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玄微
“南海I号”宋代沉船从沉没到被整体打捞出水至今,经历了三个时期的环境变化。第一个时期是从沉没开始到2007年被整体打捞之前,时间跨度达800 余年;第二个时期是沉船被整体打捞转运入住“水晶宫”开始,到2013年启动全面发掘的这一时间段;第三个时期是2013年全面发掘至今的这一段时期。这三个时期,船体保存环境状态并不相同,与之对应的保存环境经历了“稳定”、“干扰”和“变化”的转变过程。
启动全面发掘后,由于发掘工作的不断进展,“南海I号”的保存环境急剧变化,船体保存环境和文物保存状态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保护难题。
作为承载文物的物质载体,不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就材料本身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寿命”,而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寿命”影响极大,有利的环境条件可以延缓文物材料的劣化进程,而不利的环境一方面可以加快文物材料的劣化速度,另一方面还会引发文物材料发生新的“病害”,从而促使文物材料的“寿命”进一步缩短。
就“南海I号”的木质船体来说,经历的三个时期的环境变化,文物病害的环境特点是不同的。
在这一时期内,威胁木质船体保存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海洋生物是威胁船体保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这类生物有污损生物、钻木类生物以及各类微生物等。
在外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海洋生物的繁殖极其旺盛,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将木质材料损坏殆尽。此外,海流带动泥沙造成的冲击、打磨、海水的腐蚀等,都严重威胁着沉船的长期保存。
幸运的是,“南海I号”沉没后船体逐渐下沉海床淤泥层中并被泥沙完全包埋[1]。当船体完全沉入淤泥层后,沉船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绝氧的环境,海洋生物侵蚀和海流泥沙冲刷产生的破坏活动基本停止,沉船病害发展与周围环境逐渐相互适应,病害活动处于发展极其缓慢的平衡状态,沉船进入长期的“稳定期”。
沉船整体打捞移入“水晶宫”后,其保存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由水深近30 米的天然海域转入一个封闭的水深距沉船遗址表面仅有1 米的人工封闭水体环境。沉船的封闭沉积环境发生变化,沉船原有的低温、低氧、低照度环境被打破(图一)。
特别是高氧含量富含有机质的海水,有利于生物繁殖和沉箱金属的腐蚀,“水晶宫”室内大气环境、封闭的水体环境、沉箱锈蚀等多种因素开始对沉船木质船体的原有保存状态产生干扰。
2013年启动了“南海I号”全面发掘,考古发掘参照陆地模式开展[2],船体原有饱水、封闭的环境状态变为直接暴露于室内空气环境中,环境条件改变剧烈,船体病害变得十分复杂。加之发掘现场文物材质种类多样,不同材质的文物对保护要求不同甚至保护条件相互矛盾,现场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图二)。
“南海I号”全面发掘工作开始后,船体逐步暴露出来,为进一步深入探查评估船体保存状况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现场勘查,船体木材病害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残缺、断裂、变形、变色等(图三)。
海生物损害主要是钻孔类、蛀木类及污损性生物对船木的破坏,损坏部位集中在船体上部(图四),这是因为船体沉没后,船体下部首先下沉到海床的淤泥层中,淤泥的低氧环境不利于海生物滋生繁殖,而船体上部完全被淤泥包埋的过程相对经历了较长时间。
木材纤维素是木材强度的主要来源,纤维素含量分析是评估木材降解和糟朽程度的重要指标。选取的8 个检测点,船木纤维素含量均不足20%,远低于同种新材纤维素含量,说明船木降解严重。
木材含水率也是衡量木材腐朽程度的指标之一,对于饱水木材来说,含水率越高,木材降解程度越大,材质强度也就越低。
分别采集了船体木材样品和船尾零散木材样品共13 件,测试其含水率。测试结果显示,船体木材含水率最高348%,平均含水率为245%;船尾零散木材含水率最高值接近700%,平均含水率高达500%左右,远高于同种新材含水率。
横纹抗压强度是直接衡量木材的力学性能和支撑能力的物理指标。在“南海I号”沉船体上选取了12 个检测点,用于横纹抗压强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其平均最大应力值为0.74MPa,最低为0.29MPa,而正常松木的横纹抗压强度为3.5MPa左右,说明“南海I号”船体木材已经严重腐蚀,强度已下降到正常强度的20%左右,船体十分脆弱。
表1 船木标本菌群分布(克隆文库)
在对船体进行防腐剂喷淋保护前,对“南海I号”船体木材进行微生物取样培养,分析结果显示,菌落总数达1.7×105CFU/g,存在十余种危害船木的菌群,如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硫杆菌、海源菌、盐单胞菌、脂环酸芽孢杆菌、变形菌、拟杆菌、镰刀菌、西瓜枯萎病菌等真菌,威胁船体的菌群活动非常活跃。其中,对船木危害最大的优势菌群是镰刀菌(表1)。
对船体无颜色附着区域的木材进行取样,样品经切片烘干后,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进行显微形貌和元素含量分析,发现木材内部分布大量含硫、铁的化合物沉积(图五)。说明外观没有颜色附着的船木,也含有难溶的有害盐类。这些含硫、铁的化合物在有氧的环境中,可以氧化生成硫酸,以及发生Fe2+/Fe3+氧化还原反应,对木材造成危害,严重威胁船体的长期安全保存[3]。
对船体木材样品烘干研磨后,采用离子色谱分析含盐量,分析数据显示,对木材威胁最大的硫酸根含量最高达4.8ppm,需要在今后的全面保护中进行彻底脱盐处理。
通过对“南海I号”船体木材保存状态的检测评估,显示船体木材保存状态较差,纤维降解严重、强度下降明显,船木内硫、铁、盐含量很高,并存在微生物大量滋生的风险。开放式发掘方式,船体长期暴露环境空气当中,高氧的室内环境不利于船体的长期保存。船体病害分布面积大、保存状态极差,需要在未来的全面保护中进行综合处理。考古发掘完成后,会逐步过渡到全面保护阶段,并进行长时间的脱盐和填充置换加固。
首先要搭建一套船体的稳定性支撑结构,并建立大型循环水喷淋或循环水池脱盐、填充加固系统,脱除木材中的有害离子并对其进行脱水填充加固。通过对船体进行必要的修复,恢复部分破坏的船体结构,加固船体主体结构部分的强度。同时,为满足展示的需要,有计划、分批次地开展系统性保护修复工作,使宝贵的文物资源得到充分研究和展示利用。
[1]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编著《南海I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发掘》,北京:文物出版设,2018年第1版。
[2]沈大娲、葛琴雅、杨淼、马清林《海洋出水木质文物保护中的硫铁化合物问题》,《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3年第2期,82~88页。
[3]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