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实践与启示

2019-06-11 09:09王新瑞林继胡宁宁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1期
关键词:双一流美国研究生

王新瑞 林继 胡宁宁

摘   要: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水平较高,其在国际化培养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文章列举了美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实践经验,归纳分析其科学之处,并在国际化培养目标的树立、培养方式的完善、培养成效的评价三方面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一定参考,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素质、高水平研究生人才队伍的形成,助力“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美国;“双一流”建设

一、引言

当今世界,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研究生教育是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当前,美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水平领先世界。在发展过程中,国际化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创立、改革及发展的重要思想。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卫星的消息传至世界,在美国社会也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当时,美国社会出现了一片“讨伐之音”指向其研究生教育。批评者认为,国家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学校没有培养出一流的国际化科技人才,教授没有改变观念陈旧的骄矜状态。1958年,一项带有国际化色彩的研究生教育推进指南《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1]颁布,其中要求研究生教育要更加注重与社会需求接轨,更加注重与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相结合,更加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改革,从而将研究生培养成推动社会进步和引领世界潮流的中流砥柱。几十年来,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国际化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3],借鉴其经验有助于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培养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二、美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实践

(一)培养目标的重塑

美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大学,主要推动者是大学校长和教授。自“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社会再次进行了深刻反思,大学教授不再坚持“美国是世界教育体系的中心而无需进行主动的国际化”这一观点。他们在继承研究生教育“要造就富于敢闖敢干精神的人才”这一基本原则之上,加入了“掌握世界前沿知识,学习外语了解世界,具备对外交往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拥有成为世界公民的素质”等更多含有国际化语境的描述。

例如,耶鲁大学在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中指出,为让研究生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要紧密围绕“为学生在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发挥领导和服务作用做好准备”“把全世界最突出的师生专家吸引来”“将学校建设成为全球性的高等学府”三大目标推进。基于此,该校支持各院系开展高水平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提升学校全球影响力[4]。美国研究生培养的顶层设计与核心目标,使得研究生的培养不再单纯是“生产”知识型人才,而是要“锻造”具备国际化视野和作为全球公民素养的创造性人才。

(二)培养方式的优化

美国研究生的培养实行的是建立在学院制基础上的研究生院制。多年以来,美国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方式,使其更能引领国际潮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丰富的学位类型

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包括三种学位类型。部分高校将硕士学位视为一种研究性学位,侧重于学术研究,因此学制也设为2~3年。在此期间,研究生可以全面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部分院校则将硕士学位视为过渡性学位,以此作为通向博士学位的准备,因此,设1~2年的学制以帮助研究生学习、掌握一些基础性课程。此外,还有一些院校将硕士学位定义为专业学位,侧重技术应用和工作实际,该性质下的硕士学位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逐渐成为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流。在美国660多种硕士学位中,有85%为专业学位。

在博士学位方面,美国秉承着严进严出的原则,以学术型为主,专业应用类的占比仅在10%左右,学制一般为4~5年——前两年以课程学习为主,且须通过博士资格考试方可正式进入博士研究阶段。

2.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内容上,美国高校十分重视研究生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美国的硕士课程中基础课程的授课时数比专业课程多一倍,博士阶段同样设置基础课程。教师积极在课程内容中引入当前世界最新的科学成果、最前沿的学术问题、最典型的生产实践案例,要求学生置身全球科学前沿进行创造性思考。另一方面,美国越来越重视为满足国家在外交、执法、文化理解等方面的外语人才储备,不断提高外语课程的权重,附加更多学分鼓励研究生掌握外语,提高外语授课教师的待遇。

在课程形式上,一方面,美国高校积极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形式,作为一般的研究生课程的重要补充,以快速适应世界范围内新兴学科(如服务科学、人工智能等)的诞生。例如,密歇根大学邀请了世界范围内10位来自不同学科的教授担任教师,共同开设《全球的相互依赖》课程,帮助学生从多视角看待世界问题。另一方面,美国开放性的课程体系还体现在慕课(MOOCs)的开发、应用与传播上,通过慕课将美国高校的优质课程与世界融合。因此,开放性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并不是靠一两门或部分课程中部分内容的国际化来实现,而是要在整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形式上建成一个由内而外的国际化体系。

3.推动师资的国际化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功勋校长吉尔曼曾明确指出,没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就无法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他在学校创建之初,就网罗了当时的著名学者担任研究生导师,这些导师均具备海外留学经历。美国擅于运用国内外资源,特别是为吸引世界一流人才到美国开展学术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具体而言,美国高校在聘任导师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他们参与国际科研合作与联合发表论文的情况,时常邀请学科前沿的国外专家进校园开设讲座,花费重金在全球范围内招揽人才,以教师的国际化促进研究生的国际化。例如,杜克大学通过校园内部和外部募集资金,从私人、州、联邦层面采取多种渠道获得支持教师国际化发展的资金,大力促进教师的国际化,助益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

4.吸收优秀的国际学生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发布的《2017美国门户开放报告》[5]显示,2016-2017学年,在美国留学的学生人数已经超过108万,增幅为3.4%,连续第二年超过百万大关,居世界第一。2016-2017学年在美留学生排名前五的生源国、学历层次的分布情况。其中,亚洲国家和地区生源最多,国际学生中攻读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占比与攻读本科的学生占比均超过了总留学人数的1/3,显示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强大吸引力。

5.鼓励本国学生进行境外交流

美国高校积极鼓励本国研究生赴国外交流,培养其国际化意识及能力。1986年,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与中国的南京大学联合成立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下文简称中美中心)。2006年,在中美中心成立20周年之际,双方根据发展需要设立了硕士学位项目,加强在各自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理解,众多政治家、企业家、学者赴中美中心交流,使其成为全球国际教育合作的典范。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推出了一项名为“全球公共政策网络”的项目,旨在推动研究生双学位项目、教师交换项目和科研合作项目的实行,通过该项目,该学院与另外三所世界著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全球更多的学术大师、商界领袖、国际组织领导人、国家和地区的领袖。[7]

6.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随着教学、科研、生产的深入结合,美国形成了协作式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方式。高校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与企业合作设计研究生培养方案,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企业可以设置类似的研究或培训机构,请高校教师前来授课,从而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例如,斯坦福大学与企业合作建立斯坦福中心,每年培养130多名硕博士研究生,将产学研高度结合,创造硅谷奇迹。实际上,研究生在高校和跨国公司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上学习实践,本身就是一个面向需求、面向社会、面向国际的人才培养过程,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

(三)评价及支撑体系的完善

评价是美国多样化的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尺度和约束[8]。美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来自于社会组织,如新闻媒体、学术机构、私人团体和各种民间机构。一方面,美国《新闻周刊》对大学和专业设置了排名机制,其中包含的许多量化指标中,国际化水平是重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建有自身的监督机制。例如,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战略规劃监督机构对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质量开展了监督措施,该机构不仅对监督的内容和操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有明确要求,而且督促了院系部门的通力合作。

在支撑体系上,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除了培养目标的重塑、培养方式的优化外,还有十分重要的一面是要有坚强有力、张弛有度的支撑体系。美国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要求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如《国防教育法》《富布莱特法》等的实施,促进并规范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进程,有力保障了研究生教育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此外,美国形成了强大的校友会组织,利用校友资源促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

三、启示

美国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实践经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总体而言,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需要确保质量为先,推动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积极取长补短,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落实好顶层设计。新时代下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工作需要落实好中央部署[9],与国家发展战略密切结合,要紧抓“一带一路”倡议与“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研究并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通过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实践,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开阔思维、创新能力,外语水平高、拥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研究生人才队伍。

第二,加强课程体系的开放性,细分研究生的领域范围,引入当前世界最新的科学成就、最前沿的学术问题、最典型的生产实践案例。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能够促进学生置身于全球科学前沿进行创造性思考,研究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要注重与学科的前沿问题相匹配,要使有志于学术的研究生有更好的学术氛围和条件,并积极地开设跨学科课程作为重要补充。

第三,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搭建并创新校企合作平台。企业的价值追求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动力,要把企业和社会关注的以实践为导向的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应用问题引入研究生课堂,把优质的企业培训置于校园之中,促进研究生以理论知识关照全球实践,达成知行合一,以更好地服务实践。

第四,大力推进师资的国际化。教师的国际化是促进研究生国际化的重要力量。要把师资的国际化教育背景、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国际合作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国际交流等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吸引世界名师来校开设讲座,讲授一流课程。

第五,注重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提质增效,宣传好中华传统文化,开设高质量的全英文研究生课程和专业,建设一批优质的全英文教材。

第六,加强评价体系及条件保障,支持优秀研究生出国交流或留学,发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学生出国参与课题研究、学术会议、专业竞赛等,使研究生具备国际竞争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小曼.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7(5):126-128.

[2]武晓维,朱中超,季燕.美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举措及启示[J].江苏高教,2011(5):61-64.

[3]Lu-Wen GU , Jun C.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Evaluation Indexes and Strategies of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ir Enlightenment on China[J]. 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 2011(1-2):2-20.

[4]向智男,熊玲.关于推进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建设国际化的思考与探索——基于美国著名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2):39-44.

[5][6]搜狐网.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发布:最新《2017美国门户开放报告》[EB/OL].https://www.sohu.com/a/204766819_699506,2017-11-16.

[7]D Moreira. From On-Campus to Online: A Trajectory of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clusion[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 Distributed Learning,2016(5):186-199.

[8]杨楚翘,刘继安.美国研究生教育多维自我评估体系剖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7(8):44-49.

[9]新华社.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4/c_1120969677.htm,2017-05-14.

猜你喜欢
双一流美国研究生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