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永川、荣昌三地地方志中清代灾害与社会应对的史料提取

2019-06-12 11:05杨邓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重庆地区铜梁永川

摘 要:地方志中保存了大量关于灾害和社会应对措施的史料。这些史料对于灾害史、气候变迁和社会救灾体系变迁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当今防灾救灾提供了大量经验教训。本文以铜梁、永川、荣昌三地地方志中清代灾害与社会应对措施的史料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出其提取的方法和若干事项,并初步的整理和提取了相关史料。

关键词:地方志 清代灾害 社会应对 史料提取

一、清代至民国时期重庆地区地方志的概况

地方志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地方性资料集成,里面记载了天文、地理、人文、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历史资料。其中保存下来的历史资料,几乎囊括了人类社会相关的各个方面,在我国史学宝库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地方志发端于秦汉时期的郡国志与图经,至隋唐时期图经兴盛,宋朝图经发展至全盛并逐步向后世地方志转型。明朝是我国地方志发展的重要时期。永樂年间,中央政府颁布《修志凡例》,共计十六则,统一地方志纂修内容。据统计明朝纂修的方志有2992种。清朝是地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省、府、州、县共计有方志4889种。民国时期,虽然战乱频仍,但地方志纂修一直没有停止,期间共纂修地方志1571种[1]。民国地方志受西学影响,在体例和分类方法上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变化,普遍增加了邮电、交通、党政等内容。

清代至民国时期,重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地方志的纂修也较前朝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和《西南稀见方志文献》两套丛书集中收录了清代至民国时期重庆地区的方志文献。《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中收录了清代至民国时期重庆地区的府、州、厅、县地方志共计34种,其中道光年间6种、咸丰年间1种、同治年间5种、光绪年间11种、清代其它时期0种,民国时期11种。《西南稀见方志文献》收录了清代至民国时期重庆地区的府、州、厅、县地方志共计73种,其中康熙年间4种、乾隆年间17种、嘉庆年间4种、道光年间7种、咸丰年间4种、同治年间6种、光绪年间17种、清代其它时期0种,民国时期14种。从以上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乾隆、光绪和民国年间是清代至民国时期纂修地方志的三个高潮期。另外,现存康熙十年纂修的四川总志、雍正十一年纂修的四川通志和嘉庆二十一年纂修的四川通志中有大量关于重庆地区的史料。这些方志材料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清代灾害与社会应对措施的史料。本文以铜梁、永川、荣昌三地为例,来探讨如何提取和使用地方志中关于清代灾害与社会应对措施的史料。

二、清代至民国时期重庆地区地方志中灾害与社会应对措施资料的价值

地方志史料有以下特点:

1.空间确定性强。地方志无论是省、府、州、县或者是乡土志、地理志、风俗志,都把空间确定在固定的地域范围内,便于按照地域范围搜集使用。

2.时间连续性强。雍正七年,朝廷规定各省及以下行政区划的地方志每隔六十年编修一次。这一制度在很多地区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如:永川县志在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三次编修中分别间隔了48年和51年。这种连续性使其中的材料呈现出完整连续的特征,也便于总结某一类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

3.史料可靠性强。方志以桑梓之人记乡土之事,材料来源于本地档案、笔记、采访。间隔时间不长,当事人有可能尚且在世,社会的共同记忆基本准确。

地方志史料的这些特点,使其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如《光绪铜梁县志·食货志》中记载了同治年间的一场持续两年的自然灾害:

十年十一年先涝后旱,升米值百六十钱,流离于秦汉中、黔遵义者约万人,无力者或阖门瘠死。而无赖子诱聚多人,纷扰乡闾,曰喫大户,行劫邑中嚣然。大户或远徙郡城以避。知县杨利川捐俸施粥,发常、社各仓平粜。虑其不继,又请于大府,发帑银三千散于各场镇。令富民捐赀,分赴绵州、江津等处买米接济……。明年大熟,谷价平减,流亡者稍复业焉。

这一段史料中不仅记载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域,还记录了它所造成的米价飞涨、生活凋敝、人民流亡、民变纷扰等社会影响,同时对于官方救灾措施和灾害结束时间都有明确的记录;使我们清晰的了解到这次灾害发生发展、官方救济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又如,关于旱灾的记录。地方志史料中关于旱灾的记录一般都比较简单,但是都能较为准确地记录旱灾发生的时间。如《光绪永川县志·灾异》记载的两次旱灾:“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五月大旱至于八月,不雨。”,乾隆“三十年乙酉,夏旱。”

除了直接记录灾害情况以外,地方志中还记载了部分异常天气,为我们窥探当时的气候情况提供了参考。如清朝末年的铜梁和荣昌降雪的记录。《光绪铜梁县志·食货志》:“咸丰乙卯岁歉,次年大雪,伤春粮。”《同治荣昌县志·祥异》中异常降雪记录:“道光十二年十一月初五、六日,大雪。”、“咸丰四年立春日,大雪”、“咸丰六年正月,大雪”、“光绪二年二月,大雪如澝,四乡竹木被折不少。”重庆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热冬暖,湿润多阴,水热丰富,雨热同季”[2],冬春季极少降雪。上述五条降雪记录集中在道光至光绪初年,正值明清小冰期中的第三个寒冷期。在研究我国明清小冰期时,大多数证据来自东部地区的史料,缺乏西南地区史料的支撑。上述五条记录中,有四条记录的降雪时间是在本该回暖的春季。这一异常现象,可以视为重庆地区在这一时期气候变冷的标志,同时也为研究明清小冰期中我国西南部气温变化提供了参考。异常的气温变化往往伴随着自然灾害的集中爆发,也可以作为寻找历史时期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线索。

民国时期,地方志的纂修受西学影响,很多方志不再把灾异记录作为一个门类,而是把它放在大事记中,同时散见于人物、食货、艺文等门类中,给提取相关史料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例如:民国九年的《新修合川县志》、民国二十年的《重修南川县志》和民国三十四年的《重修大足县志》都没有专门的灾异卷目。

三、铜梁、永川、荣昌三地地方志中清代灾害与社会应对的史料提取

1.材料分布

记载清代铜梁、永川、荣昌三地灾害与社会应对较为集中的地方志主要是以下四部:《道光重庆府志》、《同治荣昌县志》、《光绪铜梁县志》和《光绪永川县志》。

《道光重庆府志》的相关史料主要集中在卷三《食货志》的仓储、蠲赈、荒政和卷九《艺文》的详异等栏目中。《同治荣昌县志》的相关史料主要集中在卷之四的蠲赈、卷之七的仓储、卷之十九的详异等栏目中。《光绪铜梁縣志》的相关史料主要集中在第三卷《食货志》的蠲政和粮赈等栏目中。《光绪永川县志》的相关史料主要集中在卷之一《舆地志上》的气候、卷之二《舆地志下》的堰塘、卷之四《赋役志》中的仓储、积谷、蠲政、备荒和卷之十的《杂异志》中的祥瑞和灾异等栏目中。在山川、城池、津梁、古迹、户口、税课、人物和艺文等卷目中也散见灾害与社会应对的史料,亦或是相关旁证材料。

2.灾害材料的提取和整理。

清代铜梁、永川、荣昌三地的灾害以水旱为主,其次为雪害和雨雹,偶有地震、大风、瘟疫等记录,因此主要提取和整理与上述灾害的相关的史料。根据方志中的史料,整理和摘录的内容包括以下4项:a、灾情发生的时间;b、灾情发生地点;c、灾情内容;d、资料来源[3]。据此原则清代清代铜梁、永川、荣昌三地的灾害的史料部分提取和整理如表1:

在提取和整理过程中,各次灾害的朝代年号均换算为公元纪年,灾情的地域都以当今地名标注。除必要注释外,均抄录原文。对于史料中的繁体字,在不影响愿意的情况下,改用简体字,如果该字没有简化仍用原字。以此为原则按照时间线索整理出三地灾害记录共计三十五条,其中旱灾十条,水灾八条、雪害五条、地震四条、风灾四条、瘟疫一条、灾情不详三条。其中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的记录共十九条,占总记录数52.3%,与清末气候转冷的灾害高发期相吻合。

3.社会应对材料的提取和整理

地方志中有关清代铜梁、永川、荣昌三地灾害社会应对的内容中官方和民间应对措施均有涉及。但是,缺乏对防灾、救灾措施的效果的记录。官方防灾、救灾措施又以仓储建设和积谷措施为主,另有部分地方官员救灾过程的记录。《光绪永川县志·赋役》的备荒栏目中抄录了时人的四篇论述备荒措施的文章,分别是陈庭经的《备荒议》、赵元益的《备荒说》、鲁仕骥的《备荒管见》和魏禧的《救荒策》。

官方应对措施中关于仓储建设的记录较为详细,将其整理如表2:

结语

地方志中包含了大量历史时期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灾害的社会应对的资料,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材料。因此,地方志中相关材料的整理和提取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就铜梁、永川、荣昌三地地方志中清代灾害与社会应对的史料提取做了初步的探讨,梳理出了相关材料的内容和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同时,相关史料的发掘和应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伟,巴兆祥,孙平等.方志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2]《重庆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重庆百科全书[M],重庆出版社,1999年.

[3]张丕远主编.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中国历史气候变化[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作者简介

杨邓旗,男,回族,籍贯:河南省邓州市,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时期灾荒与社会应对。

猜你喜欢
重庆地区铜梁永川
铜梁:美丽乡村扮靓龙乡大地
1971-2018年重庆地区高温的气候特征
黄永川和他的“中华花艺”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六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对标对表 务实重行 扎扎实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
2012~2015年重庆地区鸡新城疫免疫抗体的监测
SWC-WARMS在重庆地区的降水预报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