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侧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的经济性分析

2019-06-14 08:38沈汉铭俞夏欢
浙江电力 2019年5期
关键词:电价经济性电化学

沈汉铭, 俞夏欢

(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 浙江 长兴 313100)

0 引言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 电力系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如何实现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传输和消纳成为了日益突出的问题。 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 波动性, 难以进行有效调度, 且随着负荷的日益增大, 电网的峰谷差率也逐年增大,这些都对电网安全有着显著影响。

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新能源的并网消纳问题, 通过削峰填谷减小电网的峰谷差率,同时储能还具有调频、 备用、 黑启动等多种功能。 储能技术的应用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 集中式储能系统以大功率、 长时间的供电场景为对象,一般为能量型储能系统。 集中式储能主要为抽水蓄能、 压缩空气储能等。 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功率从几千瓦至几兆瓦不等, 储能容量一般小于10 MWh, 多接入中低压配电网或用户侧。 分布式储能以电化学储能为主要代表, 其安装地点灵活,与集中式储能相比, 减少了集中储能电站的线路损耗和投资压力。 通过多点分布式储能形成规模化的汇聚效应, 积极有效地面向电网应用, 参与电网调峰、 调频和调压等辅助服务, 将有效提高电网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 同时也能给用户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1-4]。

1 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的效益分析

1.1 储能的削峰填谷及发电容量效应

通过对大量分布式储能进行集群控制, 即采用所谓的“虚拟电厂技术”可以让分布式储能达到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效果, 从而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削峰填谷[5-6]。

电力系统的最大装机容量是根据最大发电负荷来定的, 而处于负荷曲线顶端的这部分尖峰负荷持续时间往往是很短的, 也就是说通过削峰填谷可以减少发电装机容量的建设成本, 按照目前火电机组的平均单位造价约为3 800 元/kW, 这部分费用就可以节省下来。

利用储能的削峰填谷效应, 可以有效提升整个电力系统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 按照目前煤电600 MW 主力机组的相关参数[7], 机组平均负荷率提升5%, 机组度电标煤耗可降低2~3 g。 因此大规模储能在得到有效调控下的前提下, 可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能效, 具有显著的效益。

通过削峰填谷还可以替代天然气机组的调峰作用, 从而降低天然气机组的利用小时数, 降低天然气机组的寿命损耗和检修费用, 同时减少天然气的消耗。

1.2 提供紧急事故备用

随着特高压直流的大规模接入, 作为受端电网由于用直流替代了大量常规机组, 导致系统转动惯量大幅下降, 系统调频容量大量减少, 相同功率的缺额造成电网频率的跌幅加大, 频率特性恶化, 低谷时段直流馈入功率较大时频率稳定问题更为突出。 电化学储能具有快速启动的特性,响应速度一般为毫秒级, 爬坡能力很强, 从空载到满载所需的时间是秒级, 作为紧急事故备用,能够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介入, 有效防止电力系统频率崩溃[8]。

1.3 提高新能源发电的渗透率

新能源发电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是大势所趋, 但光伏发电、 风力发电等绿色新能源因其自身固有的随机性和间歇性, 不可能像传统电源一样可以制定和实施准确的发电计划, 这给电网的运行调度带来巨大压力; 同时, 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给电网带来无功、 潮流分布、 调频、 调峰、 电能质量等问题, 也会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很大影响。 电化学储能的应用可以弥补间歇性新能源负荷出力随机的缺点, 有助于平衡负荷波动、减小新能源并网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提高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9]。

1.4 参与电力系统调频

传统的水电机组和火电机组均由具有旋转惯性的机械器件组成, 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将经历一系列过程, 其参与电网调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10]: 例如, 火电机组响应时间过长, 不适合参与较短周期的调频, 参与二次调频的火电机组爬坡速率受限; 水电机组受地域或季节性影响较大。 而电化学储能具有响应速度快、 控制精确、 双向调节的优势, 特别适合应用于较短周期负荷波动下的动态调频。

1.5 给用户带来的经济效益

1.5.1 分时电价管理

目前实行分时电价机制, 以浙江省为例, 大工业用电、 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 农业生产用电的六时段分时电价划分为: 尖峰时段19:00-21:00; 高峰时段8:00-11:00, 13:00-19:00, 21:00-22:00; 低谷时段: 11:00-13:00, 22:00-次日8:00。用户可以通过储能装置制定自己的用电计划, 用电价较低时段的电量去满足电价较高时段的用电需求, 做到低谷时充电, 高峰时放电, 从而通过电价差来降低自身的用能成本[11-13]。

1.5.2 容量电价管理

现行电价实行的是两部制电价, 即包含了容量电费和电量电费, 例如浙江省的容量电费收取标准为30 元/kVA(按变压器容量计)或40 元/kVA(按最大需量计)。 如果通过储能的方式能够将变压器的最高负荷率控制在75%以内, 则可以减少变压器的容量电费, 从而节省一定的费用。

1.5.3 提高电能质量

通过在用户侧安装储能装置, 可以有效避免负荷波动或者短时故障引起的电压波动、 频率波动、 谐波和功率因数的影响, 从而保证供电的电能质量, 对于生产上对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的用户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 电化学储能用户侧削峰填谷经济性的实用判据

2.1 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构成及其成本

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包含蓄电池本体、 BMS(蓄电池管理系统)、 PCS(双向变流器)、 EMS(能量管理系统)等。 表1 为各类型电化学储能成本构成[14]。

表1 各类型电化学储能成本构成(元·Wh-1)

2.2 全生命周期储能系统的度电成本计算

全生命周期储能系统度电成本为:

式中: C度电为系统蓄电成本; S0为系统初始投资成本; SC为系统残余价值; Q 为储能全生命周期所发总电量。

一般系统残余价值考虑蓄电池的残值和储能PCS 的残值两方面,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k1为储能PCS 的残值率; k2为蓄电池的残值率; SPCS为储能双向逆变器的初始价值; Sbattry为蓄电池的初始价值。

在满负荷等时长的运行情况下, 全生命周期总电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Pmax为储能系统最大输出功率; T 为每天的放电时长; D 为年运行天数; m 为储能系统运行寿命; λ 为储能系统容量年衰减率。

2.3 等效电价差

由于储能系统的PCS 存在转换效率, 蓄电池充放电时存在库伦效率, 这就导致了放电电量总是小于充电电量, 假设充放电的转换效率为η,那么等效电价差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C放电为放电时电价;C充电为充电时电价。

通过比较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与等效电价差概念, 可以给出储能经济性的简单判据, 当C等效>C度电, 即当前等效电价差大于储能系统度电成本时, 储能系统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3 铅碳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于用户侧削峰填谷的经济性分析

以建设一座1 MW/2 MWh 的分布式储能电站为例, 对铅碳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削峰填谷差价套利进行经济性分析比较。

3.1 铅碳电池经济性分析

3.1.1 边界条件[15]

(1)铅碳电池系统的整体效率按85%计。

(2)DOD(放电深度)按70%计。

(3)铅碳电池的系统残值率按照25%计。

(4)PCS 对蓄电池的寿命比取2。

(5)铅碳电池循环寿命取2 800 次, 使用年限取8 年(“两充两放”模式下需重置一次电池)。

(6)铅碳电池的年容量衰减率取2.5%。

(7)铅碳储能系统单位造价按1 300 元/kWh计。

(8)电价按照浙江省2017 年10 kV 大工业用电分时电价标准, 即尖峰电价1.082 4 元/kWh, 高峰电价0.900 4 元/kWh, 低谷电价0.416 4 元/kWh。

3.1.2 经济性指标分析

“一充一放”模式下: 全寿命周期系统的度电成本为0.543 7 元/kWh; 等效电价差为0.592 4元/kWh; 储能系统IRR(内部收益率)为1.53%。

“两充两放”模式下(中间置换一次电池): 全寿命周期系统度电成本为0.481 2 元/kWh; 等效电价差为0.501 5 元/kWh; 储能系统IRR 为1.58%。

3.1.3 商业化应用条件分析(以IRR>8%为基准)

(1)在电池寿命及电价不变的情况下, “一充一放”系统造价需低于1 050 元/kWh, “两充两放”系统造价需低于1 180 元/kWh。

(2)在成本及电价不变的情况下, “一充一放”系统的循环寿命需达到5 000 次, “两充两放”系统的循环寿命需达到3 500 次。

(3)在成本及电池寿命不变的情况下, “一充一放”系统需要等效电价差达到0.8 元/kWh, “两充两放”系统需要等效电价差达到0.6 元/kWh(尖峰时段与峰值时段的平均值)。

3.2 磷酸铁锂电池经济性分析

3.2.1 边界条件[16]

(1)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的整体效率按90%计。

(2)DOD 按90%计。

(3)逆变器对蓄电池的寿命比取2。

(4)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取2 800 次, 使用年限取8 年(“两充两放”模式下需重置一次电池)。

(5)磷酸铁锂电池的年容量衰减率取2.5%。

(6)电价按照浙江省2017 年10 kV 大工业用电分时电价。

(7)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的单位造价按2 000元/kWh 计。

3.2.2 经济性指标分析

“一充一放”模式下: 全寿命周期系统的度电成本为0.811 0 元/kWh; 等效电价差为0.619 7元/kWh; 储能系统IRR 为-6.24%。

“两充两放”模式下(中间置换一次电池): 全寿命周期系统度电成本为0.757 1 元/kWh; 等效电价差为0.528 7 元/kW; 储能系统IRR 为-17.95%。

3.2.3 商业化应用条件分析(以IRR>8%为基准)

(1)在电池寿命及电价不变的情况下, “一充一放”系统造价需低于1 200 元/kWh, “两充两放”系统造价需低于1 300 元/kWh。

(2)在成本及电价不变的情况下, “一充一放”系统的循环寿命需达到7 000 次, “两充两放”系统的循环寿命需达到5 600 次。

(3)在成本及电池寿命不变的情况下, “一充一放” 系统需要等效电价差达到1.07 元/kWh,“两充两放”系统需要等效电价差达到0.86 元/kWh(尖峰时段与峰值时段的平均值)。

3.3 经济性分析结论

(1)目前在浙江省无论是铅碳电池储能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储能, 在用户侧削峰填谷应用场景下均不具有商业化运营的条件。

(2)由于铅碳电池存在较大的残值, 故目前铅碳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更加接近商业应用。

(3)技术层面而言, 锂电池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循环寿命有望进一步提高, 造价会进一步下降; 而铅碳电池受原材料铅的影响, 造价下降空间有限, 且铅碳电池循环寿命提高有限, 故从发展前景来看, 磷酸铁锂电池要优于铅碳电池。

(4)随着技术的发展及电价政策的优化, “两充两放”的模式会更加优于“一充一放”模式。

3.4 储能系统补偿措施建议

以总投资财务IRR 达到8%为基准, 给出2种充放电模式在目前条件下的初装补贴(一次性)、容量补贴及度电补贴建议, 见表2、 表3。

表2 “一充一放”模式下电化学储能补偿建议

表3 “两充两放”模式下电化学储能补偿建议

4 结语

目前要实现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的商业化运行, 一方面要降低储能的成本, 提高储能的循环寿命, 另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电价机制。 此外如果能将大量的分布式储能进行统一的调控, 将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诸多的潜在效益, 对于这部分价值需要探索合理的商业模式, 分布式储能的收益应该是多方面的, 而不是单一地局限于峰谷差价套利的盈利模式。

猜你喜欢
电价经济性电化学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经济性探讨与分析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1)
讨论如何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
关于量子电化学
探索电价改革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收支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