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综合指数法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10—2017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稳步提升,其中,农业信息化基础支撑发展速度最快,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农业服务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比较慢,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总体上看,我国近年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非常大,但是农业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等软环境改善相对比较困难。
2015年,我国提出要建立基于“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智慧农业”发展战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过程中,达到农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渗透融合,全面实现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主体使用信息基础设施设备,进而完成信息资源服务。农业信息化实现的关键环节有:农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农业信息资源的形成和利用,以及农业信息服务。农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是支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农业信息服务的必要硬件支撑,是分析、处理和传播各种信息的一切物质基础。[1]农业信息资源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中使用的技术类信息,以及农业信息服务中提供的相关政策法规、科技信息等。在农业生产中进行的数据监测、分析和应用,农业政务服务系统中应用的数据监管、决策,农产品消费和农业市场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国家“三农”政策信息以及农村生活服务信息等,都是农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信息服务,是包括农业信息服务主体、信息服务对象以及信息服务渠道共同组成的系统整体。[2]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程度并不高,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分散的耕作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普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并没有广泛使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等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代表,它们尚未实现在农业领域的一般性应用。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化,必须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标准化信息技术配置,使用全自动控制装备,最终达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精准化进阶升级。
建立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对我国目前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分析,可以服务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改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优化管理服务效果,同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信息化测评理论是农业信息化评价的基本理论之一。1965年,小松崎清介基于微观层面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法,从信息量、信息装备率、信息主体水平以及信息系数四个维度测度社会信息化水平。1977年,波特拉基于宏观层面提出了产值核算法,使用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来测度信息化发展水平,其核算使用的信息产业是将三次产业中所有与信息相关的生产活动进行汇总得出的。国内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大多是以小松崎清介和波特拉方法为研究基础,理论上可以实现综合产业信息化水平测度,但是由于缺少数据从而很难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中,大都以上述两种方法为基本框架,从测评方法上进行拓展和创新。
在指标体系构建导向方面,李立清和李明贤[3]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角度,使用AHP法测算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状况。卢丽娜等[4]从农业信息资源开发角度,构建了全国农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刘世洪和许世卫[5]、李瑾和崔利国[6]、王欣和李萍萍[7]都从农业信息化发展整体性、系统性出发,把农业信息化水平分解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农业信息化资源建设、农业信息化人才、农业信息化技术等多个维度,并以此构建指标测评体系进行测算。
在指标测评方法上,刘玮等[8]使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湖南省78个县(市、区)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并划分了四种不同的发展水平类型。孔令孜等[9]使用综合指数法对2002—2012年广西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和评价。周晓迅等[10]构建了CSI-Probit模型,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进行了评价。林立杰等[11]同样使用综合指数法,建立了农业信息化指数测评体系。刘异玲等[12]构建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
然而,上述研究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评价,以及对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的研究都没有对新技术指标进行描述,对局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的研究又缺少整体的角度。本文综合考虑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以及国家信息化指标更新状况,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10—2017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
农业信息化发展涵盖了基础设施、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等多个环节,综合程度非常高。为了更全面和精准地反映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需要编制相应的指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程度在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推动影响和演变过程。
综合考虑农业信息化发展理论、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以及国家促进农业信息化政策,本文拟建的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服务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基础支撑,以及18个二级指标。具体内容及基本构架如表1所示。
农业生产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等5项二级指标。其中,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是农业部制定的《“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所提到的4个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主预期性指标之一,主要用于直接衡量农业生产、物流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农林牧渔种养植/殖技术信息化和动植物疫病防控智能化水平两项指标,主要用于衡量农业生产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农机作业和机械化信息技术推广两项指标,主要用于衡量农业生产中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情况。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农业生产信息化共使用了3个二级指标: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农机作业、农业机械化信息技术推广。
农业经营信息化。主要包括2项二级指标: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总额、农业组织化与产业化经营支出,分别从农业产业发展中经营主体多样化程度、变化情况、国家支持等方面解释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经营发展状况。
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政务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行政审批和农资市场监管等方面。由于“互联网+”信息化发展等相关成果的统计监测工作正在进行中,尚未有公开的统计数据,所以从这些基本内容出发,本文选择了相关信息化发展指标,即农村综合改革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投入、农业病虫害防治和检疫检测、农业统计监测与信息服务投入四项二级指标,分别从农村政务服务信息化发展投入、农产品安全管理信息化投入、病虫害防治检疫检测信息化投入以及农业信息统计监督等不同侧面对农业管理信息化进行考察。
表1 全国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服务信息化。在《“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有两个服务信息化预期性指标,分别是“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围绕这些核心内容,本项选取2个二级指标:农民用于交通和通讯的费用、农村网民数量。
农业信息化基础支撑。农业信息化基础支撑,包括能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力资本三个方面在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接收信息的途径主要包括:电视机、固定和移动电话、家庭用计算机,每百户拥有硬件数量能够反映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另外,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农村宽带进村入户为农村居民获取最新信息提供了条件;固定资产投资份额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部分,代表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资力度;农村人均用电量从能源使用方面提供了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测度;科技人员数量代表科技创新的基础力量和发展。
基于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使用综合指数法对2010—2017年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包括农业信息化总指数及五个分类指数的相关测算和评价。
1.基于综合指数法的测评方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Iagri是全国农业信息化指数,n是农业信息化指数分类指数(一级指标)个数,m是分类指数中第i类指数的指标个数。Wi为第i类指数在总指数中的权重,权重之和为1。Pij为第i类的第j项指标Z-score标准化后的得分。Wij为第j类指数在第i类指数中的权重,权重之和为1。
2.指标权重设置。各个指标数值相差巨大,取值差异化程度高。根据其差异程度,选择变异系数法确定农业信息化综合指数及分类指数的权重。具体指标权重值见表2。
3.数据与处理。本文数据来自于Wind数据库、《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国家工商总局、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以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使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对全部原始数据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评分后,再进行相关计算。最后,测评分数转成以60分为基数的分值进行比较。
将全国2010—2017年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评价对象,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收集数据再进行计算。其中,将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农机作业、农业机械化信息技术推广等18个二级指标分别依次命为变量X1,X2,……,X18。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基本统计描述,并且根据均值mean和标准差sd,求出各变量的变异系数cv。然后,以所有变量的变异系数之和为分母,计算各变量变异系数权重。最后,根据一级指标内容,计算一级分类指标的变异系数权重,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为了消除原始数据指标单位差异,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此选择使用Z-score标准化法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Z-score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后,再结合表2中的两类指标权重进行计算,最终得到综合指数及分类指数,测算结果见表3。
表2 变异系数权重表
表3 2010—2017年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
结果显示:2010—2017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总指数稳步提升,2015年增长速度最快。在五个一级指数中,信息化基础支撑指数发展速度最快,从2010年的最后一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一位。服务信息化指数发展速度最慢,在2010年位列第一名,但是到2017年排名却是所有分类指数中最低的。五个指标中只有管理信息化指数出现过下降。
从评价指标体系来看,在变异系数法计算的权重中,农业信息化基础支撑指数权重最高,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管理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权重比较低,很难实现快速增长,成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上述分析同时说明,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近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非常大,是信息化发展的中坚力量,而管理和服务等软环境的改善最为艰难。
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改善农业信息化管理效果,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首先要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为未来决策判断提供数据支撑。本文采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综合指数法,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7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稳步提升。其中,农业信息化基础支撑发展速度最快,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农业服务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比较慢,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总体上看,我国近几年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非常大,但是农业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等软环境改善相对比较困难。这说明,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加大软环境建设的力度。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战略主导作用,建设农业政务信息统一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行政审批和农资市场监管平台,打破与农业大数据、物联网平台数据互联互通的壁垒,提高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应用程度。另外,要扩大农村信息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解决农村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整村推进的形式全面促进信息进村入户,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