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品超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茂名 525000
胃溃疡属于消化道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疾病,致病因素较多,包括胃运动障碍、遗传因素、应激精神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饮食因素、药物因素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因素[1]。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为探讨何种药物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更佳,特选取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58例做临床平行对比试验,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5~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5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纳入标准[2]:(1)符合胃溃疡的诊断标准;(2)无恶性肿瘤和严重器质性病变;(3)自愿加入本研究;(4)精神状态无异常。排除标准: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观察组患者女15例,男14例,年龄29~69岁,平均(36.2±5.8)岁。病程5个月~9年,平均(2.76±0.67)年。溃疡直径0.1~1.9cm,平均(0.98±0.22)cm;对照组患者女16例,男13例,年龄30~70岁,平均(37.9±5.9)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2.91±0.70)年。溃疡直径0.2~1.9cm,平均(1.00±0.23)cm。两组患者在溃疡直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表3 治疗后胃肠激素的水平改善情况比较()
表3 治疗后胃肠激素的水平改善情况比较()
组别 n CCK(ng/L) MTL(μmol/L) GAS(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9 19.32±3.49 14.99±2.55 176.92±19.87 213.88±19.91 100.92±10.32 82.64±9.65观察组 29 19.17±3.50 12.38±2.25 176.88±19.90 237.22±21.93 101.02±10.41 70.62±7.32 t 0.163 4.133 0.008 4.243 0.037 5.344 P 0.871 0.0001 0.994 0.0001 0.971 0.0000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即每日早、晚各口服一次甲硝唑片(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120)治疗,每次0.2g;再每日口服一次阿莫西林胶囊(吉林敖东集团大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1274)治疗,每次0.5g。给予对照组患者每日加服一次西咪替丁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19)治疗,每次0.2g。给予观察组患者每日加服一次奥美拉唑肠溶片(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14)治疗,每次20mg。两组患者均给予1个月的治疗时间。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定。显效:溃疡面完全愈合或转为瘢痕期,腹胀、腹痛等症状消失;有效:溃疡面恢复超过原来的2/3,腹胀、腹痛等症状缓解;无效:患者腹胀、腹痛等症状未缓解,溃疡面恢复未超过原来的1/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对比用药后不良反应(恶心、胃部烧灼以及腹胀)的发生情况。对比用药后胃肠激素的水平,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以及胃泌素(GAS)含量。
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统计结果分别为65.52%、9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的不良反应统计结果分别为34.48%、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CK以及GA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MT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增加,饮食不规律,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胃溃疡是此类疾病中的高发类型,该疾病的发生机制是“防御因子”作用减弱或“攻击因子”作用过强[4]。其中,防御因子包括碳酸氢盐、胃黏液或胃黏膜;攻击因子包括胃蛋白酶、Hp或胃酸等[5]。故临床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为强化防御因子,抑制攻击因子,通过将消化道局部保护屏障重建,强化防御能力,抑制炎症因子增长,降低胃酸分泌量[6-8]。
本研究表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52%、96.55%;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的不良反应统计结果分别为34.48%、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在该疾病的抗菌治疗中,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是常用药物,对杀灭Hp有较高的疗效[9-11],西咪替丁属于H2受体拮抗剂,经口服给药后,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但该药物会随血液分布全身,故对机体刺激性较大,不良反应较多[11-13]。而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能够快速对胃酸分泌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较高的持久性。在临床中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该药物同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胀气、便秘、恶心、头晕等,偶尔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偶见失眠、皮疹、嗜睡等,但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且能够自行消失,不良反应和药物使用量之间无明显关系。奥美拉唑经口服给药后可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可通过抑制K+-ATP酶活性以及H+活性进而起到对胃蛋白酶以及胃酸的分泌有更强的抑制效果,且不会随血液分布全身,治疗安全性较佳[14-15]。长期服用奥美拉唑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偶有患者出现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细胞增生,在治疗胃溃疡时,要排除患者患有胃癌的可能,这是由于奥美拉唑能缓解症状,使胃癌患者错失治疗时机。肝功能严重异常者应谨慎服用此药物或遵医嘱服用。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CK以及GA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MT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三种指标均为胃功能敏感性的高价值体现指标,故提示了观察组患者的胃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给予胃溃疡患者行奥美拉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胃功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