各类手绘风格的商业海报和插画都可以从中看到新钢笔画的身影。随着自身应用范围的扩充,新钢笔画的作画工具和着色工具自然也不同于之前单纯的自来水笔和墨水,基于题材和绘画风格的丰富多彩,大量新的绘画工具,如针管笔、圆珠笔、蘸水笔等以及新的着色颜料,像是彩色粉笔、彩色铅笔、丙烯颜料等,它们都极大的拓宽了绘画的选择范围,亦都经过了画者们的不断的试验和尝试,并且产生了不错的画面效果。“新钢笔画”定义的提出,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经过了前辈们长达十几年的探索,如今,新时代的绘画达人更是积累了前辈们的经验和理念,探索出了更多的表达形式。如绘画纸张使用绘制中国工笔画的画纸——熟宣纸,再加上不同绘画工具和着色工具的相互搭配与碰撞,即可产生硬笔也能画出柔软线条的效果。再譬如在油画布上利用针管笔绘制,再使用秀丽笔和墨汁进行着色,这样的搭配与碰撞,又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效果。
四、对新钢笔画的未来展望
如今这个时代,中国人民的思想是越加的开放,新事物亦是不断迭代的一直出现,再加上网络工具的不断发达,各类移动设备上的艺术设计平台、插画师的交流平台、手绘学习网络课程等,对于爱好新钢笔画创作的人们来说,机遇无疑是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来学习各类课程,在交流平台上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品及老师,摸索自己喜爱的风格,这样不仅可以开阔来我们欣赏画作的眼界,也可以方便我们锻炼自己的绘画技巧。自己绘制完成的作品同样可以上传到网络社区与爱好者、达人、专家们一起交流,以便进一步的提升画技。
但是机遇存在的同时,同样也有挑战,新钢笔画发展到了现在,对比20世纪来说,已经取得了不容小觑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新钢笔画还是没有被当作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展览里面,很难看到钢笔画的独立展览。所以,新钢笔画的奋斗并没有结束,而是永远在路上。笔者作为一个新钢笔画的爱好者,对其发展是充满了信心的。虽然这个时代对于新钢笔画来说,无疑较之前有了更大的进步空间与动力,但是我们若要将新钢笔画真正的变为中国的新钢笔画,令新钢笔画融合我们的文化形态,充满中国精神,适应我们的欣赏的习惯和对艺术的独特审美趣味,走上一条具有中国民族自主审美特色的中国版新钢笔画发展道路,还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努力。
李渝基先生在《新钢笔画黑白技法》一书中说到:“当下的中国,是一个艺术大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艺术格局出现的时代,中国新钢笔画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数量在世界各国的钢笔画发展史上都是超前而领先的。它在表现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技法程式上是已成系统而适用的,在画面的意境、思想内涵的表达方式上是绝无仅有的。完全可以相信,中国新钢笔画必将成为世界艺术的一部分,并将在中国的土地上發扬光大,成为一种全新的画种”。
综上所述,这是笔者对于当代中国新钢笔画的一点薄见,新钢笔画的发展依然在路上,但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新钢笔画可以被更多数的人所认可,在艺术圈拥有自己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李渝基.钢笔彩画技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李渝基.新钢笔画黑白技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袁飞.新钢笔画的发展及前景展望[J].美术教育研究,2011,(11):29.
[4]孙群.中西钢笔画历史发展的轨迹与思考[J].艺术·生活,2006,(0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